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坐断东南的曾国藩不起兵造反,恢复汉家江山?

缅怀未逝的青春


简单来说,第一没有这个必要,第二也没有这个实力。

作为曾国藩而言,他是剿灭太平天国的第一功臣,但同时他也是太平天国盛衰的亲身经历者。纵使文有冯云山,武有杨秀清的洪秀全也只能落得个惨淡收场,他如果举兵谋反真的能够做的比他们好吗?满清不是南明,心思缜密的慈禧太后也不是南宋的谢太后。他当时已经是汉臣之中的第一把交椅,一等毅勇侯,文渊阁大学士,手握四省实权相当于两个总督,已经是位极人臣。如果他不谋反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可是一旦起兵谋反这些东西会瞬间化为乌有,父母妻儿还会受到灭顶之灾。太平天国荼毒江南百姓、灭绝孔家贤圣,他正是以保卫乡梓,守护名教的口号才聚集起来了湘军数十万精锐,可是他如果起兵反叛,这些人会不会跟随他就难说了。而且以臣叛君是儒家的第一戒条,他如果这么做必然会丧尽天下读书人的支持,他的后方就堪虞了。所以,既然没有必胜的把握,那就最好不要贸然行动。

第二,他没有这个实力。满清的精明之处在于,湘军的很大一部分后援粮草和武器辎重都是要经过地方政府之手才能够到达湘军的手上。可以说慈禧太后一直抓住了湘军和淮军的生命线,以至于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都要为了后勤粮饷向太后低头。江南又经历了太平军的洗劫,根本无法作为大本营,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也没有能力造反。

第三,到了清末满汉之间的华夷之辩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人关注,广大的汉人士大夫已经把尊孔的大清视为本朝,已经与之融为一体,所以,恢复汉人江山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鼓动力。加上曾国藩身边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弟弟曾国荃,曾国藩也担心自己会成为第二个宋太祖,所以还不如守住了现有的富贵,搏一个忠君护国的美名来得实在。


经典守望者


 

  如今的湘军因为攻陷了安庆,已经威震天下,但是曾国藩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虽然湘军名噪一时,但是如果不找到一条归路,湘军一定难逃“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命运。所以此时此刻,一定要从这三股势力中找到一个安稳的靠山,这甚至比和太平军战斗都要重要。

  话虽如此,但是没有人知道朝廷的三足中谁能最终获胜,更没有人能知道谁将掌握这最高的权力,因此曾国藩心里根本就没底,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在不知不觉之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们谈话的屋子已经变成了黑漆漆的一片。这种没有丝毫光明的黑暗,正好呼应了曾国藩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为大清的前途担忧不已,更为湘军的何去何从困惑不已。

  到了最后,烦恼无边的曾国藩站了起来,他在屋里来回地踱步。内忧外患、国君年少、宗庙不和、女人执政,这种种坏事充满了曾国藩的脑袋。他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大清即将迎来一场惊天巨变,而在这场大战前,自己必须未雨绸缪,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曾国藩思索是投靠太后,还是投靠恭亲王,还是与八大辅政大臣交好的时候,胡林翼给曾国藩指了另外一条“明路”,一条让曾国藩完全不知所措、震惊不已的“大路”。

  “来安庆前,左宗棠让我捎来一封信。”说完,胡林翼就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一个信匣。

  听见这句话后,曾国藩立刻把灯点燃。他接过信匣,抽出信纸,然后仔细地端详起来。只见信上面写了一副对联:

  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四句话,让曾国藩触目惊心,震惊不已呀。特别是最后两个字,那就是要谋朝篡位,教唆我造反呀。因为“鼎”,就是问鼎中原、问鼎天下的意思。左宗棠和胡林翼的意思很明白:怎么样,老大?天下大势已明,眼见太平军撑不了多久了,我们应该有更长远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就是夺取天下!

