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一、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老人家帮忙带孩子,到底是是不是义务?有多少子女会感激自己的父母?——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来看看网友的精彩留言:

带孙子应该带,但要给懂事的儿子,儿媳带,千万不要给混蛋自眼狼带,他们不知到感恩!说你是义务!不懂事理的儿子儿媳带孙子是出力不讨好!

我妈给我姐看孩子!两个孩子!都读小学!一个月给五百!每次还说花销大!关键孩子生病了!小病诊所就看了!这次有点麻烦的病老师都说让去大医院看看!叫她们过来带着去!就是不去!我姐家离我妈家就四十分钟车程!我姐夫每天都没工作做很有时间的!这就是给她看得时间久了!他们自己都懒得关心孩子了!孩子这次学校总共交370!幸亏我这几天回我妈家!不然我妈拿啥交啊!我妈给她们打电话!人家都不管!我靠!孩子一个12!一个10岁了!真的是和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差太多

看不惯老人带就自己带,不废话,!我就这样滴,自己带俩孩子全职在家,可是这样做老人心里不平衡啊,老来念叨我带不过来就像我活该似的,老怕我带不好,尤其孩子生病时候就说是我的疏忽,咳,遇到矫情的怎么做都是不对

我认为老人带孩子,不仅是为儿女做贡献,也是为社会发挥余热,只要身体等方面还可以,儿女又需要,还是带的好,有苦也有乐,比你养狗养猫有价值。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帮也不对,不帮也不对,孩子优秀是爸爸,妈妈教育的好,孩子不好是爷爷,奶奶惯的,总之老人们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只有辛劳

现在的老人不帮带孩子不对,帮着带也不对,孩子好是爸妈教育的好,有毛病是老人给惯的

父母心痛儿女,儿女心痛父母的又有几个!

二、子女,请收起你们那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鄙夷

1、这几年,老人带孩子,可算被黑出了新高度。

什么老人对孩子娇生惯养啊,老人管不了孩子啊,还有老人观念太陈旧啊之类,反正总有人对老人带娃进行着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吐槽。

在这里,我想问那些爱抱怨的爸爸妈妈们一句,老人们放弃了搓麻将、跳广场舞的天伦之乐辛辛苦苦帮你照看孩子,你们从来不感恩不说,怎么还那么多诋毁呢?

孩子教育的好就全是自己的功劳,孩子教育不好就让老人背黑锅,这确实有点过分了吧!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2、收起你那莫名的优越感

的确,如今的生活条件和成长环境跟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肯定也要做出改变,但是,这绝对不能成为全盘否定老人和完全肯定自己的理由。

不论老人带孩子的做法多么让你看不顺眼,不要忘了,他们可是把你从小拉扯大的人,在育儿方面,他们有着足够多的经验。而我们呢,初为人父人母,对养娃一知半解,新手上路就敢跟老人叫板,太不自量力了吧。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们面对新生命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不全靠老人指点江山吗?如今度过了最开始的焦虑期,多看了几篇育儿故事和教育鸡汤,就不再把老人放在眼里,请问,你哪来的这样的优越感呢?

3、生活那么幸福却从来不懂感恩

老人带孩子,确实会衍生出很多隔代教育的问题,但我们在吐槽他们的时候,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资格!

我们工作忙,没时间、没精力,所以就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着,却根本没有问过原本可以享受清闲生活的爸妈们到底愿不愿意。他们身子骨没以前硬朗了,他们的观念也没我们那么新潮,但他们却任劳任怨,默默地承担起持家带娃的重任。

有人会说,反正他们退休了也没事干啊,正好可以帮忙带孩子。那我想问一句,你周末放假没事干的时候,想带孩子吗?谁不想多睡个懒觉,谁不想出门散散步、出去旅旅游。

从来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祖辈要抚养、照顾孙辈,但是无数老人都在这样做。这就是爱和责任的沿承,需要我们用“心”感谢。而且,你会发现,当你拥有这样的心态后,任何与此有关的矛盾,都会在这块基石上,变得微不足道。

三、别孩子没教好,就让老人背锅

1、让老人背黑锅我们最在行

我们常把孩子的毛病归咎于老人错误的育儿方法。孩子不听话,都怪奶奶太宠了;孩子任性爱发脾气,都怪爷爷不严厉;孩子不好好做作业,都怪外公外婆不会教育... ...

