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戰列艦到底有多大?

無止境2


一看到最大戰列艦就有人把大和、武藏搬出來,它們的滿載排水量都在70000噸以上,趕上今天的中型航母了,也確實是二戰服役的最大戰艦,絕對“大艦巨炮”時代的代表,是最具攻擊力的戰列艦。總說大和武藏也有些審美疲勞了,今天就讓奇兵帶您去了解下另外一些沒有被製造出來的“超級戰艦”。如果要論起設計最大的戰列艦那麼連大和號也得先靠邊站了,沒錯的,這就是戰爭狂人希特勒的海軍建造計劃H級戰列艦,Z計劃俾斯麥的下一級。

提爾皮茨號滿排52000噸,下圖小,H44興登堡級滿排達到14萬噸,下圖大。

可以比較一下,即便是大和號戰列艦在H44面前也是“幼稚園”級別的,德國當時共計劃建造六艘,從H39到H44,不過可惜的是H級戰列艦隻有H39進行過龍骨鋪設和實體建造,後來因為戰略資源日益緊張也幾乎被拆解一光。H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一方面是德國缺少鋼鐵,另一方面就是希特勒的不斷“無理要求”。實際上H級戰列艦最後敲定的火炮口徑是從406毫米一次遞增到530毫米,方案早已敲定,但是希特勒一直青睞更大口徑的艦炮,一定要做到“世界第一大”,將艦炮口徑要求到600-800毫米,這讓參與設計的工程師非常頭疼。這樣就造成建造方案一改再改,始終沒有真正的全心全意投入到建造中去。

如果裝備8門800毫米口徑主炮,那麼得多大的艦體才能保證一輪齊射不翻個“底朝天”,並且艦體結構得強到什麼程度才能抗住這後坐力,不能一開炮整個炮塔飛出去吧,這讓工程師們想破了頭顱。

所以如此變態的武器“胎死腹中”也是理所當然的,再者二戰時期戰列艦已經開始敗落,已經絲毫沒有航母的主導地位。那麼下面再來看看美國為了對付大和號要建造的“蒙大拿”級戰列艦,這是美國設計的最後一級戰列艦,除了艦體和噸位大點再就是增加了一座3聯裝406毫米主炮。蒙大拿的設計滿排也不過70000噸,比大和還是少了2000噸,可以看出來在戰列艦設計理念上落後日本很遠。但是人家美國早就不哄孩子玩戰艦了,換成了航母艦載機高檔貨,這個玩順手了還怕你什麼戰列艦,要不然綜合日本海軍素質和炮戰水平拼戰列艦老美可不是個,早就打到美國本土了。

南大科他級的放大版是衣阿華,衣阿華的放大版就是蒙大拿。

最後再來說說日本設計的“超大和”級戰列艦,這是二戰日本設計的最後一級戰艦,其滿排達到88000噸,裝備三座3聯裝510毫米主炮,火力和防護力空將前強大。它的被建造的目的是為了應付美國的戰艦群,但是不管日本還是美國都已經發現航母才是海戰主力,所以也就沒有建造,與蒙大拿一樣停留在了圖紙上面。

好虎架不住蚊子多,大和武藏的沉沒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戰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是大和級,它的滿載排水量為七萬兩千噸,艦體長263米,最寬處38.9米。蒙大拿艦長281.9米,寬36.8米,滿排70500噸。超大和長305.7米。H44滿排141500噸,艦長達到345米,比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福特號航母還要長出13米,不過後三者均沒有被建造出來。

蒙大拿級戰列艦

從無畏艦的海軍軍備競賽到大艦巨炮的終結不過短短几十年,科技的發展在飛速的更替武器換代,我們無緣那充滿激情和血淚的時代,但是有幸成長在和平之下,大艦巨炮終歸是列強們比拼和侵略的工具,終於也伴隨航母崛起之後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大和號的沉沒敲響了戰列艦的喪鐘,也揭開了航母稱霸海洋之路。

我是軍武奇兵,歡迎各位的交流與觀點,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戰武奇兵


如果光說排水量多少萬噸,長度多少米大家可能也不會有多大認知感,畢竟誰都沒見過這麼大的玩意根本找不到什麼參照物做對比,誰也不知道有多大。所以為了讓大家有一個比較好的認知感就拿人來當參照物來做對比,這樣大家也許會知道戰列艦大概有多大。
這是英系的戰列艦,主炮口徑是381毫米


