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在一個學校,有些老師受歡迎,有些老師很低調!有些老師會問:我勤懇踏實,兢兢業業,工作問題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這些表現領導看見了嗎?那為什麼被委以重任的卻從不是我?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

當然小編並不想教您做個領導眼中左右逢源的圓滑派,也不是想讓您變成學生面前華而不實的偶像派,我們只想借用校長和學生們的真心話告訴您——吃香的老師就是有他吃香的理由,而且很簡單,簡單到您也完全學得來!

作為一個學校的靈魂人物,校長的風格對於學校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培養有著決定性影響,而師資隊伍建設向來是校長關注的重點話題。

和什麼樣的老師共同工作、老師做到什麼樣才算得上“為人師表”,這是每個校領導都會思考的問題。那麼最能入校長“法眼”的是哪些類型的老師呢?

“把教育工作看作是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還是僅看作是餬口的飯碗,這直接決定了一個人面對工作的態度。”北京第九中學校長林樂光說。

對於校長來說,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對自己的崗位和工作的環境充滿熱情的成員。其實有著幹一行愛一行的品質的人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對於自己來說,有了熱情和興趣,才能更專注更恆久地幹好工作。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職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絕大部分學校的校長都把教師的專業和實力作為審核老師能力的重點內容。

北京市大峪中學曹彥彥校長甚至把專業能力稱之為“先天優勢”;這也是許多校長共同表達的心聲:“要成為一名教師,過硬的專業能力是不容討論的。”

“總有人問我,21世紀人才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麼?”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滕珺說。滕珺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真實情景和非常規的複雜思維、高階智商的認知和開發、跨學科學習,是21世紀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

教師專業化不光是指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有豐富的專業經驗。富有知識和專業經驗的老師,能夠在複雜情境下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做出相對專業和準確的判斷。

優秀的老師無關乎年齡,而是與教師是否能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較強的應變能力有關。善於學習型教師不僅能夠豐富自我,還更有可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

多元價值觀、對新鮮事物有好奇心、不懼怕面對挑戰等都是學習型教師所應具備的個素養。

老師直接面對學生,學生們的評價對老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改進甚至自我肯定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說過校長之後,咱們再來看看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

有權威研究數據表明,決定一個教師教育功效的重要因素不是他的學歷,甚至也不是他的能力和經驗,而是他的人生態度和人格魅力。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陽光、積極、充滿正能量,會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反之,一個處處抱怨、斤斤計較的老師不會教出擁有陽光、健康心態的學生。

陽光積極不等於要求教師放棄個性,也不能說性格內向就不陽光積極,而是需要教師要懂得與人交往、溝通。

人們常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在孩子小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的誇獎和批評產生的影響往往比父母還要明顯。誇獎和批評相比,自然是誇獎會給人更大的激勵作用,善於誇獎的老師,往往樹立更加正面的形象。

想要學會誇獎就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

“老師,我學習成績差,融入不到班級環境裡,我覺得班裡很多同學都看不起我,父母也對我放棄了……我該怎麼辦呢?”班上一個不活躍的孩子通過小紙條告訴涿州市實驗中學九年級年級組長、優秀教師郝青嚴。

郝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對自己說出的心裡話,尤其是對於學習或其他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孩子真的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嗎?他通過長期觀察,發現這個孩子集體榮譽感強烈,講義氣、重感情,而且很有個性。

於是郝青嚴讓他擔任衛生委員,給他制定工作計劃和努力目標,同時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也多鼓勵孩子。一學期下來,孩子變得自信了,成績也明顯提高。

如果一個老師的課堂妙趣橫生,常常伴隨笑聲,誰又會放棄這樣的老師而去選擇枯燥無味的課堂呢?

