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打球的节奏怎么控制才好?

胖胖队超级小胖


能快能慢、能轻能重、能长能短,这是最好的控制。如果你能达到这一点,那恭喜,你绝对是高手。

实际比赛中,每个人总是希望打出自己的节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我为主”。尤其是遭遇战。“以我为主”就是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打法,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是以旋转为主,还是在快攻为主,自己能掌握主动权。主动出击,不变应万变,当然是最上策,这也是实力的体现。

但往往可能事与愿违。你想快,对方可能会故意放慢节奏,让你快不起来,对不上点儿;你想慢,对方却想法加快速度,让你首尾难接,你会觉得很别扭,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手段,这就是节奏上的所谓的控制与反控制。

所以,还有一种策略是“想办法让对方别扭”。刘国梁在这方面说过一句话,意思是:“宁肯自己难受,也要想方设法让对方别扭。”不能只打自己喜欢的节奏,比如你喜欢打快节奏,而对方也恰恰更喜欢快节奏,喜欢抢前点,噼里啪啦一通下来,你发现你并不沾什么光,反而被动。那么你这时就需要想法把速度降下来。反之亦然。

第三种情况是就是开头讲的,能快能慢、能长能短、能轻能重,这是真正的高手。根据场上的情况,机动灵活调整,就能在整体上占主动。樊振东最近的球有突破,正是这个原因。过去只能打一种球,越打越快、越打越猛,节奏越来越快,失误较多,稳定性不够,现在的樊振东能搓能打,能轻能重,能借力,能防守,这才是最厉害的。

想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对比赛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和掌控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却是级极目标和方向。


微乒乓


记得刚学打乒乓球的时候,打起基本功,那叫一个熟练啊,但是一打比赛,各种问题就出来了。教练告诉了一个打比赛的绝招:该快的要快,该慢的要慢。现在想来,这就是节奏了。节奏其实也是比赛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各位球友们,你们真的懂得打乒乓球的节奏吗?

乒乓球的3种“节奏”!

1、快节奏,快得你来不及回

这种对手什么都比你快,发球快、接发球快、搓球快、攻球快、防守回球还是快,你就是跟不上。一般来说,训练水平高的人就是这么对付水平低的人,他们的节奏快、打球迎前、摆速快。乒乓球训练最初就是讲求速度,这个快节奏是乒乓球最基本的,也是平时训练中重点提高的,对付这种高手,有没有办法呢?

2、慢节奏,什么都比你慢

跟这样的选手打,你根本快不起来,比如削球的、放高球的、打中台的选手,他们往往从发球和第一板接发球开始就慢了,你就快不起来了,只好跟着他的节奏,一板一板的打。

3、有快有慢的节奏

真正的高手,是有快有慢,比如对方被你打到退台,你占据主动,这时对方回一慢速的高球,你也随之腾飞起来,过瘾的跳打一板。可对手突然迎前顶一板,你还在天上飞着呢,球已落地,你就这样把原本的优势白白浪费了。这就是对方变节奏了。你想快的时候他慢了,你慢的时候他快了,和他对不上点,就是觉得难打。

如何掌握好“节奏”?

1、保持自己的节奏

不要轻易跟着别人的节奏打,要让对手跟着你的节奏走。如果你是快节奏,那就一直压着对方打,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要能快则快,绝不侥幸;如果你是慢节奏,对方打快了,你千万别快打快回,要继续把节奏打慢(这是需要智慧和功力的),和他拼节奏。比赛在谁的节奏上,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2、抓住对方的节奏

对方是有节奏的,要抓住他的节奏变化,尤其是一些不在拍的节奏。比如我们有个球友小胖子,他的节奏是“咕咚----咕咚----咕咚----”(通过听地板声音来反应),他在正手进攻(拉弧圈球)时身体有个腾起的节奏,你就回他“啪-啪-啪”,总是迎前快顶,就算他加强旋转,也迎前快吸,这样就能打乱了他。给对方节奏的0.8节拍回球,使得他按自己的节奏完不成整个动作,无法还原,质量一板低于一板,一旦他开始慢兜一板,你的机会就来了。

就拿我和球友打球的经验来说,他是“咚-咚-咚”快打型的节奏,我就采取放高球的慢节奏“啪-----啪-----啪”,节奏是他的1.3节拍以上。这样使得他难以保持快攻的节奏,他要按原节奏停下来等,然后再打,而当他停下原节奏等你时,瞄准机会快打,他的节奏就失效了。