  面对这个部下的意见,手捧着这封“逼反”的信件,曾国藩的心里一阵发冷。他的手掌已经布满了汗水,而他更是一句话也不敢说。

  而曾国藩对面的胡林翼,也是呆呆地看着曾国藩,也一句话不敢说。

  几乎同一时间,这两个人都沉默了,空气也凝重了起来,周围更是像死一般的寂静。

  沉默呀,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此时此刻,曾国藩只要一句话,他麾下的10万湘军就会改变中国的历史,曾国藩也会将那个腐朽无比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的太平天国全部踩在脚下!但是这句话,曾国藩始终没有说出来。

  对曾国藩来说,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他没有突破这个束缚的能力,更没有突破这个束缚的决心。有四个因素一直左右着他的行动,让曾国藩一直苦苦支撑着那片天,报答那所谓的“皇恩”。

  第一个因素:曾国藩不会造反。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虽然左宗棠、胡林翼他们支持自己造反,但是李鸿章、彭玉麟这些人会支持吗?他们凭什么要上这条贼船?只要朝廷略施小计,赋予这些人更大的官职,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那么这些人肯定会为大清卖命,而曾国藩的湘军也会在瞬间被瓦解。一支完全被分化瓦解,各自为战的湘军,拿什么去造反?

  第二个因素:曾国藩不能造反。

  咱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么曾国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与哪些人为友,与哪些人为敌,还有自己旗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让曾国藩困惑不已,甚至无计可施。

  与什么人为友,是之前被自己揍得半死的太平军吗?还是之前的主子清朝呢





缅怀未逝的青春


主要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主观上,曾国藩刚刚战败太平天国,血洗天京城,获财货无数,清廷对他也是恩宠备至,他所举荐的部下基本都照准提拔,正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刻,这个时候你让他放弃大好的荣华富贵去造反除非傻子才会去干!

客观上,也有以下几点让曾国藩不敢有二心:

1.缺少稳固的后方支援,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国藩的湘军势力范围也就在东南一隅,而且经过连年的战火摧残,原本富庶的江南之地已经十室九空,并不具备成为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2.军心涣散,太平天国得主要作战对象是曾国藩的湘军,经过连年征战,军队战力早已疲惫不堪,攻破天京城后湘军将天京城洗劫一空,早就不想打仗了,升官发财回去过日子多舒服,又有几个人看着好日子不过愿意为曾国藩去打仗卖命!而且湘军内部也是帮派林立,并不完全受曾国藩的指挥,如从湘军中分化出来李鸿章的淮军。

3.清廷早有布局,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清廷早就在湘军后面形成包围之势,如果湘军敢有异动肯定会被及时拿下,湘军最后是被曾国藩解散的。

4.历史条件所限,中国历史上从南向北完成统一的只有明朝,而明朝的对手是早已腐败不堪的元朝,民心所向又有徐达、常遇春等当世名将才能完成如此壮举。清廷当时气数未尽,曾国藩肯定不会一时冲动去干掉脑袋的事的!


小眼睛啊董


曾国藩是晚清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深受儒家爱国忠君思想的熏陶,作为一介儒生和湖南学界的表率,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反叛清朝。弟弟曾国荃曾多从劝说他自立独霸江南都被曾国藩拒绝了,也许内心之中他已经厌倦了战争。

湘军是私兵在江南成为剿灭太平军的主力

江南的八旗兵两次组建江南江北大营,只可惜都被太平军打败了,本就战斗力低下的八旗兵最终被咸丰帝放弃。为了挽救帝国危机咸丰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启用湖南汉臣曾国藩编练湘军对抗太平军,曾国藩积极在湖南组织团练编练湘军,同太平军的战斗中多次取胜战果显著。

1、太平军西征未能攻入湖南站稳脚跟

太平军在北伐时未能攻破长沙,西王萧朝贵更是战死在了长沙。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不久就进行了西征,西征军在湖南也是多次受阻长沙依旧没能攻下,由于湖南的清军变成了曾国藩的湘军其战斗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太平军对战中并不落下风。

