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背景:我們從沒見過風,但樹葉顫動的時候,我們知道風兒一直在……過年了,大紅燈籠高高掛,喜氣洋洋的。或許初一不應該談抑鬱這樣沉重的話題。但人有時候很奇怪,總會在無法預知的時刻出現無法預知的心情。那就在想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吧。

今天我們就說一下抑鬱的治療方法之一。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爆竹除舊歲


再談一下抑鬱這個概念

醫學上的抑鬱,其定義已經被大家嚼爛了,無非是“三低”: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活動減少,部分患者可伴隨會出現幻覺,嚴重者會有自殺傾向和行為。

而我們今天拋掉這種約束,自由想象一下,抑鬱其實就是我們看到的人的一種言行表現,心有痛楚、或憤懣、或飲恨,卻又不能訴說,進而導致煩悶。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抑鬱

關於抑鬱症,朋友們若沒真的看到過或者經歷過,難於知道這其中的痛苦,也無法理解這種疾病的嚴重程度。很多時候我們用自己的意識形態框架了疾病,甚至會嗚嗚喳喳的建議別人:沒事,多說說話,多走走就好了。

其實,一旦瞭解了,自己也會變得束手無策,很無助感。


雖然抑鬱症似乎在人類出現,便開始伴隨著出現,但真正開始被關注和積極治療,也只是近百年而已。

經歷了這麼久的科學研究,關於抑鬱症的治療,目前依然主要通過抗抑鬱藥物和心理治療等手段進行。

臨床常用的抗抑鬱藥物,其起效時間一般都需要 2周左右,但實際治療中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或許4周以上。 在抗抑鬱藥物起效前,患者可能因抑鬱症狀得不到改善而出現自殺、自傷等行為,或因為感覺不到明顯療效而出現不遵醫囑、自行停藥等行為,這些都給抑鬱症的治療帶來難題。

如何提高抗抑鬱藥物的起效時間,提高療效成為目前臨床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幾乎沒有一篇關於抑鬱症的文章完全不提到光照治療的。光照治療被推薦為一種治療抑鬱症的獨立療法,以及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的輔助療法。

今天我們說的光照治療抑鬱症,似乎能夠給我們打開一扇門,哪怕是不大的門,

相信,光總會擠進來,給予我們希望和溫暖。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1980年,精神病學家Lewy 等人首次發現了人類生物鐘系統具備光感受特性。1981 年 Lewy 採用延長日光光照,利用人工陽光開始治療抑鬱。從此,光療治療季節性抑鬱開始興起。在北美和歐洲,已積累了大量的光療使用經驗。

目前已肯定光療對抑鬱症患者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光療為什麼能治療抑鬱症?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一般認為抑鬱症患者體內的褪黑色素分泌出現障礙,而科學實驗驗證後,推測光照能改變體內褪黑色素及其代謝產物濃度,從而通過調節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的多巴胺功能活性,最後緩解抑鬱症狀。

當然也有研究表明,光調節了神經元遞質的活性,降低了遞質再吸收的水平,比如五羥色胺,並提高了情緒調節區(如前扣帶和前額葉皮質)的遞質水平。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神經遞質


患者戴遮光鏡,坐於能濾過紫外線的錐形擴散器中間,距離光源70-90cm,給予日光燈或白熾燈照射。

每次可持續1-2小時,每日2-3次;。早、午、晚均可,一般2-5天見效,一個療程30-60天。

治療強度分弱光、中光、強光,一般認為強光治療效果好。

劃重點啊:普通室內光無治療作用,但室外光照射4小時以上可有效。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在光療中常見副作用是頭痛,眼睛疲勞,有人出現合身緊縮感及噁心、失眠、全身疲勞、肌肉痠痛等。這可能是紫外線過量所引起,不過在治療過程中,這些症狀一般能逐漸緩解,嚴重者方考慮減少照射強度及時間,給予對症處理。


寫在最後,碎碎念

近年來,全國日照時長呈現下降趨勢,同時各地霧霾頻現,光照條件變差可能會導致出現更多的抑鬱症患者。

因此,無論臨床醫生還是大眾人群,均應加強對於抑鬱症的認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並且積極預防抑鬱症的發生。

目前,已被臨床確診的抑鬱症病,完全依靠單一光照治癒是非常困難的。

光照治療抑鬱被證明是有效的,由於我國地域廣闊、光氣候差異大,在不同區域考慮給予個性化的抑鬱治療方案,很有意義,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抑鬱症的新型治療方法——光照治療

霧霾


參考文獻:

1.Rosenthal N E, Sack D A, Gillin J C.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 Description of the Syndrome and Preliminary Findings with Light Therapy. Arch Gen Psychiatry. 1984. 41(1): 72-80.

2.楊春宇, 梁樹英, 張青文. 調節人體生理節律的光照治療. 照明工程學報.2012.23(5): 4-7.

3.Richard AD. Seasonal and mood independence of low basal prolactin secretion in premenopausal woman with seasonal offective disorder. Am JPsychiatry. 1989. 146(8): 989.

4.Garney PA. Influence of dimate on the Prevalence of mania Br J Paychiatry. 1988. 152(6): 820.

5.Carlsson A. Seasonal and circadian monoamine variations in human brains examined postmortem. Acta Psychiatry Scand(suppl 280). 1980. 61:75.

6.顧牛範. 褪黑激素與季節性情感性精神病. 中華神經精神科雜誌. 1990. 23(5): 306.

7.Lewy AJ. Light suppress melatonin secretion in humans. Science. 1980. 210: 1267.

8.Porter E, Chambless D L, McCarthy K 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Reconstructed Hamilto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ales.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17. 205(8): 656-664.

9.Putilov A A. State-and trait-like variation in morming and evening components of morningness-eveningness in winter depression. Nordic joumal of psychiatry. 2017. 71(8): 561-569.

10.Otoki Y, Hennebelle M, Levitt AJ. Plasma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and triacylglycerol fatty acid concentrations are altered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 with seasonal pattern. Lipids. 2017. 52(6): 559-571.

11.Morales-Munoz I, Koskinen S, Partonen T.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nd alcohol abuse disorder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Psychiatry research. 2017. 253: 91-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