3、掌控比赛的节奏

如果比赛在对手的节奏上,你的所有技战术就都会打到对方的路子上,对手必定顺风顺水。这时要破坏对方节奏,一方面可以从战术上变,变球路、变速度、变弧线、变旋转、变发球、变接发球;另一方面拣球慢、发球慢、多擦汗,发现比赛中的裁判瑕疵,争取通过事件,拖长无球的比赛时间,以破坏对方的上升势头。关键时候,还可以用暂停打乱对方节奏,使对方的兴奋状态不能连续,再争取打到自己的节奏上来。现在应该知道马琳在输球时,为什么墨迹了。

相反,如果自己比分一直领先,打法也在自己最舒服的球路上,就是比赛在自己的节奏上,这时要保持节奏,按原来的球路打,不受外界影响,就要少休息、捡球快、发球快、不擦汗、不暂停、不受事件影响,你就离胜利不远了。

如何训练“节奏感”?

1、练快节奏

逐步加快摆速,学习从慢打快,除正手攻球外,发球、搓球、推挡都要练,要练从慢到快逐步加速,也要练从慢到快突然加速,连续加速两板。

2、练慢节奏

主动快打大家都知道怎么练,主动慢却不容易。有几种方法可供选择,等下降期打、轻打、切球(远台就是削球)、轻拉高调弧线、放高球等,每种办法都有好的转败为胜的战例,比如当年许斯放高球打败郝帅。

3、练有快有慢的节奏

在有了打快和打慢的基础后,有意识的打有节奏的球,是从思想上、战术上重视节奏,使自己在实战中,能自如运用。训练自己的节奏感,不要一味的打摆速,练球时,可以练练不匀速打球,快打几板后,慢打两板,慢打几板后快打几板,发球、搓球、推挡一样,快快慢慢地结合。

打有节奏快慢球时,腿部要扎实,重心不能起来,这是非常关键的,不能因为手部的快慢而改变,动作要屈膝、收腹,腰部以上跟球节奏做快慢摆速,腿部却要稳如泰山,更不要无端跳起。打球时尽量要保持身体平稳,不要陷入固定的上下和左右的“节奏”,左右脚重心尽量不能离地,腿始终要弯曲下蹲,减少重心上下的起伏要少,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在技术上掌握节奏了。


狂魔话乒乓


平时大家打球估计有这么一个感觉:水平高的人打球往往动作舒展,而水平差的人打球往往是呲牙裂嘴。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多方面,但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打球的“节奏”不同:水平越高,打球的节奏越好。

这两天我看我室友打球,就对他这样说:你打球的失误百分之九十都是“脚”的问题,而不是“手”的问题。

什么?因为你从开始打球就是跟着教练,所以基本功是没问题的,换句话说,只要身体到位,那么你手上的基本功肯定能保证击好这个球。

反过来说,你之所以失误,问题不是在你的手上动作,而是“身体没到位”,无奈之下只好用手上的动作去调整,结果导致动作变形而击球。

所以,我告诉他:脚的动作再快都不为过,而手的动作快了不好,慢了也不好,而是恰到好处在最合适的那个“点”击球。

记得原先看过这么一句话:脚比手快。估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上面我说的这个问题恰恰就是打球的“节奏”。

而我个人认为打球节奏的核心问题就是“确保击球前身体到位”。

那么,如何做到击球前身体到位呢?

我个人认为起码要做到这么几点:准备姿势时压低重心、脚前掌着地(确保启动速度快)、预判准确。

当然,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要有较好的体能。

如果你的身体素质不咋的,那么平时多做些体能训练,比如跑步、爬楼梯、蛙跳、跳绳,对于建立合理的打球节奏应该是有帮助的。


趣分享小胡


认真回答关于乒乓球和篮球的问题

你是什么样的人,打球的节奏就会是什么样的。

比赛节奏有快的、有慢的、有快有慢的。对应人的性格,要打出节奏,基本功要过硬,小编经常浏览各种乒乓球帖子,所有答主都在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比赛节奏的流畅性就在于基本功的稳健!

记得当年练习基本功的时候,我们几个队员,下午三点约好,人到齐开始练习,一个学长当起发球机的角色,从下午三点练到晚上11点!

比赛节奏:

01

快快快!

