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紅:疫情短期衝擊或無礙今年實現經濟增長目標

中證網訊(記者 張利靜)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10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世界各地感染新冠肺炎人數持續上升,全球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也與日俱增。但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前提下,預計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衝擊應是短期的,甚至可能無礙中國在今年內實現其經濟增長“保 6”的目標。從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來看,當地政府防控疫情的效果將是經濟能否改善的關鍵變量。

回顧中國本輪及以往戰“疫”的經驗,梁紅表示,從政府採取果斷措施嚴控人群聚集和流動之日(即 T=0 日)算起,疫情的發展逐步得到控制。在疫情防控取得成效的前提下,經濟活動被允許逐步恢復。T+15日,部分工廠開始復產;約T+30日,復工復產的腳步開始加速;T+60日時,工業生產恢復至正常水平的80-90%,而餐飲旅遊等活動則將在T+90日時回到80%-90%的正常水平。在這三個月的“暫停”時間裡,最關鍵的政策支援是提供有效、充裕的流動性以保證大部分企業(其次居民)的現金流穩定。這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全面配合,中央銀行需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財政需暫時性的、但大規模地減免企業稅費或提供補貼,同時部分監管政策也需要靈活調整。?

考慮到上述情況,梁紅表示,預計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衝擊應該是短期的,大約一個季度左右,甚至可能無礙中國在今年內實現其經濟增長“保 6”的目標。另外,中國政府和居民部門的鉅額儲蓄為其應對各種“黑天鵝“衝擊提供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沒有的緩衝資源。

“正因為如此,中國的資本市場在疫情衝擊後能夠比較‘平靜’地評估風險:A股基本收復了疫情暴發以來的失地,中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仍然堅挺。”梁紅表示。

對於疫情在全球的演進路徑,梁紅認為,雖然疫情對各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大概率是短期的(此處定義為一年以內),但在判斷該國經濟究竟何時能夠見底回升,亦即資產價格是否充分計入風險時,當地政府防控疫情的效果是關鍵、甚至是唯一的變量。在中國之外,如果一些國家未能迅速遏制疫情傳播,而本身又債務高企,那麼短期的現金流衝擊可能會轉化為企業和居民資產負債表的危機,從而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梁紅表示,相信中國此次一定會加大逆週期政策調節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迄今為止,政府各部門已採取了一系列針對企業的減稅降費,並宣佈增加基建投資支出。與發達經濟體相比,無論是在貨幣寬鬆、財政刺激,還是結構性政策方面,中國的政策空間顯然都要充裕得多。但更長遠地看,這些寬鬆政策的執行效率和經濟效益將決定中國經濟在未來數年內的表現“回頭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儘管在危機後的十年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且國內股票市場表現不佳,但(以美元計)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佔比相比發達國家實現了持續的快速上升,尤其是與歐洲和日本對比。期間,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是這一轉變過程中的重要變量。 ”梁紅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