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中藥品種繁多,產區廣泛,歷代本草記使用習慣不盡相同,類同品、代用品不斷湧現,因此同名異物、異物同名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我們將這些常見的中藥材別名加以歸納總結,以備不時之需用。

一、根莖類

1、人參

(1)處方別名:人參、紅參、直別參、白參、生曬參、高麗參、大力參、棒棰、朝鮮參、朝鮮人參、黃參、吉林參、神草;

(2)古代別名:棒槌,人銜,神草,鬼蓋,土精,地精,黃參,血參,孩兒參,海腴,百尺杵,金井玉闌,皺面還丹。

(3)現代別名:人參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山參有真正野山參和移植野山參(也稱參)之分;

A、據生產環境不同分:園參、山參、野山參、移種山參、林下參(播種于山林野生狀態自然生長的人參,習稱”籽海”)等;

B、據產地不同分:撫松人參、集安人參、邊條參、新開河參、寬甸石柱參、柱參、高麗參、東洋參等;

C、據加工炮製方法不同分:生曬參、掐皮參、白曬參、紅參(普通紅參、邊條紅參) 、朝鮮紅參(高麗參、別直參)、新開河參、活性參、凍幹參、白糖參、白乾參、掐皮參、大力參、皮尾參、參須(紅直須、白直須、紅彎須等)

;人參多在秋季採挖,洗淨;園參經曬乾或烘乾,稱“生曬參”;山參經曬乾,稱“生曬山參”;經水燙,浸糖後乾燥,稱“白糖參”;加紅糖或不加紅糖蒸熟後曬乾或烘乾,稱“紅參”。

(4)商品別名:野山參、野山人參、野參、山參、吉林野參、園參、移種參、生曬參、全鬚生曬參、高麗參、邊條紅參、大力參、掐皮參、皮尾參、白糖參、林下參、撫松參、寬甸參、別直參等;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2、西洋參:花旗參、洋參、泡參、西洋人參、佛蘭參、頂光參、八百光(西洋參的鬚根加工而成,也稱頂頂光)等;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3、三七

(1)處方別名:田七、參三七、漢三七、旱三七、田三七、田漆、滇七、山漆、金不換、文山七(產雲南文山);

(2)商品別名:主根分20頭三七、40頭三七、60頭三七、80頭三七、100頭三七、120頭三七、無數頭三七。莖基稱:剪口;支根稱:筋條;更細的根稱:絨根。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4、太子參:童參、太子參、孩兒參、雙批七、四葉參、米參;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5、黨參

(1)處方別名:上黨,潞黨,潞黨參,上黨參,東黨參、防黨參、文黨參、晶黨、米炒黨參,炙黨參,蜜炙黨參,酒黨參、臺參,野臺參,野臺黨,野臺黨參,黃參,獅頭參,中靈草根,口黨,廿黨參,遼參,三葉菜根,葉子草根,五臺黨。

(2)商品別名:(多為產地不同而名之)

A、野黨參:黨參野生種的統稱。

B、臺黨參:產于山西五臺山一帶的黨參。

C、野臺黨:又名野臺黨參。為產於五台山的野黨參。個條粗壯,肉質肥厚,味甘清香,品質特優,為黨參中之珍品。

D、防黨參;為產於甘肅武都一帶的野黨參。經酒灑蒸制後內色變黑、皮色黃,橫紋類似防風,故名防黨參。品質優良。

E、潞黨參:又名上黨、上黨參,上黨人參、白皮黨、異條黨等。為產于山西長治(秦代稱上黨郡,隋代稱潞州。故有上黨參、潞黨參之稱)一帶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藥材。多為栽培品。按質量好壞又可分為貢潞、奎潞,禿潞等規格。貢潞品質擐優,奎潞次之,禿潞又次之。

F、文元黨:又名汶元黨、波元黨參、文元黨參。為產於甘肅白龍江流域者。品質亦優。多為栽培品。

G、 東黨參:又名東黨,吉林黨、吉林黨參。為主產於我國東北地區者。

H、西黨參:又名西遊黨、酉黨、岷黨、紋黨,文覺、品黨,素花黨參等。多為人工栽培。品質亦優。

I、條黨參;又名條黨、川黨參、川黨、單枝黨、單枝黨參、板橋黨、八仙黨、八仙黨參。為人工用種子經播植法栽培者。條壯體肥,味甘,糖分充足,品質較優。

J、白黨參:又名白黨、甜黨、敘黨、管花黨參等。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質地較硬,糖分較少,色白,品質較次。