节奏快,快到对手反应不过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老祖宗的话总是很有道理,只要我够快,你就看不到我挥拍的动作!无影拍法,那不可能,只存在于动画中。这边的快指的是对手,反应快,球刚一落点,马上回球,刚接完一板,下一板接着又来了。令人措手不及,我就遇到过这样的对手,太快了,落点抓的飞常准,对细节掌控的非常好。

02

慢慢慢!

慢出奇招致胜。这种打法多见于削球手,不管你扣球如何暴力,拉球质量如何高超,我便以削球回击,一招鲜吃遍天。不过说实在话,跟这种选手打球,或者看这种选手比赛,都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打一球能打几分钟,急都急死了!

03

有快有慢!

这是小编比较推崇的一中比赛节奏,较适合大部分球员。速度越快,眼力、手力、身体素质的要求偏高。中国人讲究一击必杀。有快有慢,既可以扰乱对方的节奏,还能在关键时刻击败对手。制敌妙计呀。

假如在比赛中,遇到这三种节奏的对手怎么办?

01

应对快节奏对手

对手速度越快越难打,多见发上旋球,制造接球上飞,下一板直接拉球或者扣杀,套路在手,天下我有。

干货来了!如果对手开局发球套路太深,发球后第二板就是杀球,建议懂接球的改短球,或者击球回反方向。如果发球平平无奇,回球速度快,依旧摆短球。

02

应对慢节奏的对手

慢节奏多见于削球手。习惯性的退台,就是他们的弱点,建议先摆短球,后跟一球快球,打他个措手不及。跟削球手对削球,显然是不明智的,削球手平时的练习也就是削球为主。

03

应对不快不慢的对手

其实这样的对手才能最难搞的,可快可慢,对于球的掌控更强,那么容易打过他,就是拼基本功了,比拼综合素质。

小编欲组建一个乒乓球友交流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私聊我!


盖本体育


所谓击球节奏感,就是指运动员对相邻两次击球间隔时间长短和力度强弱的良好的主观感觉。

1、要找准击球的节拍。要有意识地体会肌肉加速用力、放松、再加速用力、再放松的节拍和感觉。在平时训练中,应通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大强度、反复练习正手攻球、正手拉球、正手快带、反手攻球和反手快带,找到正确的击球节奏。

2、要提高击球准确性。击球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空间位置,以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但要提高移动速度,还要提高自己的反应判断能力,并注意把步法与手法练习结合起来,提高回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要控制击球线路。对同一线路和力度的来球施以不同的动作组合,或者以同一动作组合还击各种线路和力度来球。通过训练,逐渐适应各种不同线路和力度的来球,努力做到击球快慢有度、力度恰当




娱乐奇事大分享


简单的说,打乒乓球时所谓的节奏,就是指速度的快慢和力量的轻重。

换言之,节奏,就是指乒乓球运动员对相邻两次击球的间隔时间长短以及力度强弱的主观感觉和良好控制。

那么,如何体会和掌握打球的节奏呢?

1、首先要找准击球的节拍。要有意识地体会肌肉每一次加速用力和放松的感觉。在平时训练中,应通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大强度反复练习,建立动作框架,理解发力原理,找到正确的击球节奏。

2、要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击球过程中,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空间,位置,以提高击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但要提高移动速度,还要提高反应和判断能力,注意把步法与手法练习结合起来,提高回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要学会控制击球线路。对同一线路和力度的来球施以不同的动作组合,或者以同一动作组合,控制各种线路和力度的来球。能够通过训练,最终适应各种不同线路和力度的来球,做到击球快慢有度、力度恰当。

而在乒乓球比赛能否掌握节奏,控制局面,取决于你的技战术水平和掌握比赛的综合能力,谁能把握住比赛节奏,控制住对手,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谁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楚泽平


乒乓球控制节奏,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心态要好,打球最忌讳心浮气躁,所以无论比分领先还是落后一定保持一颗平稳的心态。二是技战术合理,对付不同打法,不同胶皮的选手,选择合理的战略战术,千万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要灵活多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三是尽量让对方不舒服,开球对战中,如果旗鼓相当,尽量不要进入对方节奏,多变化,让对方跟着自己走,这样就能很好的控制节奏,如果对方实力高出很多,那应该每球必拼,打出自己的落点,速度和旋转。