2、江南江北大营被攻破后湘军成为太平军的主要对手

1856年太平军在天京外围将八旗军构筑的江南江北大营打垮,江南的八旗军基本消耗殆尽,此后清政府不得不依仗曾国藩的湘军同太平军作战。为打败太平军湘军主动离开了湖南,在湖北安徽和江西等多省与太平军作战,进而成为了太平军在江南最主要的对手。

剿灭太平天国后江南全在湘军手中

1864年曾国荃带领湘军攻破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失败了。此时的湘军总比力已经接近30万人,虽然清政府为了节制曾国藩从湘军中分出了李鸿章的八万淮军以及左宗棠的6万老湘营,但是曾国藩手中的军队还是在15万人以上。

1、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弟子两人关系微妙,仅凭左帅很难阻止曾帅

李鸿章虽然手里有8万淮军但这些军队的骨干都是从曾帅的湘军中提拔出来的,假如曾帅反叛淮军是很难同湘军为敌的。左帅与曾帅向来不合但是左帅手中只有6万部队,想打败实力强悍的曾国荃部胜算不大,因此曾帅想割据江南还是有十足的把握。

2、再次反叛会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

以曾帅的谋略和智慧想独霸江南并不是难事,但江南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洗礼和多年持续的战争已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疲态,再进行战争江南将民不聊生。曾帅为天下苍生计也不会再进行战争,结束战争休养生息才是圣人之举。

历史昭示曾帅是忠臣

江南在经历了多年战乱之后经济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江南百姓也被战争拖累的不堪重负。为了让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让江南恢复生机,以曾帅为首的汉臣们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学习西方和富国强兵上。

面对列强的侵略曾帅还是希望国家能富强起来免受列强的瓜分,假如再进行战争那么受益的就是西方列强,他们会进一步瓜分中国,这也是曾帅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结语

在子女教育上都非常下功夫的曾帅是不会违背圣人教诲的,他只会主动让权削弱自己的实力,安心当一位对清朝没有威胁的臣子。曾帅的忠君爱国思想也得到了后人的肯定,他的家训也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治家经典书籍。


秋雨鲁北说历史


很高兴回答问题。

曾国藩一生对清王朝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一生高官厚禄,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特别是他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挽救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权势坐断东南,加上拥有三十万湘军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取清王朝而代之,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我个人判断,是不能,不想,不敢,这是因为:

第一,不能。我们来看清王朝,这个时期的清朝,虽说已经走向衰败,但还不至于灭亡,虽说太平天国运动,搞的清王朝焦头烂额,但还是有一定实力的,而且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军队不止湘军一只,还有淮军,和其他地方实力,清王朝并没有依靠八旗军,只不过湘军骁勇善战,人数众多,最先攻克南京。再说曾国藩,作为朝廷大员,一军统帅,他的战略眼光肯定是独到的,他深深知道,单凭湘军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推翻清王朝的,所以,曾国藩力排众议,拒绝了造反的建议。

2,不想,我们都知道曾国藩是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浸润,君君臣臣的观念根深蒂固,成年后官运亨通,十年七升迁,也算是深受清王朝厚恩,骨子里恪守君臣之道,虽说有大功,有军权,有势力,但他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不想做起兵造反的大逆之事,玷污他一世英名。

3,不敢,起兵造反和平定叛乱是两个概念,都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当人们的观念都统一到平定叛乱上的时候,大家可以齐心协力,同仇敌忾,这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安危,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曾国藩要起兵造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原来的盟友,马上就成了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这时起兵造反的人,马上就成了众矢之的被讨伐这是很危险的,曾国藩那么有智慧,他不会不懂这些,所以他不敢。还有,曾国藩是深受儒学熏陶的人儒学根基深厚,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几年里,他看到的是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这个时候他在起兵造反,会加深百姓的痛苦,他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他不敢起兵造反。再加上清王朝还没有到一击即溃的境地,从朝廷对曾国藩的暧昧不清的态度就能看到,朝廷对突发事件是有手段,有预见,有准备的。这一切都决定了曾国藩,不敢轻举妄动。