人類的心理與生理成長規律決定,中小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講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面對抽象枯燥、難度較大的課程學生尤其容易分心。如果老師用有趣的方式授課,或許可以幫助學生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促進學生更高效地吸收知識。

很多“段子手”老師爆紅網絡,不少人對此提出非議。其實老師們正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興奮的狀態,愛上自己的課堂。當然,要活躍課堂氛圍也不一定非得變身段子手。

歸根結底,有趣地上課一方面要求老師對所授知識駕輕就熟,掌握到如數家珍的程度;另一方面還需要老師具備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克服惰性和倦怠,不斷琢磨上課的新花樣,不斷給“舊酒”換上“新瓶”,甚至“新瓶新酒一起上”,讓課堂翻轉起來、活泛起來。

北京57中校長劉曉昶說:“擺脫了思維定式的束縛,年輕教師的創新精神才能被激發出來,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同。”

人無完人,沒有人會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無缺的人,作為老師,受到來自校領導、學生、家長、社會等方方面面的評判,不可能做到令所有人都滿意。

有老師曾這樣說,要客觀地回答“校長喜歡什麼樣的老師”這個問題,應當聯繫並思考另一個鏡像問題“老師喜歡什麼樣的校長”。如果一個人和自己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自然就很難得到環境的包容和認可。

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只能將主要矛盾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對於老師來說,做好教學工作和行政任務是最重要的,能夠儘自己所能將分內之事做到最好,至少不會辜負成為老師的初心與理想。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校領導和老師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通過教育工作將學生培養成優秀的人,大寫的人。

因此,如果您身處的教育環境並不如自己所願,一方面可以從自我出發,主動去改變、適應環境,一方面也需客觀看待這其中的辯證關係,切勿過於煩惱困擾,甚至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的物理老師張文虎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非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們組成了一個零基礎研發團隊,為本校的老師們研發了一款教學雲系統,通過該系統,老師可以快速批改數百份作業,並生成作業大數據,學生還能用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登錄系統,看教學視頻,完成作業。因此,老師們稱該系統為教學“神器”。

從2012年底正式研發開始,張文虎等3位老師幾乎所有的週末和夜晚都在電腦前度過。零基礎的他們只能靠自己從網上搜教學視頻、自學自練,啃下一塊塊硬骨頭。對張老師和團隊來說,支撐他們咬牙做下去的最大動力還是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追求。

“挺享受這個過程的,當老師總要有些情懷。能從繁重的重複的工作中解放,讓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提升物理成績,再多辛苦也值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老師們無論是利用節假日參加各種業務培訓,還是通過自主學習取得進步,都是源於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源於自己對作為老師的負責與擔當。

立志成為優秀的教師只是一個起點,當您真正踏上教師的工作崗位後,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專業知識學習、工作經驗總結和他人的指導指正,一點一滴地去進步。經驗和指導聽得多了,我們發現,所謂“吃香”的老師總離不開這麼幾點特質:

教育之初心是什麼?有老師說:“教育之初心在引導和激發,而不是灌輸知識;教育之初心在發展理性,而不是講授道理;教育之初心在鼓勵從善,而不是理解規範。”其實不管如何定義“初心”,重要的是老師們能夠在生活的重壓下堅持下去,能夠用初心和信念促使自己進步。

老師是一個每天跟兒童和青少年打交道的職業,所以必須具備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心理。一顆永遠保持對外界事物好奇的心才會推動妮妮積極探索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發展新能力。

不得不承認,有少數老師因為缺乏寬廣的胸懷,無法接受和自己觀念不一樣的人,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更是無從談起。如此固步自封,必將導致自身的封閉和落後,還會使自己和他人孤立起來,無法融入到多元的圈子裡。

還有的老師會這麼問:我備課認真,教學嚴謹,雖不苟言笑卻真心實意為學生,可為什麼常感到他們對我敬而遠之?


是呀!為什麼在學校吃香的老師不是我?


您辛苦、規矩、常直言不諱,您嚴肅、誠懇而一絲不苟,可為什麼在領導和學生眼裡,最吃香最受歡迎的老師偏偏就不是您?


除非毫不在乎工作生活的境遇,否則但凡是個人都會想問,為什麼吃香的總不是我?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


當然小編並不想教您做個領導眼中左右逢源的圓滑派,也不是想讓您變成學生面前華而不實的偶像派,我們只想借用校長和學生們的真心話告訴您——吃香的老師就是有他吃香的理由,而且很簡單,簡單到您也完全學得來!