海后颗粒训练营


想找到击球的节奏,主动找球打的意识非常重要,很多选手都是等着球来再动,所以总是找不到点,身体和球的位置总是不合适,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击球点,然后每个球都要去找这个距离,击球的点是乒乓球的生命,只有会去主动找点了,人就动起来了,身体也就协调了,节奏自然就有了,也就不会漏球了。训练手段,先给慢的球,让选手会走过去打球,熟练了再给快慢结合的球。这样她自己会动着去找球打,节奏感就出来了,找到适合自己击球的点了,击球自然合理了。至于击球点,对于初学者还是上升晚期最好,千万不管球多高都去打那个高点。

首先要控制挥拍,手肘可以贴着身体,像企鹅,然后转腰发球。需要注意几点:

1、发球时,身体重心要向下压一下。2、球下落至比网稍高时击球,降低入射角。3、引拍时,转腰带手臂。4、适当放松,击球瞬间发力集中些,发力集中的大小程度取决于要发的球的长短以及旋转的强度。以上就是乒乓网对于您提出问题的详细解答。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甚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离不开四个基本因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如果你在进攻当中猛力扣杀,使对方接不好,那么你就要打得有力量。如果你是在加强旋转的强度,无论是制造上旋或下旋,那么你一定要用力磨擦球。为了尽量减少对方的准备时间,你必须抓紧时间,争取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把球回击到对方的台面上,使对方措手不及,这就速度。为了增加对方还击的难度,还可以制造各种旋转球,迫使对方回球失误后”出机会”球,这就是旋转。乒乓球台不大,要使自己打过去的球更具威力,必须要调动对方前后、左右的移动或奔跑。因此,需要讲究落点。所以说,力量、速度、旋转、落点是乒乓球技术的基本因素。乒乓球发球技术的八个注意⒈ 注意发球动作要符合规则:

发球动作只有两部分组成,⑴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⑵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⒉ 注意发球的针对性:

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发球前...


足球分析师丶


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梁慢慢runner


乒乓球的节奏分好几种,比如发球的节奏,接发球的节奏,相持球的节奏,利用擦汗和暂停等来控制节奏等等,只要其中之一发生变化,对手就可能不适应,就可能引起局面的变化。

一,发球的节奏变化可能会引起对手急躁或者不适应,导致对手直接接发球失误或者接出质量比较差的球,给自己提供进攻机会 。

那些世界名将们都非常重视发球的节奏变化,这是他们实力的表现,也直接左右7着比赛的结果。

我们在看比赛时会发现发球者在发球之前小动作特别多,比如马琳,他的发球“仪式”最繁琐,用衣服擦汗,用衣服擦球,把手上的汗水摸到球台上(小三角位置),用拍子给球扇风……过程非常复杂,虽然也在规则允许之内,但是也基本上是在打擦边球,裁判说不上什么,但是常常引起对手的不适应,这就是马琳慢节奏的发球。他是故意在磨蹭,在拖延时间,把节奏降下来,打断对手的节奏,让对手感觉或状态凉下来。这往往是马琳比分落后的时候。


如果比分领先,那么马琳很可能就会加快发球节奏,拿起球来就发,没有那些拖泥带水的动作,这样裁判员和对手也说不出什么,主动权在马琳这里,他可以随意控制节奏,他可以乘胜追击,尽快赢下比赛。

上面说的是马琳通过控制发球节奏来掌控比赛,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一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发球节奏,而且不只一套,会有好几套。通过发球来控制比赛节奏比较实用和简单,因为球在自己手里,自己会比较主动。


业余选手无论比分领先还是落后都打的非常急,就像赶紧打完比赛就可以休息了,根本无暇顾及细节,甚至也不考虑输赢,拿起球就发,没有思考,没有算计,随心所欲,甚至到了擦汗的比分时都不肯停下来,这样就没有去主动控制节奏。

二,通过接发球的节奏控制来控制比赛的节奏。

对方在急着发球,你可以故意”捣乱”,比如举手示意自己还没准备好,这样对手会重新做发球动作,你也就成功破坏了对手的发球节奏。当然,这里面也有比赛规则,太过分裁判员可能会掏牌的。


老将们常常会在规则允许范围内“腻味”一下对手,比如在对手已经准备发球的时候重新系鞋带,或者装作没看见对手在准备发球而忙些别的事。这有时让人好恼火,你也就成功破坏了原本的比赛节奏。