奔走的历史


正所谓“花全开,则凋零;月盈满,则亏缺”,深蕴官场之道,懂帝王心术的曾国藩何尝不知其中道理。

当湘军攻破太平军老巢天京后,朝廷在大行封赏的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了二十万之众的湘军身上。曾国藩明白此时的湘军正值鼎盛,但已对朝廷构成了潜在威胁,即使曾国藩无谋逆之心,但朝廷确有防患之举。

此时的曾国藩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享皇恩,自剪羽翼裁撤湘军,留有清名在世;二是效仿赵匡胤黄袍加身,取“孤儿寡母”的天下,开国建号。

虽然曾国藩选择了第一条路,但他有没有思考第二条路呢?假设曾国藩想过第二条路,那当时的格局是否能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呢?

朝廷早有防范

不得不佩服,此时年仅30岁的慈禧就表现出了极其高明的政治手段。

当年咸丰皇帝在世曾留下旨意,谁能消灭长毛则封王加爵。如今曾国藩立下头功,理应封王。但碍于“汉人不得封王”祖训,于是慈禧决定,封曾国藩为侯爵,封攻下天京的曾国荃为伯爵。此举虽让曾家兄弟些许心寒,但大体并无不妥。紧接着,慈禧做了诧异的决定:授予克复江苏的李鸿章、克复浙江的左宗棠为伯爵。也就是他们二者的功劳同攻下天京一样大。此举完全是“用曾国藩的人来制衡曾国藩”。要知道,当初湘军围困天京城的时候,朝廷就多次命李鸿章率淮军共同合围,目的就是不想让湘军独吞战果一家独大,给朝廷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当然,朝廷还为湘军设了一道大的“保险”。当时曾国藩的湘军主力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战,而此时的绿营兵和僧格林沁的骑兵在哪里呢?不远,就在江苏与安徽边界由富明阿把守、安徽与湖北边界就是僧格林沁,官文驻守武昌,从格局上看,就是对长江中下游形成了一个包围态势。他们名义上是剿捻(捻军在山东河南地区)和防止长毛北上,实则是在防曾国藩有不臣之举。

还有江西的沈葆桢。当时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是有权统管江西的税收厘金的,但沈葆桢就是要和曾国藩对着干,以各种理由推脱延缴。这于情于理于权都说不过去,很明显,这是受了朝廷的意思在办事,为的就是不让湘军有足够的饷银。这也是为何湘军尤其是曾国荃部总爱抢掠,但曾国藩却又没办法的原因。

朝廷对曾国藩的态度,从来都是一边重用,一边防范。

若反,人设崩塌众叛亲离

要知道,曾国藩之所以幕府兴盛,门生故旧遍天下,很大的原因是他一生都在经营着自己儒学儒士的大雅形象,尊师重道,修身以治国,忠君而尽责,你很难从他身上找到享欲的痕迹。从表面上看,李鸿章,左宗棠,赵烈文等门生对他仲崇备至,实质上是在信奉曾国藩身上的儒家精神,一旦曾国藩谋逆,他完全保证不了自己能够一呼百应。

而且湘军并不是铁板一块。尽管在当时湘军近乎有二十多万,但能保证完全可以指挥的,仅有曾国荃手中的5万人马,如若进军北上,左宗棠一旦兵戎相见,腹背受敌,战局必败。

总结

以曾国藩的圣人智慧来看,他应该在心中推演过倒戈清廷的结果。于势,于人,于利都没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他的受益最大化的办法,就是当朝廷行加封赏之日,上书裁撤湘军之时。

曾国藩不是在“禁欲”方面有很深的心得与体会嘛,“登基称帝,开元建号”不也是俗世之欲望?终究都是过往云烟。

或许夜里的曾国藩想到这里,会心一笑,翻身入睡而去……


少荃经史屋


从个人来说曾国藩深受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熏陶不可能随便抛弃君臣大义,再责虽然晚清腐朽但是当时可战之兵也并非湘军一家,首先李鸿章虽然师从曾国藩但是脱出湘军的淮军也可以看做是一只制约湘军的军事力量,而且所谓湘军也并不是都是单一听从曾国藩一个人的命令,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等等都在湘军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说一是不想,二是不行,三是不敢……………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1314