這是德系的重型巡洋艦,主炮口徑
為203毫米
看飛機的標誌應該是美國海軍的輕型巡洋艦,主炮口徑是152毫米


大和的前甲板,主炮口徑是460毫米
美國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看艦首那些白色的點了嗎,那些身高至少有1.7米,而軍艦主炮口徑為406毫米
日本扶桑級戰列艦的前主炮,主炮口徑為356毫米。
而當時日本海軍士兵的身高標準也在1.7米左右
長門號戰列艦的前甲板,能站下一千多個人

所以通過這些照片能簡單瞭解戰列艦有多大了吧。它可是一個國家軍工科技的結晶,可以說是這個國家科技、實力的最強的體現,所以它不僅造價高昂、建造週期長,而且建造難度大,在造價、建造週期、技術難度遠遠高於航母,所以是非常珍貴的,所以知道為什麼日本為什麼不捨得用戰列艦上陣了吧,那是要用來最後決戰的,所以戰列艦的對決時常伴隨國家戰役的勝敗。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先看看當時的航母有多大。

二戰時,護航航母的滿載排水量才1.4萬噸,艦長:150米。

(博格級護航航母)

二戰前美國最大的航母是“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最多5萬噸,全長270.8米,可裝載91架飛機。

(“列剋星敦級”航空母艦)

二戰時,美國修建最多的的一級航空母艦是“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艦長增到272.6米,最大滿載排水量為36380噸,最高可裝載103架飛機。

二戰美國修建的最大的航母是"中途島級"航空母艦:艦長達到298.4米(珊瑚海號),滿載排水量達60000噸,最高可裝載145架飛機。

不過,雖然美國航母是當時世界上最牛的,美國也是建造航母最多的國家。但是,二戰時最大的航母卻是日本修建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72890噸。一直到1960年,美國小鷹級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84914噸)服役,才成為新的世界第一大航母。

不過,信濃號航母的職業壽命很短,剛出門20個小時,就被擊沉了。信濃號自建成以後,就沒有發過一炮,也沒有起飛過一架飛機。

而這個信濃號航母之所以那麼大,是因為它是“大和級戰列艦”第三號艦改裝而來的。

二戰之前,戰列艦是噸位最大的軍用船!

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建成兩艘:大和號和武藏號。

以大和號為例,其滿載排水量達72808噸,頂兩艘美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之所以這麼大的排水量,是因為戰列艦開炮時的“後坐力”太大!必須用全裝甲,防護要求也高。而航母需要留出機庫,飛行甲板也大都是木製的。

大和號戰列艦的船殼就重達20212噸,另外還安裝了22895噸裝甲和防禦板。再加上各種配套設施,大和號重量達到69100噸(正常排水量)。

(上圖為密蘇里號戰列艦使用的406mm的炮彈,)

大和號最顯眼的,就是他的3座三聯裝460毫米火炮!火炮炮身長21.3米,炮口直徑可以輕鬆塞進去一個成年人。開炮時要清空甲板,不然會震死人的。其使用的91式穿甲彈彈重1460公斤,長度1.953米。成年人站在這種炮彈面前,都顯得很渺小。也是因為主炮威力大,膛壓高,其壽命也只有200多發。

同樣,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55710噸,艦長260米。其滿載排水量在美國海軍中僅次於"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衣阿華級戰列艦使用的是9門50倍口徑406毫米3座三聯裝,比大和號主炮小一圈。不過,已經能夠塞進去人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這是俾斯麥



繁華所至


我來給你一個形象的解釋吧!最近看過哥斯拉2嗎?對裡面的大胖子哥斯拉是不是有映像,覺得是不是很大呢?108米的高度,6萬噸!看著比絕大多數樓都大吧!龐然大物!那麼,二戰戰列艦,我們講比較強大的那幾條,比如大和級,俾斯麥級,衣阿華級,這幾個的話!嗯,他的長度大於兩條哥斯拉加在一起,260米以上吧!重量的話,大和比哥斯拉重了1萬多噸,俾斯麥和衣阿華和哥斯拉差不多重量!所以,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一個有兩條哥斯拉加在一起那麼高的怪物站在城市裡的感覺!反正,很大很大!


