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读懂曾国藩后,我给20至40岁中青年的3条建议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谈及自己读书经历时曾说:

“回头看我过去的众多书籍中,有四个坐标和四个代表。”但其中《曾国藩》一书,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

“90年代中期,我走进了《东方时空》,20多岁成为《东方之子》主持人。

我原本知道在自己的生命里,我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因此要不断去学。阅读在帮助我,其中有一套厚厚的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浩明《曾国藩》。

唐浩明和曾国藩家书打了多年交道,最后变成了三卷小说。感谢央视让我我幸运地走进了《东方之子》世界,但我也同样感谢曾国藩。

我始终在阅读这一套书,最初的阅读非常快,因为书太好了,当快要读完的时候我恋恋不舍。因为我不停地在汲取知识,一旦读完,这种就像花朵失去养分的感觉让我十分失落。

就这样这套书我读了十几遍。读破了之后,我就再买一本新的接着读。有时候出差,我还会下载电子版在手机里面读。

白岩松:读懂曾国藩后,我给20至40岁中青年的3条建议

如今年近50岁,我对《曾国藩》这本书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我从20岁开始读曾国藩,到现在年近半百,我有太多的人生经历受到了曾国藩的影响,我也发现我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才算真正的看懂《曾国藩》这本书。

我有几点想法,结合曾国藩对我的启发,想说给现在20、30、40岁的人听,希望能够让你们有所收获。

20岁:学会“三畏”

20岁的年轻人,要学会三个敬畏:

第一,畏天命

这里的天命,所指的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机遇都是属于我们的命运。有话说,是你的东西终究会被你得到,不是你的就算是怎么强求也强求不来。

所以说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都要记住顺势而行,量力而为,不要妄想去改变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这样不仅白费力气,甚至是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意外的灾难。

第二,畏人言

人无完人,哪怕是你做得再好也瞒不了,会有一些小人在背后诬陷你,虽说他们所说的一些都是无中生有的事情,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着实际伤害的,现在的人都会选择去用耳朵了解人,而并不是用心,所以这些不好的话,传在了不认识你人的耳中,对你的印象就会变得非常差,在这时候你千万要学会反击,将这些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不要说觉得自己不在乎就不管它了。

第三,畏君父

我们要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还有上司。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长大,如果不孝敬父母的话不仅是自己良心不安,还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没有孝心的人在他人的眼中,也是一个不靠谱的人,所以没人愿意和这类人做朋友。

其次是尊敬自己的上司,他之所以能够做到比你高的位置,那定然是有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上司看中你是想给你机会,如果你不领情反而骄傲自满的话,到最后就会失去所有的机会。

白岩松:读懂曾国藩后,我给20至40岁中青年的3条建议

30岁:学会“三戒”

30岁的中年人,要学会三个戒律:

第一,戒多言

俗话说,言多必失。一次,曾国藩在朝廷为官之时,由于没有经验,他直接谏言说咸丰的缺点:“见小不见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曾国藩公然在朝廷上说皇帝的缺点,引起龙颜大怒,准备治曾国藩的罪。还有一次,曾国藩不小心喝多了酒,口无遮拦,说了一些让别人反感的话,使得很多人都讨厌他,他几乎成为了别人的公敌。这些经历,让曾国藩醒悟,原来话说多了不好。于是他给自己写下“戒多言”。曾国藩认为,有些话说多了也不好。,还会伤害到别人。

第二,戒愤怒

戒忿怒。人有七情六欲,生气愤怒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曾国藩想要戒愤怒,就是因为他想修身养性,营造自己一种平和的心境。曾国藩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为了让自己变得平静,还向他的好朋友冯树堂学习了静坐之法。他希望自己能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心境,他还经常写日记,记下自己生气的次数和原因,希望能借此让自己少生气。

第三,戒忮求

“戒忮求”的意思就是戒掉贪婪。很多人努力一生,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功名利禄。曾国藩虽然功成名就,但是他没有以此骄傲,也没有起贪心,没有想过凭借自己的官位而得到什么。


白岩松:读懂曾国藩后,我给20至40岁中青年的3条建议

40岁:学会“三练”

40岁的中年人,要学会三个练习:

第一,练字

曾国藩的书法成就得自于长期的勤学苦练,他曾经讲述自己早期学颜真卿、柳公权的字,用去的纸数以百计,可就是学不到其中真谛。

四十八岁之后,曾国藩开始学习李北海的《岳麓寺碑》,慢慢地觉得自己有点长进,坚持了八年之久,用纸数以千计,觉得自己勉强找到一点心得。

曾国藩练字的心得是调整好心态,持之以恒地坚持,挺过疲劳关,实现功到自然成。

曾国藩说:“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意思是不光练字如此,做人做事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最困难的时候,积极想办法应对,挺得过去,人生就是新天地,这样的人才是男子汉、大丈夫。

第二,练棋

曾国藩爱下围棋,不过不在乎输赢,只是把围棋看做药剂,用来定心神,排忧解烦。

曾国藩的棋艺并不高,但是他对棋的理解很高,也就是说,他下棋不行,看棋水平却不差,他赞同这样一种说法:棋盘很大。

这个地方不好下,那就不下,那就到别的地方下,在别的地方搞出动静,回头再来解决这个局部的问题。

说不定届时因为互相牵制,此消彼长,局面改观,难应的地方反而成了容易下手的地方,曾经寸土必争的地方反而成了无关紧要的地方。

棋盘很大,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也是这样,不必纠缠一时的成败得失。

第三,练志

曾国藩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做事强调有始有终,通过写“日课”的方式,猛下“研几”功夫。

“研几”就是严肃郑重地对待生活细节和小事。“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我们常说的话,其实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而曾国藩正是通过这种“练志”方式,逐一检出自己身上几乎所有的缺点毛病,在几乎所有细节和小事中贯彻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才有了受无数人崇拜的“曾文正”。

人要成长,必须有一个吃大苦的过程。一个人如果忽忽悠悠、舒舒服服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在关键处突破不了,对自己下不了狠心,不能毅然横起、扫绝一切罗网是不会成功的。

白岩松:读懂曾国藩后,我给20至40岁中青年的3条建议

以上就是白岩松读懂《曾国藩传》后,对20、30、40岁中青年的几个忠告。“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过再多的大道理,还需要我们去实践,去反思,去遵循。

你现在处于哪个年龄段?

你对于曾国藩的“三畏”、“三戒”、“三练”,又有哪些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