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孩子看起來“鬼精靈”,實際卻很難有出息,希望你娃不在其中

家長們常會發出感慨“現在的孩子真是個小人精!比我小時候聰明多了!”當下孩子們接受的環境刺激越發多樣,這顯然會對於孩子的智力開發有一定的好處。

孩子就像一塊海綿不加辨別地吸收著各種外界的信息,而在孩子不具備分辨能力時,這些籠統的信息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程度的誤導。這使得孩子看起來“鬼精靈”,但是長大後卻很難有大出息。

這些孩子看起來“鬼精靈”,實際卻很難有出息,希望你娃不在其中

奶奶稱孩子這是“鬼精靈”,老師聽後直皺眉,寶媽:我們一定改

前段時間,在育兒論壇上看到這樣一條分享。李麗(化名)是一個職場媽媽,平時工作忙也沒有什麼時間照顧孩子,孩子的日常全靠奶奶在照看。老人疼孫子,只要對小孫子有好處,老人都不怕麻煩。

李麗看到老人盡心盡力地照顧孩子心裡很是感激,雖然有些時候覺得老人的育兒方法有些落伍,但是害怕傷了老人的一片心意,李麗通常不會提意見。老人常常獻寶似地說“我孫子就是機靈,和別人家孩子待一塊從來不吃虧。”

一次李麗和婆婆一起去接孩子,孩子的老師有些為難地讓李麗多留下一會兒。“咱家寶寶挺可愛也挺聰明的,但是就是太護食了,常常把玩具護在懷裡不讓其他的小夥伴玩,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搶玩具而抓撓其他的同伴。”一旁的婆婆聽後笑呵呵地說“老師,這不算啥毛病,孩子護食說明孩子機靈。”老師聽到孩子奶奶如此說不禁皺了皺眉頭。李麗發現後讓孩子和奶奶先走,自己和老師再好好聊聊。

“其實,這件事我已經和孩子奶奶溝通過了,老人想法很固執,所以我希望孩子父母們能夠多幹預一下,不要浪費了孩子的聰明才智。”老師言辭懇切地說了自己的看法。李麗聽後心裡百感交集“老師,我們一定改,回去我就和孩子好好談談。希望老師有問題和我多溝通,我們父母對老師是很信任的。”

這些孩子看起來“鬼精靈”,實際卻很難有出息,希望你娃不在其中

“鬼精靈”的孩子有哪些特點?看起來很“聰明”長大後卻很難有大出息,家長早干預為好


“鬼精靈”但是卻沒出息的孩子有哪些特點呢?


1:過分護食,不愛分享

孩子喜歡在和同伴玩耍時把物品據為己有,這種看起來有些自私的舉動,老人們將其稱之為“護食”,並且會認為這樣的孩子更聰明,更有“心眼兒”。通常孩子在家會享有一定的特權,不懂分享也不會被父母們認為是缺點。但是當孩子進入集體後,這種不愛分享的行為卻會讓孩子的社交發展受到影響,相信沒有小朋友會願意和一個“護食”的同伴玩耍。

所以,寶媽有必要培養孩子愛分享的習慣,讓孩子感受到分享的樂趣。不過,家長也不要過於勉強孩子,否則會讓孩子把分享當成是一種勉強的行為,在內心更加牴觸。

這些孩子看起來“鬼精靈”,實際卻很難有出息,希望你娃不在其中

2:愛撒謊,推卸責任

孩子撒謊是生活中很常見的行為,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撒謊的技能也越發地高超,家長對此應該有所正視,有區分性地理解和接納,不必上綱上線。不過如果孩子撒謊是為了推卸責任,那麼家長就有必要重視起來。為自己犯錯的行為找藉口、推卸責任會讓孩子身上滋生逃避、隱瞞錯誤的壞習慣。

:讓孩子正視自身的問題,不逃避勇敢地面對,這需要家長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極端地打罵並不靠譜,耐心地引導才是王道。引導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可以減少孩子犯錯的機會,同時也會讓孩子更加懂得行為背後的意義。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習慣應該從小開始,畢竟在孩子小時候進行教育引導遠比教育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或者是成年人更加輕鬆一些。

這些孩子看起來“鬼精靈”,實際卻很難有出息,希望你娃不在其中

3:投機取巧,愛佔小便宜

孩子在與同伴相處時,總是喜歡佔小便宜,雖然這看起來孩子沒有吃虧,但是這種習慣卻會讓孩子的眼界受到侷限。孩子喜歡佔小便宜,不僅損害了同伴的利益,對於孩子的品格形成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而通常孩子愛佔小便宜的想法是模仿大人行為的結果。孩子看到媽媽在買菜的時候偷拿了一顆蔥,那麼孩子就有可能在同伴家玩耍的時候順手拿一塊糖。這些愛佔小便宜的舉動對於孩子的行為習慣培養會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

這些孩子看起來“鬼精靈”,實際卻很難有出息,希望你娃不在其中

父母教育孩子時,只有自己有一個正確的三觀,才不會對孩子有所遇到。別把“鬼精靈”當成真聰明,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更加應該趁早。

今日話題:大家對於孩子品行規範有哪些看法呢?對於習慣培養有哪些見解分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