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目前在银行上班,银行太累了,每天上班十三个小时以上,想裸辞备考国家公务员,值得吗?

理想与现实相距甚远


我的周围有很多人在银行,说说他们的经历。

家人在银行做储蓄所所长,一辈子在银行工作,基本上全年很少休息,一心扑在工作上,也因为在柜台数钞票紧张,老了以后心脏不是很好。

朋友的老公在银行工作多年,后来觉得累,自己开了一家金融咨询公司,现在可以在家带两个娃,生活无忧。

朋友在投行工作,工作压力大,带来身体的不舒服,现在考虑转行,也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后发现自己在策划能力上比较强,计划转型中。

我认识的一个老师原来在渣打银行工作到高管,现在转型做人生导师,因为找到了人生使命是帮助他人。

还有一个朋友在银行工作多年,也游刃有余,现在转管理岗,没有那么累,准备在银行工作一辈子。

如果你要问值不值,可以思考几个参考因素:

一、社会趋势

社会在不断发展,几十年前在银行工作不仅仅有地位而且有收入,现在在银行工作已经不是那种让人羡慕的工作,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对银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

虽然银行人员的收入有些还是比较高,年薪几十万,但和其他行业的差距越来越小。

二、个人天赋

是否转行一般来说,要结合自己的天赋来看,有的人数字敏感度很强,有的人很弱,让那种比较随意的人做精细的银行工作,未必合适。

但是在银行内部,也可以转型的,比如银行内部也有人事、也有管理岗位。

具体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天赋来看。

三、个人兴趣和价值观

从你的信息来看,是觉得在银行工作累,并不是没有兴趣,一般来说转型要从生涯角度思考:结合个人兴趣、个人擅长方向以及个人价值观综合思考。

在你的问题中提到工作时间长,这个会让你觉得失去了生活的意义,你需要考虑一些平衡,这时候可以思考哪些工作可以给你带来平衡,当然公务员也是选择之一。

正常情况下,跨领域转行需要3年左右,涉及到新领域的学习、成长等等。

如果你的经济允许的话,可以考虑裸辞。

当然如果现在的银行工作已经让你非常压抑的话,尽早脱离或者转岗。

具体还要看你的精神状态、经济状态和外在的机遇。

公务员除了笔试,还有面试,我有个朋友笔试考了第三名,但是面试落榜了。

所以在做选择的时候需要充分地考虑各种大的风险和可能性,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很多时候,人生的选择并不是只有A或者B,还有C和D,值不值这个答案更多在你心中,多听听内心真实的呼唤再对比外界的各种分析,相信很快就有答案了。

我是@螺蛳姐聊下班后,一个不务正业的职场老阿姨,专注研究八小时外副业,欢迎关注我哟。


螺蛳姐聊下班后


看了下评论,你说的话他们都不信,呵呵,不过我信。我老公银行工作的,你说的十三个小时这只是正常工作时间,十年间我看到他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在银行,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艰难可想而知,不过还是看个人吧,他属于比较耐得住折腾的那种,七点上班,正常时间是晚上八点回家,不过这基本不可能,毕竟银行晚上应酬,加班,学习,考试,开会,这都是常事,不过凭着努力,他还是从普通柜员做到了行长的位子,当然,依旧忙碌,比以前还忙。如果你觉得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我觉得,可以改行。