很荣幸看到这个问题,也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曾国藩在对太平天国作战后期,拥兵30万,全国8个总督3个出自湘军,15个巡抚7个出自湘军,江南五省都是富庶之地,左宗棠曾国荃等人也多次劝他举义,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儒家本来就说”王无道,可取而代之“。而且他还能举起民族大义这面大旗,驱逐鞑虏 恢复中华,并不违背道德。历史上兔死狗烹的前车之鉴很多,放弃兵权也未必平安,他为什么不造反?

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率湘军吉子营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祸乱中国14年的太平天国终于覆灭。曾国藩荣封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曾国荃容封一等威毅伯。可以说,自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之乱后,再也没有汉族人士在清王朝有此殊荣。湘军势力遍及中国南方各省,能征惯战的军队达到二十多万,而清朝八旗绿营虽有百万,却不能打仗,内忧外患,以失去继续统治中国的基础。多少人都以为,这是驱除鞑虏,光复汉家河山的大好时机。他却挥笔写下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 流水高山心自知”以表心志。

1.不敢反

如果说清朝廷对吏治的腐败,对百姓的疾苦,对洋人的侵略,对太平军的造反束手无策的话,那么,对汉人的防范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早在曾国藩带兵与太平军作战时,咸丰皇帝一直没有授予曾国藩地方实权。授予实权后,又加紧扶植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令其自己建军,左宗棠还被任命为总督,达到内部分化的作用。同时,满人官文在今湖北武汉,僧格林沁在的精锐骑兵北边虎视眈眈。一旦有事,最先站出来的肯定是目空一切的左宗棠,他占据东南财赋重地,用兵才能海内无人能及,剿灭曾氏家族的湘军,可比剿灭长毛容易的多。湘军那时已经腐败,从将领到士兵,都发了一笔横财准备回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且湘军虽有20万,但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早已独立,其他各路将领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真正听命于曾国藩的,只有嫡系部队五万人。战争考量方方面面,曾国藩没有必胜的把握。

再者,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有君子之风,学问做得好,但绝不是奸雄枭雄样的人物,曾国藩熟读史书,不会不知道宋朝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斧声烛影,成千古之谜。就算坐稳了江山,好勇斗狠的老九曾国荃完全可以把黄袍加到自己身上,届时,叔侄相残,难保不生变。曾国藩不愿背上乱臣贼子的名声而让其弟稳坐江山。

2.不能反

曾国藩招兵建军时,打出的旗号是保卫名教(儒教),报效君王。其手下的读书人也是奔着这么目标投奔曾国藩的,而且湘军军官大半是书生。如果曾国藩造反,等于说他自己是个无父无君,不仁不义的乱臣贼子,其标榜的“诚”也是虚伪至极!多数人会和他分道扬镳甚至,群起而攻之。

3.不想反

中国历经了14年的战乱,人口损失千万,财富不计其数,现在是迫切需要铸剑为犁,大兴建设的时候,而且曾国藩心中始终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美好理想,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他知道,一旦开战,无论胜负,流血的总是无辜的中国百姓。即使权力的诱惑犹如迷魂剂,但除非是董卓安禄山之徒,否则很难以千万子民流血的代价去换取自己的皇位。再者,曾国藩以湖南一小地主家庭的书生,做到一品大员,一等侯,不能不说是朝廷的厚恩,曾国藩以宋明理学立世,不愿做忘恩负义的狼心狗肺之徒。

综上,曾国藩以自己的骂名为中国大地避免了一场血与火的战乱,他理应为此骄傲。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是清朝的掘墓人,自他以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直到1911年,继承他衣钵的袁世凯,终于把曾国藩铁心保护的清朝送进了坟墓!