校長“法眼”中,誰是好老師?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作為一個學校的靈魂人物,校長的風格對於學校的發展、教師隊伍的培養有著決定性影響,而師資隊伍建設向來是校長關注的重點話題。


和什麼樣的老師共同工作、老師做到什麼樣才算得上“為人師表”,這是每個校領導都會思考的問題。那麼最能入校長“法眼”的是哪些類型的老師呢?


教育激情型人才

“把教育工作看作是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還是僅看作是餬口的飯碗,這直接決定了一個人面對工作的態度。”北京第九中學校長林樂光說。


對於校長來說,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對自己的崗位和工作的環境充滿熱情的成員。其實有著幹一行愛一行的品質的人不僅能夠得到別人的認可,對於自己來說,有了熱情和興趣,才能更專注更恆久地幹好工作。


專業實力型人才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職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絕大部分學校的校長都把教師的專業和實力作為審核老師能力的重點內容。


北京市大峪中學曹彥彥校長甚至把專業能力稱之為“先天優勢”;這也是許多校長共同表達的心聲:“要成為一名教師,過硬的專業能力是不容討論的。”


善於學習型人才

“總有人問我,21世紀人才的核心技能到底是什麼?”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滕珺說。滕珺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真實情景和非常規的複雜思維、高階智商的認知和開發、跨學科學習,是21世紀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


教師專業化不光是指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有豐富的專業經驗。富有知識和專業經驗的老師,能夠在複雜情境下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做出相對專業和準確的判斷。


優秀的老師無關乎年齡,而是與教師是否能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較強的應變能力有關。善於學習型教師不僅能夠豐富自我,還更有可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


多元價值觀、對新鮮事物有好奇心、不懼怕面對挑戰等都是學習型教師所應具備的個素養。


逃過校長“火眼金睛”,又遭學生“挑三揀四”?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老師直接面對學生,學生們的評價對老師的工作熱情、工作改進甚至自我肯定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說過校長之後,咱們再來看看學生喜歡什麼樣的老師。


我喜歡陽光積極的老師

有權威研究數據表明,決定一個教師教育功效的重要因素不是他的學歷,甚至也不是他的能力和經驗,而是他的人生態度和人格魅力。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陽光、積極、充滿正能量,會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反之,一個處處抱怨、斤斤計較的老師不會教出擁有陽光、健康心態的學生。


陽光積極不等於要求教師放棄個性,也不能說性格內向就不陽光積極,而是需要教師要懂得與人交往、溝通。


我喜歡給我自信的老師

人們常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在孩子小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的誇獎和批評產生的影響往往比父母還要明顯。誇獎和批評相比,自然是誇獎會給人更大的激勵作用,善於誇獎的老師,往往樹立更加正面的形象。


想要學會誇獎就要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閃光點。


“老師,我學習成績差,融入不到班級環境裡,我覺得班裡很多同學都看不起我,父母也對我放棄了……我該怎麼辦呢?”班上一個不活躍的孩子通過小紙條告訴涿州市實驗中學九年級年級組長、優秀教師郝青嚴。


郝老師非常重視學生對自己說出的心裡話,尤其是對於學習或其他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孩子真的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嗎?他通過長期觀察,發現這個孩子集體榮譽感強烈,講義氣、重感情,而且很有個性。


於是郝青嚴讓他擔任衛生委員,給他制定工作計劃和努力目標,同時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也多鼓勵孩子。一學期下來,孩子變得自信了,成績也明顯提高。


我喜歡上課有趣的老師

如果一個老師的課堂妙趣橫生,常常伴隨笑聲,誰又會放棄這樣的老師而去選擇枯燥無味的課堂呢?


