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關於《論語•學而》首句的詮釋

我們今天說的“學習”這個詞,來源於《論語》的學而篇。孔子的原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我們大多數人接受的,關於這三句話的解釋是:"學習後經常溫習所學的知識,不也很令人愉悅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瞭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這樣一種解讀,主要源於宋代朱熹的註解。

南懷瑾關於《論語•學而》首句的詮釋

但我個人更傾向於認同南懷瑾先生的解釋。老先生認為孔子的三句話是一個整體,是對學習、做學問三個側面的闡述。但傳統的解讀,除了第一句與學習有關外,後面兩句完全與學習、做學問無關。


南懷瑾先生認為,在古代,學和習是兩個單獨的詞。今天的學習一詞與古代的“學”同義。而古代的“習”,繁體字是“習”,上面一個羽毛的羽字,下面一個白色的白字。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字的構成往往代表其含義。羽毛代表鳥類,小鳥的脖子下面一般都有一撮白色的羽毛。所以,“習”的本意是小鳥練習飛翔,是練習、實習的意思,可以進一步引申為運用。所以,孔子所說的第一句話,正確的解讀應是:學習了知識之後,經常性加以實習、運用,不是一件很讓人高興的事情嗎?這一種解讀確實很有道理。我們從現代教育走過來的人,對於那種學完知識後,重複記憶、反覆強化的溫習有著深刻的體會,那不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反而是一種痛苦的經歷。但我們學習知識之後,將其運用到實踐中,看到學習知識的作用,見到了學習的成果,當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找到對應的英文單詞,可以把學和習的關係表述的更清楚。學對應的英文單詞是Learn,習對應的英文單詞是practice。


南懷瑾先生對於第二句的解釋是:這裡的朋,不是一般理解的朋友,是在學問上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個“遠方”,不僅僅是空間上的遠方,而是包含了時空雙重意義,還包括時間上的遠方(主要是古代的)。時、空兩個維度遠方的,在學問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了,一起談書論道,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南懷瑾先生對於第三句的解釋是:不會因別人對自己的學術觀點、學術主張不知道,甚至不認同而生氣,而惱火,這才是(做學問)的君子。


孔子的三句話,都是圍繞著做學問而展開。第一句闡述了學和習的關係,第二句則是對交流學問應持有的態度,第三句則是對於學術爭議和異議的應有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