通过接发球的快慢来控制接发球的节奏,比如有快接和慢接。快接就是对手发完球后球刚从球台弹起来就快速去接,这样可以引起对手的不适应。也可以慢条斯理不慌不忙的接发球,球弹起后让它运行一段时间再接,这样也是一种接发球的节奏变化。


我们常说的快搓慢搓也是通过控制出手快慢来控制节奏。业余选手千万不要一个节奏的接发球,这样对手很容易适应,他可以有的放矢的做好发球抢攻,或者发球后的衔接,这样对你不利。

三,通过相持球的节奏变化来破坏对手的比赛节奏,打成自己喜欢的节奏,这样可以接管比赛,取得比赛的胜利。

这里就涉及到击球点的问题,对手击球过来,球弹起后有个抛物线的运行过程,你可以任意选择在抛物线的不同位置击球,这样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相持球节奏。

有时候击球点稍微一变化对手就立刻感觉到不适应,对手就要立刻产生相应的变化,否则很可能失误增多。


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决赛陈梦vs伊藤美诚的第一局比赛,陈梦9:1领先,然后把伊藤美诚逐渐追平并反超,这就是一个通过节奏变化来干扰对手以改变被动局面的例子。你的哪怕稍微的调整就可能引起对手的不适,对手不得不重新设计技战术,以破解你的变化。

业余选手也是一样,在落后的时候一定要寻求改变,即使自己很别扭,但是为了也让对手别扭,为了扭转被动局面必须要做出击球时间的调整。或许连自己都不适应的一种变化结果就换来了比赛的胜利。

四,利用比赛规定的擦汗时间来调整比赛节奏。

当比分是6的倍数的时候运动员可以擦汗,擦汗一般没有时间限制(T2联赛例外),当然如果很明显的故意拖延,裁判员可能会提醒或警告。当然你也可以不擦汗,这同样也是一种节奏把控,对手去擦汗了,而你就站在原地等他,这也是一种心态的表现,有可能起到催促对手的作用。

我们在比赛的时候可以看见有时候根本没有汗运动员也会走过去拿起毛巾,孙颖莎就常常这样。那么慢条斯理,那么悠哉悠哉,那么从容不迫,这样的举止仪态常常让对手觉得无懈可击,让对手绝望。

业余选手常常忘记擦汗这个环节,他们甚至不知道比赛中有擦汗这个规则,或者说比赛中完全忘记了这个细节。

业余选手比赛节奏非常快,跑着去捡球,拿起球就发球,好像嫌自己输的慢似的,根本不给自己思考或者喘息的时间,就那么匆忙的输掉了,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我看过许多业余比赛,到该擦汗的时候不去擦汗的大有人在,他们带着一脸一头的汗水急赤白脸的打完了比赛,输的很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没有这种意识,也没有比赛经验。

五,可以通过比赛中唯一的一次暂停来改变比赛节奏。

在许多世界大赛的关键比分时运动员或者场外指导会主动叫个暂停,很多时候这个暂停叫的非常经典,直接改变了场上局面,也改变了比赛结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叫暂停非常有学问,比赛看多了自然也了解了其中的奥妙。有时候在一局10平后争球的时候,有时候在比分领先时被对手连续追分的时候,有时候是对手打了一个擦边或擦网的运气球,有时候是对手打了一个质量非常高的漂亮球,有时候是因为裁判员的判罚破坏了自己的节奏和心态,有时候……——自己会根据自己对比赛的阅读来确定叫暂停的时机。

叫暂停是自己主动去控制比赛节奏的战术,应该非常重视这个暂停,一定要叫的高效实用,一定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是一名业余选手,也经常参加一些业余比赛。我非常喜欢看乒乓球比赛,从中也学到不少关于技战术运用方面的经验。虽然打乒乓球的水平不是很好,但是我了解乒乓球比赛的规则(偶尔当裁判),所以虽然乒乓球技战术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我打的还算是很用心的,比赛时基本上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该赢的赢,不该输的基本上不输。

既然喜欢乒乓球运动就要努力懂这项运动,比赛中比的不只是技战术,还有智慧和经验,如果技战术水平和智慧及经验很好的结合起来,那么你的临场发挥一定会非常棒!

上面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认同我的观点吗?

在评论区谈谈你的看法?

坚持原创,喜欢我的文章就请关注百姓体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