我是人间惆怅客612


本人法学专业毕业,通过校招进入某国有银行工作四年。我一直在基层网点工作,银行工作忙累苦,每天办业务办到颈椎僵硬,各种任务指标从年头压到年尾。从刚入行的热血沸腾到看淡一切的心如死灰也就是1年的时间吧。从入行第二年就开始准备公考,目前已上岸。我的感觉是工作累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喜不喜欢。以前银行业务单一,垄断行业,收入颇高。现在的银行竞争激烈,营销压力大,收入也是差强人意。公务员也是一样。每天上班喝茶看报纸已经是过去式了,我所在单位加班是家常便饭,工作强度并不比银行轻松多少。但是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并且庆幸自己脱离了银行,最大的原因是我的性格不适合干银行。我非常不喜欢营销,只喜欢埋头干活,这就导致了我在银行活虽然干得多,但是领导不认可,而且像我这种只会办业务不会营销的人被智能机器替代的可能性太高,在银行发展不会长远。在我看来,银行业虽然没有过去那么炙手可热,但是依然算得上高收入单位,如果善于营销,在银行工作还是有前途的。但如果像我一样,不适合干银行,那么就果断跳出,毕竟公考有年龄限制,竞争又激烈,早做准备才不会遗憾。


星辰236229516


值不值得,其实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我周边也有从事银行业的朋友,她擅长理工科思维,对数据尤其敏感。

所以她一直认为银行的工作很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适合自己的个性与特性,她觉得自己从中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也能看到自己光明的职场进阶路。于是,就算是每天要加班到10点,她也会甘之如饴。

所以题主的迷茫,主要就是在于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方面觉得银行工作太累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又听说国家公务员工作轻松福利好,把考公务员看作是一个性价比高于银行从业者的工作选择。

一、理性分析,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每天工作13个小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是单纯的消耗时间一无所获,还是有朝着可达到但很艰难的职业目标更进了一小步?

比较你在银行工作和考公务员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机会成本,然后比较在银行工作和考公务员的收益,看哪一个选择是收益大于成本的。

二、注意区分积累期与浪费期

积累期指的是像竹子一样,它用三年的时间只会长高10厘米,而在第四年它就长高到三米,三年的积累只为第四年的蓄势待发,而这努力扎根的三年就是积累期。

注意区分你现在的状态是正处于积累期还是浪费期,不因前期工作的迷茫而一概而论地否定未来。

我有一个亲戚长辈,也在银行工作。10年前,她从柜台岗位做起,然后转到后台的客户经理,再到了如今的分行副行长,每年年收入40-50万,开大奔,在二线城市买了3套房。

虽然如今的银行业不如10年前,但银行仍是一个必将继续存在的行业,从银行里学到的金融知识还是有价值的。就算自己以后不从事银行业了,那你也完全可以带着这些知识跳槽到金融业。

三、工作该如何选择只能问自己

虽然我们每个人不一定能说出自己所想或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如果你不想从事这份工作的话,从你的心态和你的表情动作里一定可以看出端倪。

有一个定理叫“不值得定律”,它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工作,往往会对所做的工作冷嘲热讽,经常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情况下去工作的人,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往往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心里总说不出的失落感,不高兴。因为TA真实的内心是觉得这份工作是不值得的,没有价值感。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朋友,每天一边工作一边纠结要不要离职,干着吧,不开心,不干,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一直纠结往复能持续一年、两年甚至四五年。

所以,如果当你从心理觉得自己在银行每天上班13个小时以上毫无收获也毫无快乐可言的话,那么无论这份工作在别人眼里是多么的好,对你来说继续工作下去也是不值得的,遵循你内心真实的感受,选择你真心想做的工作,才不会如此纠结。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话一点都没有错。

一亲戚,2000年名牌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刚好那年某国有银行招聘员工,他考试考了个全省第三,顺利入职,后续被分到一小县城的办事处做柜员,一年后因为工作出色,调到市里(三级城市),一直又做了五年的柜员。

期间,由于他的专业和工作不符,所以自从他做柜员开始,就强迫自己学习,即使工作再忙,工作再累,压力再大,他每天都要抽哪怕半小时来学习,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并积极参加行里的各种技术比武大赛,并多次获得好名次,同时因为工作突出,表现优异,多次获得内部嘉奖。

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省行私人银行部成立,面向全省进行内部人员选拔,他参加了内部考试,成绩优异,加上平时工作本身表现就突出,因此顺利被选上,然后调到了省行私人银行,职位有了很大变化,工作也有了很大变化,工作地也有了很大变化。