8歲開始發呆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戰鬥艦艇,憑藉威力巨大的艦炮、堅固厚重的鋼甲和強勁的動力,具有強大攻擊力和防護力。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在航母還沒有成為海戰主宰的時候,戰列艦才是海戰中的王者,被人們稱作“海上堡壘”。我們就介紹下日本大和級和美國衣阿華級兩款二戰最著名的戰列艦。

  1.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
  2. 噸位和動力:艦長263米,艦寬38.9米,標準排水量65,000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動力系統採用4臺蒸汽輪機12座鍋爐,總功率15.3萬馬力,航速27節。
  3. 攻擊:搭載9門460毫米口徑主炮,12門155毫米副炮,24門127毫米艦炮,156門25毫米艦炮,4挺13.2毫米機槍,另外還有7架水上機。
  4. 防護:全艦覆蓋大量裝甲,艦身的重要部位都能經受460毫米大炮的轟擊,是整個戰列艦史上裝甲最厚重的一型。

大和號的沉沒宣告了日本海軍的覆滅,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終結。


  1.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美國海軍噸位最大的戰列艦。
  2. 噸位和動力:艦長270.4米,艦寬32.92米,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動力系統採用4臺蒸汽輪機8座鍋爐,總功率21.2萬馬力,航速33節。是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
  3. 攻擊:搭載9門406毫米口徑主炮,20門127毫米副炮,60門40毫米艦炮,60門20毫米艦炮,另外還有3架“翠鳥”水上飛機。
  4. 防護:全艦覆蓋大量裝甲,司令塔正面能經受住445毫米主炮攻擊,裝甲足以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轟擊。(二戰時期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依阿華號戰列艦1945年在東京灣見證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小哥話歷史


鉅艦大炮是男人的浪漫,跟首飾或者時裝比起來,男人會覺得戰艦或者汽車,火車這類巨大的鋼鐵造物更加有意思,連我不滿兩歲的兒子都喜歡火車勝過小豬佩奇。


最大的戰列艦比我們今天的遼寧號航母還要重,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發明隱形力場激光護盾類似的保護方法,人類是不會建造二戰大和號那樣的龐然大物了。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滿載排水量72000噸,比滿載的遼寧號航母還要重一萬噸左右。



不過,雖然重量略輕,但從外觀上來看,航母比戰列艦更大,因為航母的甲板更長,更寬,如果說航母是張開翅膀的天鵝,那戰列艦就是四肢緊貼身體的鱷魚。體型更緊湊,扛打擊能力更強。



雖然大和號有個著名的稱號”大和號旅館“,但從居住的舒適性上來說,一般水兵的居住條件肯定不能和現代航母相比,看看《男人的大和號》電影中,戰艦上烏壓壓的人群,建成時人數達到2300人。


而遼寧號呢?據說加上飛行員達到2600人!但有個問題,就是大和號有厚重的裝甲佔據了太多體積,僅裝甲就重達2萬噸,所以剩下留給普通船員的空間必然不會太大。



相比之下,現代航母上的條件就略好一些,二戰時期美國航母的水手艙是這樣的,類似我們硬臥的條件。當時的戰列艦估計情況也差不多。


而我們的遼寧號上的條件,根據新聞報道,看起來還是要略好。


閉家鎖的紅楓


怎麼說呢?

這麼形容吧,一艘排水量在四萬噸左右的戰列艦,在二戰時期都很普通。

據史料記載,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長263米,寬40米,排水量7.3萬噸,甚至超過了當時的俄羅斯航母。

不過,他的儲油量倒是不如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只能攜帶六千多噸。而且他的速度也不是很快,航速僅有27節。

而且,別看他是二戰時期的戰列艦,現在的普通軍艦依舊不能和它相比,因為當時艦上不僅有大口徑的火炮,還有厚重的裝甲。因此一般的現代軍艦依舊不能抗衡,除非是那種攜帶了大威力炸彈的軍艦!


吾乃小祭酒


受到一戰的影響,二戰時期的戰列艦從噸位到火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如果沒有航母的發明,二戰將會是戰列艦大放異彩的舞臺。

據統計,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列艦最小的噸位為1.4萬噸,最大的噸位為7.2萬噸,絕大多數的戰列艦的噸位都在2萬噸到6萬噸之間。

二戰中最小的戰列艦,西里西亞號戰列艦

西里西亞號戰列艦建造於1904年11月19日,於1906年5月28日下水,1908年5月5日服役。

西里西亞號戰列艦全長127.6米,全寬22.2米,吃水7.7米,滿載排水量1.42萬噸,可以以10節的速度巡航4770海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里西亞號戰列艦一開始擔任的是訓練艦的角色,也曾臨時作為U型潛艇的破冰船。

1944年,西里西亞號戰列艦的防空武器得到加強,在葛藤哈芬被用作防空艦。

1945年5月3日,西里西亞號在思維內明德觸雷擱淺。

1949年到1956年被拆毀。

(西里西亞號)

二戰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舊日本海軍曾經對鉅艦大炮痴迷不已,於是建造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大和號戰列艦於1937年11月4日動工,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服役。

(正在海中航行的大和號)