恕我多说一句,孩子的问题,难道不是应该由父母来负责吗?

如果你好好跟孩子讲道理,他怎么会不听话;如果你给孩子立下规矩,他怎么还会乱发脾气;如果你每天陪着孩子做功课,他怎么还会分心走神不学习。

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多陪伴孩子,用正确的方式管教他,他就不会这么任性胡闹。

自己从不花力气,只想做个高高在上的指挥家,这样的父母是不是也太好当了?

2、老人不行,你行你上啊!

养育孩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凭着几个从网上看来的理念和观念就能搞定的。

如果觉得老人带孩子太糟糕,当你亲自上阵,肯定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看来,这并不是谁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的问题,而是养育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肯花时间去了解和陪伴孩子,即使做了全职妈妈,也不见得就能带好孩子,宝贝也一样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到那时,我们又能责怪谁呢?

世上既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育儿方法。我们带孩子,一样会走很多弯路,然后在错误中学习和成长。对老人多一份感激,少一份苛求。对自己多一点要求,少一点借口。

四、你的潇洒,是因为老人们在帮你负重前行

在网上看到两个子女的文字,相信这也是很多老人家们的真实现状——

1

老两口多年前就计划好,退休去周游世界的。现在可好,退休工作,上岗带娃。

姥姥总说:

世界有什么好看?我宝贝外孙才好看!

琳说:

我爸有高血压,每天见他服降压药我都特心疼,他一个大老爷们,为孩子擦屎擦尿;好几次看到我妈累得捶腿捶腰,她长年腰疼,还为我受累......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老人在帮我们负重前行。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2

小美妈妈原本是教师,为了带外孙,提前办理了内退。

小美是个心直口快之人,有次因为妈妈给孩子饭菜加了盐,小美又数落起来。

当了半辈子教师的妈妈,像个犯错的小学生,默默受训,不知所措。

有天深夜,小美无意中发现,妈妈戴着老花镜,正在研究那本《科学育儿》。

白炽灯下,妈妈刺眼的白发,小美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

很多老人为了帮儿女带孩子,打乱了原本设定的晚年计划,改道踏上了漫漫带娃路。

父母养大了我们,又来帮忙养育我们的孩子。这不是理所应当,这是两代的付出和恩惠。

就像色诺芬所说: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没有!

五、带孩子的老人有多少是“随迁老人”

我们小区有位郝姥姥,这些年一直在帮儿女带娃的路上奔波。

先是去大女儿家带了四年外孙;然后又帮二儿子带了三年孙女;现在又在帮小女儿带孩子。

前几天她说:

大女儿怀了二胎,说让我明年过去。

因为给孩子们带娃,我跟老伴分开生活,已经10年了......

看着她推着外孙散步,佝偻着身子,步履蹒跚,背影让人心疼。

郝姥姥是典型的随迁老人。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缺少朋友、想家、孤独、不适应是这些随迁老人的普遍生活状态。

他们看上去每天忙碌充实,内心却有着子女无法理解的空虚和孤独。

更何况,带娃不只是力气活,还是高危职业。两代人育儿观念不同,容易遭子女抱怨;孩子活泼好动,又担心磕着碰着不好交差。

累身,操心。

可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姥姥加入了育儿大军。

“趁妈妈年轻,还能帮你分担几年。”

这是多少妈妈对女儿说过的话。

她们什么也不图,只是心疼自己女儿,爱屋及乌疼爱孙辈,只要女儿过得好,她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带孩子,不是姥姥的义务,而是妈妈给女儿的额外恩赐。

请好好爱那个帮你带孩子的妈妈。

六、请你感谢那些无可替代的“教育”

祖父母给予孩子的,都是些独特的“教育”,但这些“独特”往往被你忽略。

1. 拓宽“历史”视野

祖父母经常会对孙辈讲述他们或者孩子的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或者讲述他们过去的生活方式。

比如他们会和孩子唠叨:

“以前可没有这么多糖,每个月吃糖都是定量的。”

“原来北京家家户户一到冬天都要储存很多大白菜呢!”

