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我高二的时候在一本阅读理解练习册上读了一篇文章,叫《霸王别姬》。我那时既没有读过《史记》,也没有看过陈凯歌,所以题目并未引起我过多的兴趣。目光向下移,看到张爱玲的名字,才勉强读之。读到最后,文末一行小字:“写于张爱玲17岁时。”我掩卷沉默良久,从此放弃了当作家的梦想。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号人物,被读者称为“祖师奶奶”,霸气侧漏。她出生显赫,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身份是李鸿章的外孙女。既然生于钟鸣鼎食之家,也难怪会写出一本叫《同学少年都不贱》的书来。

只是其一生情场失意,不光是爱情,连亲情,友情都少得可怜。虽有原生家庭,却如寄人篱下般过着乞食生活,生又敏感自尊,故以荆棘自御,外人触碰不得。

《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张爱玲

01童年的不幸让张爱玲活成了花木兰

张爱玲无疑是天才,她在《天才梦》中第一句话就写道:“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对于自己的天才她有自知之明,写这篇文章时她十八岁。

张爱玲是有文学天才的。她三岁时能背诵唐诗。她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她写了第一部小说,八岁已经开始创作第三部了。

可是她也说:”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过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哪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张爱玲心比天高,命倒不一定比纸薄。在她的眼里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虱子便是张爱玲母亲强势的爱。

母亲黄素琼在其四岁时,就抛下她和小姑子去欧洲了。待到归来,黄素琼和丈夫张志沂已因为价值观不合,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她看不起丈夫,连同他的生活方式。

《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张爱玲母亲黄素琼

像张爱玲说的:“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作《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在那里住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黄素琼对张爱玲的影响是巨大的,她是位极为强势的母亲,强势到不近人情。

《小团圆》里写黄素琼请客,饭菜摆好了,却发现缺一把椅子,张爱玲费了好大力气拖过来一张沙发椅,母亲当着所有的宾客骂道:“你这是干什么?猪!”

张爱玲从父亲家里逃出来后,母亲极不情愿地接纳了张爱玲,因为她有一位外国男友。黄素琼努力地想要脱亚入欧,标榜自己新女性的身份。她以西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女儿,对她严厉得近乎无情,希望女儿如她一样独立。一切适得其反。

敏感的张爱玲崇拜母亲,在她眼里母亲摩登自信,巾帼不让须眉。她极力地想要讨好母亲,可不知该怎么做,她无论做什么在母亲眼里都是错的。

生活压力太大了,所以,她甚至不敢问母亲要公共汽车钱,宁可走路绕半个城去上课;打碎了母亲一只茶壶,也要自己出钱配。她最常对母亲许的愿,是将来要赚钱,还给母亲。明明是虞姬的出身,却把自己活成了浑身是刺的花木兰。

02虞姬才是真正的主角

《霸王别姬》原文如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一篇短小的古文被张爱玲写成了几千字的历史短篇小说,且是她唯一一篇历史小说。

《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霸王别姬》剧照

在司马迁的笔下虞姬只是陪衬,她只能与一匹马并列。不知郁达夫“曾因酒醉鞭名马,常恐多情累美人”的名句是不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

《史记》里虞姬是点缀。项王凯旋之时,她于帐下歌舞;项王身败之时,她与左右皆泣。至于其他,无从知晓。项羽才是主角,虽一时负气自刎,可到了南宋李清照还是对他念念不忘。

张爱玲笔下的虞姬,是主角。她擦拭着佩剑上的血渍,帮项王安排布防,去营帐外巡视。马粪的气味,血腥,干草香,静静地在清澄的夜的空气中飘荡。这是战争的味道。

此时的项羽在干嘛?他倦了,在睡觉。他盲目乐观地估计战争的形势:“今天这一阵厮杀,无论如何,总挫了他们一点锐气。我猜他们这两天不敢冲上来挑战了。”这一点和《史记》记载的项羽没有太大出入。项羽战败对将士们说:“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项羽

项羽是个任性的孩子。

虞姬替他分析战况,替他扇散青烟,甚至想要向他隐瞒四面楚歌的危险处境。项王在睡觉,他听不见。

她站在寒风中,手里的蜡烛被吹熄了,她陷入了沉思。张爱玲用了大段的意识流手法,描写了虞姬此时的复杂心境,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瞬息万变。

虞姬遥想当年,项王骑着踏雪乌骓,披坚执锐,万夫莫敌。战斗时的项王是一颗耀眼的太阳,而她永远是反射太阳光芒的月亮。只是,这光能持久吗?

张爱玲写道:“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她将穿上宫妆,整日关在昭华殿的阴沉古黯的房子里,领略窗子外面的月色,花香,和窗子里面的寂寞。”

尽管她陪他出生入死,颠沛流离。鸣金声代替了丝竹声,她脱下红装,换上武装,变成他的左膀右臂,和他融为一体。可是,假如项王胜利,她仅仅是他的高吭的英雄的呼啸的一个微弱的回声,渐渐轻下去,轻下去,终于死寂了。

虞姬很矛盾,她不想做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不需要被别人封号,她的命运她自己掌握。

《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虞姬

虞姬听到汉军尽唱楚地歌谣,她惶恐了。她返回营帐看到熟睡的项王,真想给他一刀,这样他就能永远在梦中沉睡,不必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在最后一刻她都保护着项王。

她说:“这是你最后一次上战场,我愿意您充分地发挥你的神威,充分地享受屠杀的快乐。我不会跟在您的背后,让您分心,顾虑我,保护我,使得江东的子弟兵讪笑您为了一个女人失去了战斗的能力。”

项王却误会她贪生怕死:“噢,那你就留在后方,让汉军的士兵发现你,去把你献给刘邦吧!” 

虞姬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拔刀自尽。

03虞姬就是张爱玲

1946年2月张爱玲从上海到温州寻夫,两人相见时张爱玲并未从胡兰成脸上看到惊喜,只换来一句:“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胡兰成此时已与范美娟同居,文人无行。

几个月后,胡兰成收到了张爱玲的来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一时不看的了。”

与信一起来的,还有三十万稿费。

《霸王别姬》:17岁的张爱玲把虞姬写成了花木兰

胡兰成

他们刚认识时,张爱玲向胡兰成表达爱意:“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愿意做胡兰成的月亮,可如果遭到怀疑,她会用最体面的方式回击。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957年张爱玲的母亲在英国去世,临终前她写信给张爱玲想见她一面。张爱玲拒绝了,随信附上一张100美元的支票。很快张爱玲收到一个箱子,里面全是古董,母亲把全部遗产留给了她。

母女俩都习惯用钱保持尊严,佯装坚强。她们都是旧时代中新女性的典范,以绝世的勇气抛弃了丈夫,且击败了他们。正如这篇《霸王别姬》中,虞姬高贵圣洁,项羽则庸俗无知。

17岁的张爱玲在不经意间预言了自己今后的命运。遗憾的是她对虞姬的翻案来得太迟,卓文君要是写《霸王别姬》一定比司马迁写得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