這艘戰列艦長達263米,全寬38.9米,吃水10.4米,滿載排水量7.2萬噸。


大和號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戰列艦,但在二戰中卻沒有用武之地,早在大和號戰列艦還未服役的時候,日本軍方就發現,未來的海戰將會以航母之間的對決為主,大和號戰列艦雖然巨大,但在航母的打擊下將會沒有用武之地。於是,正在建造的大和級三號艦的建造工作被終止,大量工人和技術人員被調往其他造船廠。

1945年4月7日,美軍派出386架戰機對大和號發動飽和式打擊。14點23分,第一主炮塔和第三主炮塔的彈藥庫發生爆炸,大和號沉入海底。

(大和號爆炸後的硝煙)

二戰時期大部分戰列艦的排水量都在2-6萬噸之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密蘇里號戰列艦和衣阿華號戰列艦。

  • 密蘇里號戰列艦

密蘇里號戰列艦動工於1941年1月6日,1944年1月29日下水,1944年6月11日服役。

密蘇里號戰列艦全長270.4米,艦寬32.9米,吃水10米,滿載排水量5.6萬噸。

密蘇里號戰列艦下水之時太平洋戰爭已經接近尾聲,所以只參與了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密蘇里號戰列艦參與的最重要事件就是在東京灣接受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籤署投降文件。

  • 衣阿華號戰列艦

衣阿華號戰列艦是衣阿華級戰列艦首艦,該艦1940年6月27日動工,1942年8月21日下水,服役於1943年2月22日。

衣阿華號戰列艦尺寸和密蘇里號一致,滿載排水量為5.6萬噸。衣阿華號戰列艦的首個任務就是護送美國總統羅斯福往返德黑蘭參加會議。

隨後,衣阿華號戰列艦被派往太平洋地區參戰。

(正在開炮的衣阿華號戰列艦)

衣阿華號於1990年10月26日正式退役,2012年7月7日改裝為博物館艦。


歷史風暴


戰列艦,無疑是二戰時期,最大的水面作戰艦艇,沒有之一,就是最大,當時的航空母艦都沒有戰列艦大,噸位都排在戰列艦之下。

儘管二戰時,日本海軍就開始大量使用航空母艦, 但那時航空母艦有兩種不同的類型,最多的就是護航航空母艦,排水量通常只有1萬噸左右,其體量包括噸位遠遜於戰列艦。

另外一種就是主力航空母艦,也即艦隊航空母艦,但排水量也太高,通常也就2-3萬噸,其排水量一般也不會超過戰列艦,因此,戰列艦,是二戰時,當仁不讓的海上巨無霸。

但各國開建的戰列艦,其艦長包括噸位,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只能通過案例,來介紹二戰時非常著名的戰列艦來加以說明,使讀者對戰列艦有個大概的瞭解。

俾斯麥級戰列艦:二戰時納粹德國海軍作戰能力最強大的戰列艦,共建有2艘,即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艦長250.5米,艦寬36米,滿載排水量5.2萬噸,主要艦載武器有4座雙聯裝381毫米主炮,6座雙聯裝150毫米艦炮,8座雙聯裝37毫米高炮等。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俾斯麥號戰列艦,以一發381毫米主炮炮彈擊中英國皇家海軍滿載排水量4.88萬噸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引發彈藥庫殉爆而沉沒而聞名於世。

最終,俾斯麥級戰列艦被瘋狂報復的英國皇家海軍數十艘艦艇圍毆,擊沉在波濤洶湧的大西洋海底;一說是德國水兵開啟了海底閥門,將戰損嚴重的俾斯麥號戰列艦自沉海底。

依阿華級戰列艦:美海軍主力戰艦,同級艦共建有4艘,艦長270.4米、艦寬32.92米,滿載排水量5.7萬噸,裝備有3座3聯裝406毫米主炮,20門127毫米高平兩用艦炮,60-80門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等。

其中,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時為第3艦隊旗艦的密蘇里號戰列艦,成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的地點,宣告日本正式投降。

大和級戰列艦: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擁有2艘大和級戰列艦,即大和號和武藏號,艦長263米,艦寬38.9米,滿載排水量7.2萬噸,是人類歷史上開建的最大的戰列艦。

艦載武器有3座3聯裝460毫米巨炮,一發炮彈就重達1.5噸,其彈丸爆炸力可想而知,日本海軍一心想尋找美海軍太平洋艦隊進行戰列艦決戰,但460毫米巨炮實戰是太厲害了,美海軍一直不給日本海軍戰列艦決戰的機會。

事實上,這兩艘全球噸位最大艦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都被美海軍艦載機投擲的高爆航空炸彈和魚雷所擊沉,排水量高達7.2萬噸的戰列艦沒取得什麼大的海戰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