以上分享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个人想法和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公子灵均


我是专注历史的天枫说,下面我说说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清朝是满人建立的,自清朝建立之初,虽然统治者标榜满汉一体,但是绝对做不到满汉一体,汉大臣在清廷中的地位绝对不如满大臣,汉大臣的地位提高是在清末,特别是天平天国起义爆发,八旗兵由于腐败,已经无力应对天平军,而在这个时候汉族地主,开始崛起,其中曾国藩成为对付天平军队的主力。

最终清朝终于扫平太平军,历时多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而在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曾国藩建立了绝对的权威,一跃成为当朝第一人,手握军权,其中就有人劝曾国藩造反当皇帝,但是被曾国藩给拒绝了。

这不是曾国藩不想,而是不能,这其中有深刻的原因,小枫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曾国藩本身

曾国藩和传统的士大夫一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他影响太深了。他组织湘军就是用的效忠君王的那一套,所以在他内心看来,造反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从他心里来讲根本就没有想过造反。

二、清廷对他也早就防备

曾国藩的权力太大了,所以清朝政府不可能对他不防备,朝廷也防备着曾国藩,拉拢李鸿章左宗棠等,限制曾国藩的权力,一旦曾国藩想要造反,这些昔日的学生和部署绝对立刻就会反对会他,所以曾国藩看似权力很大,但是限制更大。

三、列强也不想清廷动荡

为了保证在华利益,列强也希望能够维持现状,清廷对他们更加有利,一旦曾国藩起兵造反,一定会遭到清廷和列强的联合打击,这一点曾国藩也能看清楚。

曾国藩能够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断然不会造反称帝,在当时他造反称帝的成功几率并不大,所以根本不用多考虑。


天枫说


曾国藩起兵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不可能成功。

主观上,曾国藩不能反。他曾经诗云:生世不能作夔皋,裁量帝载归甄陶,犹当下同郭与李,手提两京归天子。作为一个在儒家思想氛围里成长的文人,其毕生理想就是要像皋陶那样教化世人,辅佐朝廷建立一个风俗淳厚的尧舜之邦,而不是做董卓、曹操、王莽那样的乱世奸雄。终其一生,早已把大清朝忠臣的形象铸定,不可能改变了。一生抱负,千秋名节,他都绝对不容许自己有丝毫不臣之念!

客观上,以下几点原因让曾国藩反不成功:

1.得不到民众的支持。鸦片战争以来,清王朝饱受列强欺凌,民生凋敝,刚平定了太平天国,普通百姓渴望安宁,向往富足。此时起兵造反,无疑再次将民众带入战争的深渊,得不到广泛的群众支持。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随即发动内战,遭到了民众的普遍反对,蒋介石败守台湾。

2.湘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左宗棠、李鸿章等朝廷大员人虽然都出身湘军系,但清廷尽力笼络他们,刻意制造内部矛盾,从而达到分化的目的。尤其是大力扶持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左宗棠,在清廷的支持下,左宗棠建立了楚军,对曾国潘更是颇有不满。打下南京不久,便参了曾国藩一本,要求朝廷严查太平天国金陵圣库财产去向,并且建议追究湘军漏掉幼天王洪天贵福的责任。倘若曾国藩另立朝廷,第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的便是平生目空一切的左宗棠,朝廷更会集全国之力支持,此时,消灭曾国潘的湘军,要比打败太平天国容易得多。

3.清廷早有防备。满清虽然吏治腐败,民生凋敝,但对汉人的防范,尤其是对握有重兵的汉人的防范,却老谋深算。然湘军兵力在苏、浙、赣、皖南等处占着绝对优势,但官文、冯子材等人环伺四周,尤其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更是虎视眈眈。所有这一切,就为着防备湘军而部署,只等湘军一有反叛端倪,便会四面包围。            

所以说,曾国藩既不能反,也反不成功。一个农家子弟,曾经卑微如草,低贱似狗,如今贵为甲侯,权绾两江,节制四省,名重五岳,为什么要去反?万一失败,肯定要遗臭万年;就算成功了,皇位还不一定能做几年呢!换作你,会去下这个赌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