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草药文化之——“虎杖

虎杖

中医药草药文化之——“虎杖


【别名】

花斑竹、酸筒杆、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中医药草药文化之——“虎杖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中医药草药文化之——“虎杖

【性味】

微苦,微寒。

【归经】

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

【化学成分】

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配甙,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甙A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蒽甙B即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迷人醇,6-羟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8-甲醚,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等。还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即是3,4’,5-三羟基芪,虎杖甙即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又含原儿茶酸,右旋儿茶精,2,5-二甲基-7-羟基色酮,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β-谷甾醇葡萄糖甙以及葡萄糖,鼠李糖,多糖,氨基酸12.99%和铜、铁、锰、锌、钾及钾盐等。

中医药草药文化之——“虎杖


【药理作用】

1. 抗菌、抗病毒作用

虎杖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抗菌谱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甲型链球菌等常见病菌甚至医院耐药菌,其主要抗菌成分是二苯乙烯类和蒽醌类,作用机制可能是破坏细菌细胞膜完整性,部分成分甚至可发挥细菌DNA 引物酶抑制剂作用。此外,虎杖有抗真菌作用,研究证实虎杖可抑制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裴氏色霉菌、苹果腐烂病菌等多种真菌。10%虎杖煎液对单纯疱疹病毒、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病毒及埃可Ⅱ型病毒(ECHO11)均有抑制作用。

2. 抗氧化作用

虎杖提取物被视为有潜力的抗氧化剂之一,能显著降低细胞活性氧自由基产生和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其中代表性成分白藜芦醇能通过诱导抗氧化基因表达降低MCF-7细胞过氧化氢水平。

3. 保肝作用

虎杖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其煎剂具有促进损伤肝组织的微循环,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与肝脏内皮细胞的黏附,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的能力。此外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4. 代谢调节作用

虎杖有效丰富白藜芦醇具有显著的代谢调节作用,能有效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另外虎杖中的二苯乙烯类(白芦藜醇和虎杖苷等)具有脂质调节作用,能诱导脂解作用、活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和诱导脂质动员降低甘油三酯。

5. 其他作用

虎杖还具有免疫调节、抗内毒素休克、抑制黑色素形成、雌激素作用、抗纤维化等作用。虎杖粗提取物能增强免疫反应,增强正常免疫动物机体中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性。此外,虎杖提取物及活性成分还具有促进伤口愈合、镇痛、抗过敏等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