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是在等房價的極限點嗎?

現在很多人都奉承“錢是最大的安全保障”這個觀念,有的存了幾十萬,有的存上百萬,但從來不去考慮買房。對此,有些專家們建議,如果能這些人的錢用於購房置業,各地商品房庫存就會被輕鬆的消化掉,這樣房地產庫存風險就可以得到扭轉。


存了很多錢卻不買房,是在等房價的極限點嗎?


其實,我國多數老百姓存款數量並不是很多,買不了房很正常。根據央行2019年第二季度末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住戶存款餘額77.66萬億元,按照當前實際人口14億計算,相當於人均儲蓄存款約為5.55萬元。顯然,國內只有少部分人是比較有錢的,多數人基本上是日常開銷過後,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的。那麼,稍微有點錢的人為啥現在都不買房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類:

首先,對於特別富裕的家庭來説,他們本來就有好幾套房產,已經沒有繼續買房的願望,而他們更願意進行股權投資等。而那些擁有幾十萬或一百萬存款的家庭,他們苦於現在房價過高,以他們手中的這點錢根本買不動房。舉個例子,上海地區一套房至少600-700萬元,首付要三分之一。顯然,買套房首付就要200萬多萬,而即使是上海普通家庭,至多也就是幾十萬至一百多萬存款,當然是連首付都付不出來。

再者,現在房價過高,炒房等於是高風險投資,不確定性太大。近幾年,一線城市房價沒有出現大漲,這樣房價沒有大漲,炒房者覺得無利可圖,而且一線大城市房價動輒幾百萬的高房價,也讓投資者感覺到高處不勝寒,所以,炒房者也要處於觀望中。而對於三、四線城市,在前些年快速上漲之後,很容易大漲大落,一旦投機資金撤出,當地人口購房力有限,並且流出大於流入,這就會導致房價大跌,屆時買房變現,就成了困難事情。

再次,由於房價長期處於高位,現在即使投資房地產,投資回報率也是很低。按照國際慣例,買房者出租的投資回報率應在5-7%,而二三線城市房子租金每月只有二三千元,甚至還租不出去,就不多説了。而上海市中心一套二室一廳房產,總價至少600萬以上,而年租金卻只有10萬元。也就是説,靠投資房產出租賺錢的回報率過低,只能靠房價上漲才能賺錢,但是房產出租回報率過低,影響投資購房者入市熱情。

最後,現在房地產成交低迷,買房容易拋售難,二手房至少要半年以上,還要打折才能拋出去,所以,房產變現難度較大,也不能像股票那樣分開拋售。而其他投資領域投資,門檻不高,投資回報率不錯,流動性還很好,成為很多有錢家庭資產配資的好方向。比如銀行理財產品、信託、公募基金、黃金等,都可以獲得不錯的回報率,投資風險也沒有房地產這麼高。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將資金投向房地產,原因有多種多樣。有的人雖然存了點錢,但不夠付房地產的首付,有些人存錢也是為了不時之需。還有些人覺得高房價漲得離譜,等跌下來再説,更有投資者看到高房價導致房地產投資的租金回報率太低,也不願意將資金投入房地產領域。更關鍵的是,現在外界的各種投資理財品種越來越多,而且門檻低,收益率高,變現也容易。但如果買了房產後,要想變現其難度在越來越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