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仔細聽!這震耳欲聾的沉寂

Original 心理探尋 Psychology心理探尋 Today

聽!仔細聽!這震耳欲聾的沉寂


我常常會想起高中歷史課上歷史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如果一顆小樹長歪了,想要讓它正過來,你需要先把它使勁掰歪到另一邊,這樣它才能變得直立。想要矯枉,很多時候必須要過正。”

如今,不管從整體和個體角度來看,我們彷彿都到了這樣一個“過正矯枉”的時刻。

往日的喧囂浮躁馬不停蹄驟然被掰向了恐慌焦慮緩慢沉寂,

往日被忽視擱置的種種弊端開始暴露、

往日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珍貴得以被緬懷、

往日被拋諸腦後的夢想初衷得以浮現。

拋開社會層面,讓我們先審視自身,

在這場“集體多巴胺齋戒”中,

你表現出了怎樣的行為?

表現出了怎樣的情緒?

在這種情緒之下,又隱藏著怎樣的核心情緒?

而在這核心情緒之後,又宣告著怎樣的本質問題?

在問自己這些問題之前,先了解核心情緒、抑制性情緒(元情緒)和防禦機制的概念。

聽!仔細聽!這震耳欲聾的沉寂


變化三角——強大的傻瓜式情緒管理工具

核心情緒包括:悲傷、恐懼、憤怒、快樂、激動、性興奮、厭惡。(另有其他理論,如什麼是情緒?|Plutchik 情緒圓盤&理論|情緒動畫教育片)

抑制型情緒(元情緒)包括:羞恥、焦慮、內疚

抑制型情緒是指阻礙核心情緒的那些情緒。之所以抑制,是因為我們想要逃避這些核心情緒。

防禦機制,則是我們為了避免感受到核心情緒或抑制型情緒所做的事情,比如:過多屏幕時間、批評、走神、拖延、負面思維、胡亂攻擊、過勞、過度鍛鍊、暴飲暴食、自殘、性愛、成癮等。

如果有一個詞可以描述當前的整體情緒,“恐慌”或許赫然在列。

恐慌一詞中,“慌”背後的焦慮,屬於抑制型情緒範疇、

所表現出的種種慌亂行為,則屬於防禦機制範疇。

那麼,其背後的核心情緒是什麼呢?正如這個詞本身的構成:“恐”,即,恐懼

很好。如果你也被“恐慌情緒”影響到,那麼我們現在找到了我們的核心情緒。現在問自己,

你在恐懼什麼?

你究竟在恐懼什麼?

你究竟擔心的是什麼?

你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靜下來,靜下來,追根究底地問自己。

聽!仔細聽!這震耳欲聾的沉寂!

聽!仔細聽!這震耳欲聾的沉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