K、綠花黨參:又名高山黨參。主產於四川。

L、秦嶺黨參:為同屬植物秦嶺黨參的根。主產於陝西、甘肅。

M、 新疆黨參:又名直立黨參。為同屬植物新疆黨參的根。主產於新疆。

N、柴黨:為同屬植物柴黨的根。主產於四川、甘肅。

O、蛇頭黨參,又名蛇頭黨、南路蛇頭黨。為同屬植物蛇頭黨參的根。主產於四川。

P、灰白葉黨參:又名北路蛇頭黨。為同屬植物灰白葉黨參的根。

Q、小花黨參;為同屬植物小花黨參的根。主產於四川。

R、 大頭黨參;又名大頭黨,心葉黨。為同屬植物大頭黨參的根。主產於四川。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6、北沙參:萊陽參、廣條參、蘇條參、海沙參,遼沙參,條沙參,真北沙參,遼沙參,銀條參,遼條參,北條參,細條參,珊瑚菜根,濱防風,輪葉沙參,杏葉沙參,闊葉沙參,鈴兒草,四葉沙參,挺杖沙參,長白沙參。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7、南沙參:泡參、沙參、空沙參、三葉沙參、山沙參、龍鬚沙參、沙參;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8、明黨參:明黨、廣明參、川明參、粉沙參;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9、玄參:

(1)處方名:元參、烏元參、黑玄參、黑參、烏參;

(2)古代名:角參,重臺,鬼藏,正馬,鹿腸,玄臺,逐馬,馥草,野脂麻,野芝麻;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10、丹參:

(1)常用處方名:赤參、朱丹參、紅丹參、紫丹參、酒丹參、醋丹參、丹參炭;

(2)不常用別名:血生根,血山根,木羊乳,連馬,山紅蘿蔔,活血根,靠山紅,燒酒壺根,野蘇子根,山蘇子根,大紅袍,蜜罐頭,蜂糖罐,朵朵花根,卻蟬草根,卻蟬草根,奔馬草根,長鼠尾草根,水羊草根。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11、苦參

(1)處方別名:苦參,炒苦參,苦參炭;

(2)不常用別名:藏苦骨,川參,鳳凰爪,牛參,水槐根,地槐根,菟槐根,驕槐根,白莖根,虎麻根,岑莖根,祿白根,陵郎根,野槐根,山槐根,山槐子根,山槐樹根,白萼根,好漢枝根,地骨,地參;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12、天麻

(1)常用處方名:明天麻、赤箭、定風草根、姜天麻、炒天麻

(2)不常用別名:赤箭天麻,石箭,白龍皮,鬼督郵,水洋芋,冬彭,離草,離母,神草根,獨搖芝,合離根,合離草根,分離草,獨搖根,自動草根,獨採芝,赤箭脂,赤箭芝,山地豆,山蘿蔔;

(3)商品名:冬麻(冬季莖枯時採挖者。皺紋細而少,品質較好);春麻(春季植株出芽時採挖者;皺紋粗而多,品質較次。) 明天麻(質地堅實,潤澤明亮,呈半透明狀者。品質最佳)。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13、紫參:紫參根、拳參、蝦參、山蝦子、草河車;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14、甘草

(1)處方常見別名:甜甘草,生草,生甘草,炙草,炙甘草,草梢,甘草梢,生草梢,國老、粉草、蜜甘草、蜜炙甘草、

(2)不常用別名:美草,棒草,甜草根,甜根子,紅甘草,蕗草,靈通,主人,大嗷,偷蜜珊瑚肉。

(3)商品別名:目前甘草商品一般分為東甘草和西甘草兩種;

A、東甘草:又名東草。為產於東北、河北、山西等地者。

B、西甘草,又名西草。為產於甘肅、內蒙古,青海,陝西、新疆等地者。

C、 此外還有以下傳統商品名稱:

粱外草: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一帶者。

王爺地草:產於寧夏巴盟的阿拉普左旗者。習慣認為梁外草及王爺地草品質最優,為地道藥材。

西鎮草: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及寧夏陶東,平羅一帶者。屬於西草。

上河川草:產於內蒙古伊克昭盟拉達特旗一帶者。屬於西草。

邊草;產於陝西北部靖邊、定邊一帶者。屬於西草。

西北草;產於甘肅尼勤、慶陽、張披、玉門等地者。屬於西草。

下河川草:產於內蒙古包頭附近的土默特旗,托克托和林格爾辭地者。屬於西草。

東北草:產於內蒙古東部,遼寧的昭烏達盟,吉林的哲盟、黑龍江的呼盟等地者。屬於東草。

新疆草:產於新疆者。扁於西草。

皮甘草:又名帶皮甘草、帶皮草、皮草。為採收加工後保留栓皮者。

粉甘草:又名刮皮甘草,刮皮草,白粉草,粉草。為採收加工後颳去栓皮,切成長段者。

把甘草:為在加工過程中切成長段,紮成把者。

甘草節;又名粉草節、草節。為甘草根及根莖中充填有棕黑色樹酯狀物質的部分。

甘草頭:又名疙瘩革、疙瘩頭。為甘草根莖上端的蘆頭部分。

甘草梢:又名草梢、生草梢。為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細根。

常見中藥飲片別名(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