人類的心理與生理成長規律決定,中小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講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面對抽象枯燥、難度較大的課程學生尤其容易分心。如果老師用有趣的方式授課,或許可以幫助學生更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促進學生更高效地吸收知識。


很多“段子手”老師爆紅網絡,不少人對此提出非議。其實老師們正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興奮的狀態,愛上自己的課堂。當然,要活躍課堂氛圍也不一定非得變身段子手。


歸根結底,有趣地上課一方面要求老師對所授知識駕輕就熟,掌握到如數家珍的程度;另一方面還需要老師具備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克服惰性和倦怠,不斷琢磨上課的新花樣,不斷給“舊酒”換上“新瓶”,甚至“新瓶新酒一起上”,讓課堂翻轉起來、活泛起來。


北京57中校長劉曉昶說:“擺脫了思維定式的束縛,年輕教師的創新精神才能被激發出來,更能獲得學生的認同。”


“吃香”的老師從來不是被逼著進步的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人無完人,沒有人會成為別人眼中完美無缺的人,作為老師,受到來自校領導、學生、家長、社會等方方面面的評判,不可能做到令所有人都滿意。


有老師曾這樣說,要客觀地回答“校長喜歡什麼樣的老師”這個問題,應當聯繫並思考另一個鏡像問題“老師喜歡什麼樣的校長”。如果一個人和自己所處的環境格格不入,自然就很難得到環境的包容和認可。


可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辦法改變環境,只能將主要矛盾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對於老師來說,做好教學工作和行政任務是最重要的,能夠儘自己所能將分內之事做到最好,至少不會辜負成為老師的初心與理想。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校領導和老師的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通過教育工作將學生培養成優秀的人,大寫的人。


因此,如果您身處的教育環境並不如自己所願,一方面可以從自我出發,主動去改變、適應環境,一方面也需客觀看待這其中的辯證關係,切勿過於煩惱困擾,甚至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


老師們的成長動力來自自身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武漢市第六十四中學的物理老師張文虎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非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們組成了一個零基礎研發團隊,為本校的老師們研發了一款教學雲系統,通過該系統,老師可以快速批改數百份作業,並生成作業大數據,學生還能用電腦或手機,隨時隨地登錄系統,看教學視頻,完成作業。因此,老師們稱該系統為教學“神器”。


從2012年底正式研發開始,張文虎等3位老師幾乎所有的週末和夜晚都在電腦前度過。零基礎的他們只能靠自己從網上搜教學視頻、自學自練,啃下一塊塊硬骨頭。對張老師和團隊來說,支撐他們咬牙做下去的最大動力還是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追求。


“挺享受這個過程的,當老師總要有些情懷。能從繁重的重複的工作中解放,讓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提升物理成績,再多辛苦也值了”。


諸如此類的事情比比皆是,老師們無論是利用節假日參加各種業務培訓,還是通過自主學習取得進步,都是源於對自身的嚴格要求,源於自己對作為老師的負責與擔當。


“吃香”的老師怎麼給自己“加料”?


什麼樣的老師最吃香?你還不知道吧


立志成為優秀的教師只是一個起點,當您真正踏上教師的工作崗位後,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專業知識學習、工作經驗總結和他人的指導指正,一點一滴地去進步。經驗和指導聽得多了,我們發現,所謂“吃香”的老師總離不開這麼幾點特質:


1、不忘初心的韌勁:堅持信念和自我標準


教育之初心是什麼?有老師說:“教育之初心在引導和激發,而不是灌輸知識;教育之初心在發展理性,而不是講授道理;教育之初心在鼓勵從善,而不是理解規範。”其實不管如何定義“初心”,重要的是老師們能夠在生活的重壓下堅持下去,能夠用初心和信念促使自己進步。


2、一顆好奇熱情的心:善於創新、勇於挑戰


老師是一個每天跟兒童和青少年打交道的職業,所以必須具備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心理。一顆永遠保持對外界事物好奇的心才會推動妮妮積極探索新事物、學習新知識、發展新能力。


3、寬廣的胸懷:包容不同的價值觀,容納異見


不得不承認,有少數老師因為缺乏寬廣的胸懷,無法接受和自己觀念不一樣的人,接受他人的意見和建議更是無從談起。如此固步自封,必將導致自身的封閉和落後,還會使自己和他人孤立起來,無法融入到多元的圈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