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些常見藥物的使用對肝臟損傷較大?

肝病離我們是那麼遠、但又那麼近,離我們遠是因為肝炎疫苗的普及,罹患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肝硬化肝癌的患者大幅度減少;離我們近是因為一個不常提及卻不可忽視的原因——藥物性肝損傷。古語云,是藥三分毒,不僅僅是中成藥,對現代醫藥也是如此,尤其對肝。


肝臟是人體主要的代謝器官,肝臟不僅可以代謝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肝臟也是很多藥物的主要加工廠,其中就有很多被稱為“家庭必備藥”的常用藥。

在我國被濫用的抗生素是引起藥物性肝損傷的最常見藥物。我們國家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的超級大國,新生兒、老人這些容易受到風寒侵襲的人的數量都是居世界首位,抗生素的使用也是非常頻繁,發生抗生素相關肝損傷的人數是不可忽視的。大多數人會“輕率地”使用抗生素,輕微的感冒或者是偶爾的發熱都會成為使用抗生素的原因,故在我國,抗生素相關的藥物性肝損傷的發生是不可小覷的,我們也要告訴各位覓友,請謹慎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藥物性肝損傷。

相信在讀這篇文章的覓友應該都有過發燒或者是家人發燒的經歷。通常我們都會用到一種紅色藥水,叫做美林,學名叫做布洛芬溶液,這種藥水廣泛地被用於大人、小朋友的感冒發燒,同時,這種藥水也有緩解疼痛的作用,所以也被廣泛地用於牙痛、痛經的治療。殊不知,這種“萬能的”藥水也會加重肝功能的負荷,尤其是本來就有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患者,更是會加重肝細胞的損傷。家庭小藥箱中的各種感冒合劑,比如感康、白加黑、克感敏等中有一個成分—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一樣,都有肝損傷的風險,也請大家一定要慎用。這種藥物可透過胎盤屏障,尤其對已經懷孕或者是正要哺乳的婦女而言,更要慎用,因為對乙酰氨基酚會通過胎盤屏障或者跟乳汁一起餵給小朋友。

隨著社會進入老齡化,很多常見的“老年”疾病也會接踵而至,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因為冠心病、腦卒中的人群都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來改善預後、降低再發風險,所以在很多有老年人的家庭,他汀類藥物(立普妥等)也變成了家庭必備藥。他汀類藥物通過我們的肝臟代謝,所以也有可能發生肝功能損傷,尤其對肝功能本來就不好的肝炎、肝癌等患者更是雪上加霜。


生活中哪些常見藥物的使用對肝臟損傷較大?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同時罹患肝炎、肝癌和冠心病的朋友們就不能通過他汀類藥物中獲得避免心腦血管風險的益處,所以我們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患者要定期複查自己的肝功能,尤其是轉氨酶是否有明顯的升高。如果沒有,我們就可以充分享受現代醫藥帶來的獲益了。還有糖尿病患者常用的阿卡波糖、冠心病患者常用的阿司匹林等都有可能引起急性肝損傷。

雖然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願意有第二個孩子的家庭在不斷增多,但是對女性意識的不斷解放,也有很多女性選擇服用避孕藥來避孕。市面上大部分避孕藥都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複方製劑,這種複方製劑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比如高甘油三酯血癥、良性或者惡性的肝臟腫瘤、肝臟功能紊亂等,對於已經罹患肝炎、肝癌的患者有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危險,所以我們不建議女性朋友自己服用避孕藥,一定要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其實還有很多家庭常備藥都有可能引起急性肝損傷、慢性肝損傷、高膽固醇血癥、肝炎或者肝腫瘤,但並不是要我們忌醫諱藥,而是要我們覓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