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是国家历史名城,也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世界一线城市,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也是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在内地位居首位。北京的小吃历史悠久,种类很多,在世界各地都皆有口碑,每年去北京旅游的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老北京美食也是非常有名的,而且北京被称为第八大“美食之城”,可见它的饮食还是很多元化的。北京的美食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堪称有口皆碑,北京十大美食你吃过几个呢?赶紧来看一看!


一、北京烤鸭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烤鸭是享誉世界的北京著名菜式,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被誉为“天下美味”。如今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是北京的烤鸭两大流派。
“天下第一美味”,北京烤鸭被誉为北京饮食的代表菜,以全聚德为代表的挂炉烤鸭,以便宜坊为代表的焖炉烤鸭,选用北京填鸭为原料,经过数道工序后入炉烤制而成,成品金黄油亮、干松酥嫩,吃的时候,用烙好的薄荷叶饼抹上甜面酱。


二、老北京炸酱面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炸酱面是京人的主食,在北京炸酱面就像小面之于重庆,烩面之于河南,一碗好吃的炸酱面,绝对会让你有种想舔碗的冲动,炸酱面的灵魂在于那一碗酱,老北京人称为“小碗干炸”,据说小碗干炸的标准就是一个:炸好的酱放在碗里,用筷子中间划开,缝隙不粘合,这样才算真正上好的小碗干炸。
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首先选用的黄酱一定要好,要采用正规名牌厂家生产的黄酱,其次是炸酱时火候和配料要掌握好,火候要均匀,炸酱的配比一定要合适,肉丁肥瘦兼有,黄酱不能放得太多,炸出来的酱香喷喷。菜码有豆芽、芹菜、青豆儿、黄瓜丝、心里美萝卜丝、白菜丝、青蒜、大蒜8样,吃起来甭提多么爽了。


三、涮羊肉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涮羊肉是北京的代表美食,采用铜锅炭火,清汤锅底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羊肉的鲜美。老北京涮羊肉最常见的做法是将羊肉剔好后压紧冷冻,用时再用快刀或刨片机刨成薄片。但是更为传统也更为美味的做法是用新鲜的羊肉片片,涮好后蘸蘸料食用,肉质细且无膻味,鲜嫩无比。
老北京涮羊肉,是正宗的老北京火锅,传承老北京涮羊肉的特点。羊肉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高,其中胆固醇含量也少,是冬季御寒防寒的必备温补美味之一,不仅能进补还可以得到御寒的双重功效。


四、炒肝儿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的北京小吃,将切好的熟肠段放入沸汤,放入蒜酱、葱花、姜末和口蘑汤,之后加入生猪肝片勾芡,最后撒上蒜泥,炒肝便做好了。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以蒜等为辅料,非常具有地域特色!
据传,最初的炒肝配料里是有猪心和猪肺的,只因食客的一句“熬心熬肺”令会仙居掌柜极为不悦,干脆就去掉了猪心和猪肺,歪打正着地成全了炒肝里大肠与猪肝的绝配。于是“会仙居的炒肝——没心没肺”这句歇后语也随之而来,并且沿用至今。


五、爆肚儿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爆肚是北京风味名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过去和现时,每当秋末冬初,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爆肚是把鲜牛肚(指牛百叶和肚领)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
爆肚,爆指的是做法。肚指的是牛胃或者羊胃。通常,牛的四样东西做成爆肚,分别是厚头、肚头、肚仁和百叶;羊肚有分羊散丹、羊肚领、阳面肚板、阴面肚板、蘑菇儿、蘑菇儿尖、食信儿、葫芦儿、大草牙,这都是指的不同的部位。牛羊加起来,人们喜欢吃常吃的大概有七、八种。


六、豌豆黄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豌豆黄是北京人都爱的甜点小吃,作为地道的京城甜品和零食。豌豆黄相当受欢迎,搭配着白糖和桂花,还要有蜂蜜和蜜糕。口味多样,吃起来很爽口!
大热天里,吃过饭吃上几块豌豆黄,感觉倍儿棒。更别提晚上热的时候,总想从冰箱寻几块豌豆黄来当宵夜了。豌豆黄主要材料就是豌豆。原为回族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


七、褡裢火烧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褡裢火烧是老北京常见的传统名点,相传,褡裢火烧由顺义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创制。制作时,用面片装入馅,两面折上,另两面不封口,放入平锅中油煎至金黄色后,起锅上桌,趁热食用。其色泽金黄,焦香四溢,鲜美可口。因其长条型,有时对折,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褡裢火烧。其口味类似锅贴,但形状不同。


八、卤煮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卤煮火烧是北京汉族特色小吃,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卤煮火烧的。卤煮火烧是老北京纯粹的东西,土生土长,比京剧还要纯粹。最初的卤煮出自于宫廷的“苏造肉。”
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卤煮火烧的。


九、豆汁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豆汁儿,是老北京独特的小吃,有300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北京人基本上都很爱喝豆汁。
提起北京小吃,首先让人想起豆汁,并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可第一次喝豆汁,那犹如泔水般的气味使人难以下咽,捏着鼻子喝两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有些人竟能上瘾,满处寻觅,排队也非喝不可。《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浆风味论稀稠。无分男女,齐来坐,适口酸盐各一瓯。”并说:“得味在酸咸之外,食者自知,可谓精妙绝伦。”


十、冰糖葫芦

舌尖上的中国,北京市的美食,十大代表性名小吃有哪些?


冰糖葫芦是中国汉族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冰糖葫芦,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历史中早有记载,清朝年间各地盛行。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这十大本地美食,你还喜欢吗?喜欢就点点关注、点赞、转发收藏吧。

如有更好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北京的美食。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