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的布衣皇帝。但後世也有人說他是一位流氓皇帝。當然,這裡所說的流氓並不是指傳統意義上的流氓,只是說他為人處事有時草莽無賴罷了。

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劉邦出身農家,從小為人不拘小節,遊俠仗義,不事生產。他有兄弟四人,大哥劉伯去世很早,二哥劉仲非常善於經營,老三劉季就是劉邦,卻整日東遊西蕩,交朋結友,不愛幹農活,父親劉太公經常責罵他,罵他是個無賴,意思是指他沒有出息,無所依賴。

劉邦這人確實行事作風有點另類,有點小心眼,愛記個小仇。

《史記·高祖列傳》記載:高祖奉玉卮(zhī),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說的是,劉邦斬蛇起義當上皇帝后,封父親劉太公為太上皇。有一次為太上皇祝壽,劉邦端起酒杯說:"過去您老人家總說我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我二哥得力,現在您看看,我治的這份家業和二哥比起來,誰的大啊?"估計當時,大庭廣眾之下,太上皇一定會非常尷尬,劉邦心中一定暗自得意,終於一吐胸中塊壘。

《史記·楚元王世家》也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始高祖微時,嘗闢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櫪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為帝,封昆弟,而伯子獨不封。太上皇以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地 ,為其母不長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為羹頡(jiá)侯。"

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就是說,高祖還在微賤時,因為避禍,經常帶一幫朋友到大嫂家蹭吃蹭喝。大嫂不堪其擾,非常討厭劉邦,當劉邦又一次帶朋友來時,大嫂就佯裝羹飯沒了,使勁用鏟子刮鍋底,朋友們都知趣地走了。劉邦後來看到鍋裡還有羹飯,由此記恨大嫂。等劉邦稱帝,大封兄弟們,唯獨不封大哥劉伯的兒子。他父親去問,劉邦說:"不是我忘記給他封地了,是因為大嫂當年的做法實在不是長者所為啊。"後來,劉邦還是封大哥的兒子劉信為羹頡侯。羹頡,羹盡之意,羹頡侯就是個刮鍋侯,說明劉邦還對大嫂當年的作為耿耿於懷呢。

其實,一個女人家寡居,還帶著孩子,生活已是十分不易,劉邦再呼朋喚友常去騷擾蹭吃喝,時間一長,誰不厭煩呢。劉邦因此記恨大嫂,確實顯得小心眼了。

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史書還記載,劉邦封大嫂為陰安侯,也給了她無限的榮耀。據說,這是史上第一個女子被封侯。

這個皇帝是無賴,當眾調侃老爹,還封侄子為刮鍋侯

從這點上看,劉邦行事雖然有些無賴,但終究還是個重情重義的英雄豪傑,稱得上大丈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