祖父母是“大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地域生活风俗的传递者。

孩子对老人的讲述会很感兴趣,也会拿来对比他现在的生活,这对拓宽孩子的“历史” 视野很有好处。至少他会有一个概念:我的生活方式不是唯一的。以前不是这样,也许以后也不是这样。

2. 家族文化传递

奶奶叠衣服的方式,外婆喜欢往炖肉里放糖,这其实都是一种家族习惯。

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老人会把这些世代传递下来的生活习惯“传”给宝宝。

也许这些东西在孩子小的时候不会显现太多的影响,但是老人却给孩子建立了一个独特的记忆联系,孩子会长时间地保留这个记忆,直至他长大之后的怀念。

这样的传承,是把孙辈刻在了一个家族的文化族谱里。

其实每一个家族的文化都是一种宝贵的遗产,也是影响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很重要的基石。

3. 另一种眼光

祖父母总是对孙辈特别宽容,因为他们没有“教育责任”的压力,对孩子也没有过高的期望,不会咄咄逼人。

所以孩子和他们在一起,总是很放松,有时还会呈现出许多让你吃惊的“本领”。

比如你逼着他背了好几遍的一首简单的小诗他不会,而奶奶给他讲了几遍的一个长长的故事,他却能复述得八九不离十。

祖父母还有一双关注和喜欢倾听孩子的耳朵,孩子在他们那里什么都可以说,说什么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听着。这真的是对你很多时候的不耐烦给小家伙造成的失落的一种极大补偿。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4、尊重并感谢他们的改变

以前的隔代育儿,更多的矛盾是出现在养育以及教育方式上。

但是,随着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素养的人逐步“变”成祖父母之后,这样的矛盾可能就会慢慢消失。

● 他们可能更专业

过去的祖父母“很老”,穿着深色的衣服,头发花白,腰都弯了;但是现在正要上任的祖父母还很“年轻”,他们可能刚刚才从很重要的岗位上退休,甚至有的还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是整个社会里非常活跃的“血液”。

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很现代,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

在他们决定帮助自己的孩子带孙辈之前,会补充大量的知识,而不是只依赖自己以前带孩子的模式。

其实,很多新任祖父母以前并没有亲自带过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会更尊重科学的育儿方式,又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他们很有可能比新手父母甚至育儿嫂更加专业。

●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很多祖父母都清楚:“这个位置非常微妙。当我的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随叫随到。但是我们又不能介入太多。”

所以,很多祖父母都能保持好和年轻父母、孙辈的良好距离。他们会更多地倾听年轻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即使有时候他们不同意年轻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不会去直接评论,或者干涉。

比如很多老人对“ 蒙氏” 教育的“ 自由”很不接受,但是他也不会制止孩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而且很多老人在孙辈向他们“无理”求助的时候会说:“不行,我和你一样,也要听你妈妈的话!”这些真的很值得我们敬重,更需要我们真诚感谢。

七、有一种幸福的爸妈,是老人帮忙带娃

有人说:

我妈妈说我女儿特别像我小时候,她帮我带孩子,像看着我又长大了一遍。

令人泪目。

不止姥姥,还有姥爷、爷爷、奶奶。

前半生养子女,后半生抱子孙,是多少父辈人的真实写照。

老人带孩子,子女都欠一句“谢谢你们”,请停下所有的不满和抱怨

有一种幸福的孩子,是由祖辈带大;有一种幸福的爸妈,是老人帮忙带娃。

如果有老人帮你带孩子,请珍惜这份幸运。

他们年龄大了,哪怕他们拼尽全力,谨小慎微,也难免有做得不周全、不妥当的地方。我们唯有心怀感恩,多多体谅。

一位朋友的姥姥已经去世多年,有一年姥姥的忌日,妈妈拉着她的手说:真羡慕你,还有妈妈。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往后经年,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来日方长,但是,我们孝爱父母的时间却时日无多。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父母。

不妨,现在就转身,对帮我们带娃的老人说一声:“妈(爸),您辛苦啦!谢谢您帮我带孩子。”

今日话题:

您的老父母在帮忙带孩子吗?不管有没有,您最想对他们说句什么?

请到评论区留言,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