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话“粗涩”和“硬静”是什么意思

潮语中普普通通的两个字,有时一经组合,竟产生了特别生动的表达效果,例如:“粗涩”。这词潮人日常口语常用,不同的语境有着不同的含义。

“工作粗涩!”即“工作繁重,进展困难”。“生活粗涩!”即“生活贫困,日子难过”。“为人粗涩!”即“待人严厉,办事不易通融;也有吝啬刻薄之意”。

这个词的组合是典型的“形质喻义”,即由事物的外形质地联想到事物的含义。“粗”乃粗糙粗大之形:“涩”乃苦涩之感。所以“粗涩”一经与主语搭配,就自然突出其形质特征,使人自然联想到与“粗”、“涩”有关的种种情状,自然极具表现力。普通话语系中难找有如此形质合一的词汇,近似的“晦涩”、“苦涩”实不如“粗涩”生动。

潮语另有一独特形容词——“硬静”。记得陈世文先生讲古的一个句例:“刣猪师傅,空课(工夫)‘硬静’。”意即“技艺精湛、而又深藏不露”。“硬”在汉语中有坚固、能力强之意:“静”是安定、安详之义。这样一搭配,自然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这是潮语千锤百炼的效应,真是恰到好处。

潮语中蕴含独特的风土人情、有着强大表现力的词语实在太多,其他如“浪险”、“臭像”、“雪荚”等等。潮汕方言,乃是潮汕文化的载体,它是汉语普通话的有益的补充,我们一定要把潮语发扬光大。 (陈群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