在私人银行这10年中,他凭借自己努力,凭借自己不断的奋斗,凭借他不断的学习,他现在已经变成真正的骨干,独自负责好几个地级市的业务。当然,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他也接触到了很多大的企业家,并和他们都保持有良好的关系,这也丰富了他的人脉。

他现在是幸福的,他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辛勤耕耘,努力学习,取的了别人羡慕的成就,但他的成就与幸福,是他自己通过奋斗得来的。


不经过锤炼,不经过打磨,在任何岗位上都不会取的成绩。

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各种磨难,期间更是遭遇多次临阵退缩,但都及时调整好了心态,坚定了奋斗的目标,最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的真经。

我们在工作上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经常抱怨工作苦,工作累,老是羡慕别人工作好,工作轻松,却不去了解别人轻松背后的努力付出,却不去了解别人轻松背后的艰辛奋斗。

我们返回来再说说银行柜员,银行柜员是很辛苦,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也大,这个都是事实,但一味的逃避没有任何意义。

你要通过你自己努力,尝试去改变这种状态,这才是真正对待这份工作的正确态度。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你何不把现在的辛苦看做是对你的磨炼?只有经得起工作磨炼的人,才能苦尽甘来,才能尝到工作给你带来的幸福愉悦感,才能体会到工作带给你的成就感。


在工作的选择上,不要把辛苦作为选择的标准。

银行的柜员工作的确很累,但公务员就轻松了吗?我看不见得。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一旦交换位置,大家都是悔不当初:原来都一样。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如果因为工作辛苦就要放弃,那就变成了干一行因为辛苦弃一行,那估计三百六十行,行行你都会做遍,行行你都做不长久,因为没有哪一行的工作是不累的,因为没有哪一行的工作是完全轻松的。


你是很多人的羡慕对象,但你却在羡慕别人。

银行的工作,很多人挤破头都得不到,而你却想着放弃,这是因为你对现状不满造成的。这个现状就是你觉的银行工作辛苦,银行工作累。

岂不知这只是表象,真正原因应该是你辛苦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

如果你刚入职场不久,那么有这样的想法非常不好,这种想法会影响到你整个职业发展,或者会影响到你对任何一份工作的看法。

这会使得你在面对任何一份工作的时候,都去判断回报与付出,从而导致你不愿意付出。

最后说一句:

如果你是银行正式员工,那么裸辞去考公务员,不值得,因为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虽说天道酬勤,但能否考上还两说,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建议放弃当前工作。


陪娃乐趣多


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切身感受,因为本人也有家属在银行工作,

下面我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聊聊银行这个行业

银行,在10年前,绝对是社会大众眼中的香馍馍,金融“铁饭碗”。

我那时候在会计师事务所负责校园招聘,目标学生都是财经类专业,但常常我们的offer竞争不过银行的offer。

原因一是银行收入确实很高,那时候我们给一个本科生四五千已经很高,但银行可以开到一年十几二十万起薪;

原因二是银行大多是国有性质,福利待遇彼时不错,稳定性高;

原因三是银行不需要大量出差,那时候加班强度至少比事务所小得多,更何况事务所还要频繁出差。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虽然目前我已经从事务所离职出来,但是前同事告诉我,现在的财经类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希望来事务所发展,即使累一点也愿意。

结合我家属在银行十多年工作的感悟,我总结为啥银行业不如当年那么吃香的几点原因:

1、银行业收入10年来增长不明显甚至部分岗位还没有以前高。

如果你现在去对比国有银行给大学生的薪酬,你会发现2019年和2009年差距不是那么大,增长的幅度远没有其他一些当下热门的行业来得快。

而且现在很多银行的福利都大幅削减了,薪酬竞争力不再是它的优势。

2、银行面临互联网金融等巨大的冲击。

10年前,大街小巷还没有支付宝、微信在普及,但眼下情况就不同了,人们扫一扫就可以满足城市里的绝大部分消费,不需要到银行取现金。

加上余额宝等各种其他平台理财产品的推出,买理财也不需要到银行。

甚至花呗、白条都逐渐要替代了信用卡支付。

于是你可以看出银行这个行业受到了多大的冲击,业务影响肯定是有的,现在一些银行还维持着高业绩,主要是由于对公对私的一些信贷业余(企业融资、个人买房等),银行赚取存贷差利息。

