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大江東去,氣勢恢宏,中泓激流,就像一隊威武勇士,浩浩蕩蕩直奔東海;臨岸江水如同一群柔潤女子,束衫提裙,蓮步輕搖。她們行至蘇南常州,因留戀這裡的美景,走進了有如江南雨巷一般曲折的河流。她們有的進了孟河,蔥蘢了跌宕起伏的小黃山,涵養了山下的齊梁故里;有的在三山港裡追戲,笑聲響徹了季子故地,還有的走進了德勝河、桃花港、藻江河……澆灌出這片富庶的中吳大地!

  常州,是一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相傳舜帝曾南巡江南,見這裡物產豐富、民風質樸,便在長江邊的一座山腳下一住就是十年。他帶頭疏浚河道、發展農桑。舜帝住過的山,後人稱之為“過舜山”。春秋時吳王第四子季札,為避宮廷紛爭,三次讓國,在此結廬而居。季札仁德淳厚,助農興桑,自食其力,被尊為常州的人文始祖。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佇立於"擬仙都之彷彿"的紅梅閣,不遠處的天寧古剎鐘聲悠揚,香菸裊繞,只見閣下竹徑通幽,紅梅點點,宛如霓雲。詩人趙翼曾贊之曰:"出郭尋春羽客家,紅梅一樹燦如霞;樵陽未即遊仙去,先向瑤臺掃落花。”下閣,出公園,過延陵路行不到半里便到東波公園了。

  蘇軾自出仕至終老常州,其間三遭貶謫,他在自輓詩中雲:“問汝平生功業,黃洲惠洲儋洲。”“三起三落”的政治經歷,使他一生顛沛流離,其間來往常州十多次,最後於此駕鶴西去。公元1073年寒冬,蘇東坡從杭州途經常州去鎮江,首次在此係舟上岸,當日恰逢除夕,曾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二首,其中“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一句,道盡了縝密的鄉愁與仕途的無奈。公元1101年的一個夏日,年老體衰的他從南海北歸,在常州顧塘橋暫歇,其時江南酷暑,病中的詩人為圖"快風活水",竟半夜泛舟運河向東,最後於此地系舟上岸。當日市民仰望學士風采,全城轟動,觀者如潮。常州人感念詩人道德人品,遂建"艤舟亭"以為紀念。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走到公園門口,只見大門上採用傳統的磚雕工藝,鐫刻鎦金"艤舟亭"三個大字。進得園來,兩邊白牆分隔,走廊相連。移步其上,框景洞門,借景漏窗,配植松竹,典雅有致。繞過曲廊,豁然開朗,只見楊柳依依,水石清奇,腳下京杭運河繞園蜿蜒東去。運河邊有一竹亭,這就是蘇東坡停船的碼頭。幾位老者閒坐兩邊,一邊觀行船,一邊“嚼百趣”。民居傍河而建,沿河的一側有一排木質的花窗。伴隨窗軸“吱呀”聲起,從花窗裡露出一張清秀的粉面,朱唇輕啟,聲同鶯歌。

  樓下水碧似酒,石埠的臺階一級級探出來,一位豐腴水靈的女子在埠頭上浣洗。垂柳下的她,站起來伸著懶腰、掠拂劉海,似嗔還喜,顧盼神飛。離她不遠的機帆船上升起白白的水汽,那是船家開飯的前奏。一位彪形大漢端碗從艙裡走出來,蹲在船頭一邊扒拉飯菜,一邊與她搭訕。來自北方的他目光如炬,對她上下打量,眼神最後像釘子似的紮在她那渾圓的臀上。女人見狀本能地拉了拉上衣的下襬,赧然一笑,旋即端起衣盆走上岸去。男人意猶未盡,大聲道:“大妹子,你別走呀!”洪亮的聲音驚得在艙頂覓食的麻雀“唆”地一聲飛走了。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如浣洗女人一般的女子在常州隨處可見,她們溫婉而秀美。她們披一頭烏亮的秀髮,迎著春風,在石板道上如凌波仙子緩步而行;她們弧度向內伸展的柔腰,一副柔美玲瓏的風姿。最美莫過陳圓圓,這位普通貨郎生下的嬌娃引得多位亂世梟雄競折腰。陳圓圓本姓邢,名沅,字畹芬,小字圓圓,後被姨夫賣到蘇州梨園。學成登臺扮演《西廂記》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她明豔出眾,“觀者為之魂斷”,“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輾轉京城的她,遭逢天下大亂,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歷史的發展有其必然規律,將皇朝崩潰的罪名安於一弱女子,而無視吏治腐敗與自然災害共振的因素,不過是那些手握大權的男人無心領過罷了。

  泛舟至市中心的南市河,上岸便是青果巷。這一條不起眼的小巷,長不過數百米,步行要不了十分鐘,卻承載了常州厚重的文化史,斑斑駁駁的院牆上凝固了太多的歷史記憶。行走在巷子裡的石板路上,隨便跺一跺腳便可跺出一則逸事。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五百年前,明嘉靖年間才子唐荊川從這裡出發赴京趕考,會試高中狀元。功成名就的他在青果巷建造了“唐氏八宅”,即八桂、頁書、筠星、松健、禮和、四並、復始、貞和八堂,其中以八桂堂為標誌,全面展現了江南士族的民居特色。八桂堂因荊川“蟾宮折桂”後在院子裡栽種了八棵桂花樹而得名。荊川當年栽種的桂樹,為這條巷子帶來很多的靈運。

  青果巷所以名聞遐邇,全得益於從這條巷裡走出的一批又一批江南名士。他們中間有清中期狀元、畫家錢維誠、晚清洋務運動先驅盛宣懷、著名諷刺小說家李伯元、現代劇語言學家趙元任、劇作家吳祖光、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更有革命先烈瞿秋白,他們就像群星一樣璀璨在常州歷史的天空。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漫步在常州古巷小街裡,越往裡走越是安靜。所謂“街”,是因為在窄長的巷子兩邊均有店鋪。春日慵懶,店家伏在櫃檯上午寐,偶爾走進一個打酒的小子,店家便樂顛顛的,又是招呼又是詢問,那態度如同接待上賓。提舀裝滿米酒遞到孩子手上,不忘讓他帶話:“問你父親好啊!”忽然從某個店鋪裡傳來一聲吆喝,遊人走進去哪怕什麼都不買,也能感受到店家滿面春風的熱情。街尾有一爿燒餅鋪子,麵點師傅光著手把一隻只麻糕貼在明火的爐膛裡,爐光直射上來,在幽暗的屋樑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圈,映上他那古銅色的臉,如同一幅魯本斯的油畫。

  常州在改革開放之初曾經輝煌過,後因水環境汙染迷失過,如今“春風又綠江南岸”,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秉承著“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理念,逐步走上了綠色發展的康莊大道。​春風為常州這座城市披上了綠裝,為這裡的鄉村插上振興的翅膀,為這裡的人民種下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人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正是因為江南溫和的氣候才使這裡人滋生重學尚文、勤耕愛讀的文化性格和講究信用、勇於創新的商業精神。看江南處處流動的春意,聽一朵朵花開的聲音;觀江南經濟如同一棵參天大樹紮根在吳越大地,枝繁葉茂,成為賦稅之源、國家糧倉;賞江南勞動者辛勤付出、奮發有為的豐彩,心中頓生濃濃的暖意......


「散文」 春風又綠江南岸

百度搜索逸飛中文網,欣賞更多精彩文章,詩意每一個平凡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