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金庸去世了,享年94岁,从此,人间少了个才子,天堂多了位侠客。

很多人对金庸有种误解,认为他写武侠小说写了一辈子,但实际上,在金庸94岁的生涯中,从动笔到封笔,就只有16年时间(1955年-1970年),而就在这人生的五分之一里,他写出了14部名震江湖的武侠经典。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16年写14部,部部成经典

《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神雕侠侣》《飞狐外传》《白马啸西风》《倚天屠龙记》《鸳鸯刀》《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记》《越女剑》。

除去最后一部短篇小说《越女剑》,将金庸的14本著作的首字连在一起,正好是一句诗,“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被开除过两次,最初梦想是外交官

但倘若你以为能写出如此侠者之气的金庸,从一开始就发现了自己在武侠小说上的天赋,却也不尽然。早年,意气风发的金庸,梦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可惜,因为他大胆直言学校里不良的校风,于是被开除(金庸年少时被开除过两次),外交官理想也因此幻灭。

之后,1950年,查良镛在《新晚报》做副刊编辑,受总编辑罗孚之约,在报纸上连载了首部武侠处女座《书剑恩仇录》,署名灵感来自本名查良镛中的最后一个字“镛”,一个字,一分为二,成了“金庸”。

从此,人间少了一个外交官,多了一个新的武侠时代。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没演过金庸笔下的人物?那你是“不红”吧

自金庸提笔,江湖上的侠者之气就开始源源不尽滔滔不绝了。可以说,在那个时代,谁没演过金庸写的小说,谁都不算红透半边天。

《书剑恩仇录》先后被翻拍成8个版本的电视剧,3个版本的电影;《碧血剑》被翻拍成5个版本的电视剧,2个版本的电影;《射雕英雄传》被翻拍成7个版本的电视剧,3个版本的电影;《雪山飞狐》被翻拍成6个版本的电视剧,1个版本的电影。

《神雕侠侣》被翻拍成10个版本的电视剧,3个版本的电影;《倚天屠龙记》被翻拍成8个版本的电视剧,3个版本的电影;《天龙八部》被翻拍成6个版本的电视剧,1个版本的电影;

《笑傲江湖》被翻拍成8个版本的电视剧,3个版本的电影……这些数据中,还包括截止目前未正式上映的版本。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而从翻拍数量就见金庸作品的影响力,要知道,作为90后回忆杀的《还珠格格》在大陆也不过被翻拍过1次,加上越南版的才2次;《流星花园》在大陆也只是被翻拍过1次,加上美国版网剧和电影版,也才不过3次而已。

若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有“影视剧翻拍数量”这一项,想必金庸也能争上一争了。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表兄是徐志摩,表外甥女是琼瑶

对了,说起这个,有多少人知道琼瑶(原名陈喆)是金庸的表外甥女,诗人徐志摩(原名章垿)是金庸的表兄,诗人加翻译家

穆旦(原名查良铮)是金庸的同宗,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是金庸的表姐呢?只能说,这一家人,都太优秀了。

而说到表兄,在网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金庸小说里总有一个气质俊朗、武功超群的表哥,但金庸最后总要把这位表哥描写得负心薄幸、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如《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连城诀》里的汪啸风、《倚天屠龙记》里的卫璧。一直不知道金庸为啥对表哥有这么大的阴影,今天才听人说,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

如今,这两位都已前往天堂,过往恩怨,也就随着金庸的封笔而不再提及了。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金庸老爷子,迟一点,天上见

短短两个月,金庸、李咏、常宝华、盛中国、单田芳等名家大师相继去世。这个秋天,是众星陨落的秋天,而90后们,也已经逐渐体会到失去的喜怒无常。

追过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喜欢的歌手隐退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坐标没有了……一个曾耳熟能详的时代,一个曾在记忆中鲜活的是的,正在逐渐褪色成黑白,成为永久的过去时。

但总之,大悲大喜,不悲不喜,金庸老爷子,迟一点,天上见。

为什么金庸笔下总有个非常讨人厌的“师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