3、银行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

由于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不止股份制银行,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职工的工作强度变得更大,这个问题说的每天平均工作十三个小时一点不夸张,甚至要更大,所谓的996,我看放在银行还要改成8-10-6。

二、是否该从银行跳槽?

很多在银行工作的人,都有这个困扰,银行业不好生存了,我该不该跳槽出来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必须结合行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来考虑。

我个人有以下建议:

1、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如提问者所说的,如果年龄允许,去考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是一个办法,起码收入和工作强度的性价比有绝对优势。有些人建议一边工作一边考,我觉得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每天13个小时的强度乃至周末都要加班,你根本不可能有精力投入公务员复习的。我觉得如果个人想清楚了未来不打算继续干银行,且裸辞短期也不会造成家庭巨大的经济负担,是可以考虑裸辞这个选项,但是你要设定好考试的目标,做好最坏的打算,即:考不上你该去哪里?有B方案吗?

2、银行内部转型做后台

看你的问题描述,目前这份银行工作应该属于前台性质,所以强度如此大,但后台相对就容易一些。但一般转岗后台并不容易,需要你有一定的资源关系,毕竟这个行业里盯着后台轻松点的岗位的人非常多。

所以这个选项要看你自己的情况来考虑。

3、跳槽去企业从事与金融相关的工作

我之前在负责人力资源招聘时,遇到不少银行出来的人来应聘财务、投资等岗位的,对他们来说,至少企业里面对的时内部客户,考核压力也减小了很多,即便加班心理上会轻松一些。

但是要想跳槽,你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例如想转型会计的,你财务方面的知识储备做好了吗?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再次感谢悟空对我的支持,谢谢!@悟空问答


丁路遥知事


首先我跟你的情况差不多。我是某国企银行的柜员,是校招。差不多三年,行长允诺转行也未实现,自己一个人出去旅行上瘾了,而柜员完全没有长时间休息,且年假也是没有滴,还不补发钱。但是那几年银行的待遇确实比公务员高不少,就是基层网点人员和科员比。

在家人劝说下,领导挽留下(虽然我也不知道领导为毛挽留我一个柜员),我还是坚持辞职,因为自己的专业其实比较好找工作的。我的计划是前往省会城市,干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结果事与愿违,出门旅游了两趟,又等了几个月,竟然没有单位愿意要我。都喜欢刚毕业的,或者经验丰富的,在体制内待了共三年多,确实什么也没学到,我成了家里蹲的失业青年,压力极大。

其实我辞职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了,但是运气不好,辞职的时候已经过了四月的联考,但是我其实更想离开体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外面的世界太残酷了,我只能一心考公。最后在第二年四月联考考上。

现在的我感觉比以前思想会成熟很多,我也不会轻易辞职,那种痛苦煎熬真的不是一般人能体会,那种在我们县城属于中高收入群体,然后突然变成了待业青年,连别人介绍对象,都会迟疑,等他考上再说吧。所以我很不建议裸辞,不管是为了给自己不大的压力,或者说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最好是不要。

如果你的专业适合考公务员,比如说中文,计算机,法律,财务等,或者学历是研究生,那么我觉得你可以先考一次,试试水,看看自己的潜力,如果还不错,可以在考试前三个月左右辞职,一方面你已经有考试基础,再来三个月复习巩固,也差不多没啥提升空间了。

如果你的专业你们那要的少,不建议你辞职,三不限的恐惧不是你的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很多时候很看运气,经常一个三不限岗位评论就是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两三百人。考上了再辞职,保险公积金什么的都会接上,就无缝衔接了。

如果你是刚入职就不想干了,建议你考选调生,后备干部人才库,理论上来说会比普通公务员有前途。


我叫紅領巾


支持你考,不过自己考虑好。我老公也和你一样。我一直想让他考出来,可是工作太忙没空学习,如果要考试就得辞职备考还有不确定性。由于我们已经有两个孩子,我个人为了照顾家庭换了个低薪的工作,所以老公一直没敢离职。很无奈的现状。

所以,我支持你尽快考出来,但建议考虑安排好实际工作。可行的话就先不要离职,因为公考不到最后一步确认,中间有很多的变数(笔试,面试,体检,政审)


不知不知宝


又是一个职场选择问题,仅是路人带来观点!

银行上班时间太长,裸辞考公务员,如果能解决你现在工作不开心的问题,我认为值得!

选择可以有风险,但是一定要适合自己

2017年我入职一家公司以后,与一个刚毕业入职的文员聊天时才知道,她因为岗位原因正在对未来迷茫。而我恰好了解她职位的走向,换句话讲知道这个位置没什么前途,于是帮她分析了一番利弊和出路。鉴于她的学习能力很强(曾经考验通过初试而放弃),我仍然建议她继续二刷考研,通过学历提升来实现岗位变动。她打定主意以后,同样选择裸辞考研(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她的勇气),9月份开始复习,最终考取了河南某“双一流”高效研究生。

在这件事情上,我之所以愿意给她建议,就是因为结合她当前在职场的优势和劣势,综合职业走向,最终在她个人的选择下完成规划。考研究生亏吗?我认为她绝对赚了。用两年时间,换来的门槛提高!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衡量成功的概率,如果失败了,自己能否平静的接受结果

选择的过程,风险与机遇永远是并存的。我们想要摘取成功后甜美的果实这个没错,但是如果失败你是否能接受现实?能接受,那就果断的行动起来。如果认为自己既不愿意继续现在的状态,又不能承受失败的损失,那建议你边工作边观望吧!

我一般很少关于职场问题直接给人拿主意,但是对于题主这样目标明确,并且知道自己工作不开心原因的人,我的建议是有机会你就拼一把,选择有多种,留在银行工作也未必是好事!


仅是路人


银行累是肯定的,朝九晚五都是骗人的,能做到朝九晚五除非你是领导,否则基本上而言,都只能乖乖加班加点,特别遇到重要任务的时候,我还有过加班到凌晨4点的记录。但是要不要裸辞,我建议是看家庭条件情况,家庭条件优越的可以裸辞,家庭条件较差,我建议还是自己在辛苦点,争取在边工作边学习的状态下复习。不要认为不裸辞就没时间,把周末、把每天玩手机的时间都挤出来复习,绝对足够了,我身边就有几个都是这样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考上的公务员。

为什么建议家庭条件一般不要裸辞呢?

不知道你目前几岁了?结婚与否?如果你还年轻,未结婚,那么影响比较小,毕竟还可以靠父母,但如果你结婚了,自己有一个家庭要养,特别是你背负着房贷、车贷、小孩教育的压力时,裸辞更是一种大大的挑战。因为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并不是说你裸辞了,就能考上了,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多复习那么充分了,不也没考上,而国考一年才一次,今年没上又要等一年,明年再没上又要一年,长时间的不工作、没收入,家庭的负担压力又大的话,那么很多隐藏的矛盾就爆发,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到你的复习心态,所以家庭负担重的就不要轻易裸辞了。


如果你真的感觉银行太累,撑不住,想要快点离开,那么你就报一个竞争相对比较不激烈的岗位,这样即使复习时间不太够,考上的概率也比较大或者你先换一个相对轻松一点,自由一点的工作,在好好边工作边准备考试。

总结

如果家庭条件优越,那么你随时都可以离职;但如果家庭负担家重,真的建议你不要轻易辞职,否则后续一旦不顺利,那么你的麻烦只多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