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铝锭放在古代当银子用可以吗?有何依据?

破釜沉舟good


在古代,银子是最重要的货币之一,连国库收入都是用多少多少万两银子来记录。


而且那时候银子的购买力相当惊人,明朝时期一两银子可以买到200公斤的大米,青天大老爷海瑞一年的俸禄是20两白银,而普通家庭的年收入更是只有4两。


即使是现在,白银依然是贵金属之一,但是铝就便宜多了。虽然古代没有铝锭,但是铝和银子颜色都差不多,假如某个穿越类的小说主人公,将现在的铝锭带到古代,可以当成银子用吗,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发财了?答案是不能当成银子,但是说不定比银子还值钱!

一、 古代银子的防伪办法

虽然古代没有银锭,但是也有人会通过铜、铁造假,只在外面包裹一层白银来以次充好。古人为了鉴别银子的真假,也想出了很多办法。

首先是称重法,因为银的质量很大,相对原子质量达到了108,而铜只有64,铁为56,这二者用来作假很容易被有经验的人掂量出来。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27,相当于银的四分之一,意味着同样大小的银,重量是铝的四倍左右。这个差距就非常明显了,如果别人用称重法很容易辨别出真假。

(铝块)

其次是扔地上听声音,银子扔到地上的声音比较闷,而掺了铜的银子扔到地上声音会比较清脆。如果是铝锭,扔到地上,声音比铜还要更清脆,因此这种方法也很容易被别人发现作假。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牙咬,因为银子用牙咬上去会有一个非常深的牙印,但是铜和铁则不会。这主要与它们的抗拉强度有关,银的抗拉强度只有125Mpa,铜为230~240Mpa,铁的抗拉强度为170~270Mpa,所以银子可以质地比较“软”。


但是这个方法用来鉴别铝和银就没办法了,因为铝的抗拉强度为80-100Mpa,比银还要低,换言之铝也能轻易地留下牙印。

(银锭)

通过以上比较,铝锭和银锭还是非常容易分辨出来,因为两者重量差别明显,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也就没必要通过咬的方式来辨别。

二、 铝在古代的价值

因为铝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因此自然界中的绝大部分铝都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直到1825年,丹麦化学家奥斯特才第一次分离出了不纯的金属铝。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通过用钠还原氯化铝的方法,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铝锭。

19世纪末期,随着电解铝方法的应用,铝真正开始大量制备。但是在此之前,因为高昂的生产成本,铝的价格甚至高于黄金,被称为“银色的金子”。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专门命人为他定做了一顶铝做的王冠,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物以稀为贵,这是铝之前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如果铝锭放在古代的中国,一样是举世无双的珍宝!关键就是要让大家意识到这是全新的一种材料,才能凸显它的价值。


通过前面的介绍,很容易就能让人找出铝和银子的区别。而铝更轻、更软的特点,也不会有人将其与铁混淆。

所以,铝锭放到古代,不应该当成银子使用,但是价值却实实在在高于白银。


三、 千古疑案

现在世界公认铝是由近代西方科学家发现并提取,理论上中国古代并不会出现铝锭。然而,在中国一处古墓之中,却发现了铝的存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953年,考古学家在江苏宜兴发现了西晋名将周处之墓,就是那个“周处除三害”中的主人公。这个故事是说周处少年时期为祸乡里,别人把他和老虎、鳄鱼统称为三害。

后来他幡然悔悟,帮助乡亲杀死了三害中的老虎和鳄鱼,自己也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虽然该墓有被盗过的痕迹,但是专家仍发现了17件带有镂空花纹的金属带饰。在对这些金属进行检测后,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因为其中一件破碎的金属带饰含有85%的铝!

(出土物)

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结果,引来了众多中外专家们的兴趣。有人提出这些金属碎片是由盗墓者带进去的,但是盗墓者并没有破坏到淤土层,而这些金属的发现正是在淤土层中。何况盗墓者的目的是为了求财,没理由还在墓里面留这些金属。

而且,考古专家推算出周处墓两次被盗的时间是元朝至正年间和清朝咸丰年间,均在金属铝的提炼法发明之前, 据此可以断定铝不可能是盗墓者带进去的。

中国学者杨根推测周处墓中的铝,纯属西晋时期的炼丹士无意中提炼得到。

苏联专家别略耶夫以及著名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李约瑟则认为,西晋时期的人已经能冶炼出金属铝。

虽然他们的观点迄今还没有得到进一步佐证,但是中国古代的炼丹术确实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最早就是来源于炼丹术。


唐朝以后,中国的炼丹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也催生了近代化学,所以中国古人最早发现铝还是有可能的,也让我们现代人感叹老祖宗的伟大!

歪眼小史


刚日读史


额!这种东西在古代是稀有物品,当然可以啊!

贵重金属的严重缺乏,一直是制约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汉代出现过铁钱。但这种东西,做为货币的结果你懂的,不容易保存不说,还tm很重。很快就被奥特了。

到了唐代,还是贵重金属不足,除了银和铜外,老百姓还很喜欢用丝绸,直接抵价交易。

宋代稍微好点,但还是捉襟见肘,所以直接被逼出了纸币,这种划时代意义的货币种类。

到了明代,由于西方资本的进入,再加上中国抢手的丝绸、瓷器、茶叶,白银逐渐成为主流。据说西班牙从墨西哥搜刮过来的白银,全部进入了大明。

由于白银流入太多,到了清代,白银依然是主流。

铝,这种金属。公认的时间是1824年,由丹麦科学家厄斯泰德发现的。

首次制成纯铝是在1827年,由德国化学家维勒完成。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在晋代以前就制成了铝合金。周处的衣服上就有铝合金的饰物。

但最早的铝制品,是战国时代。没有记载,但在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发现过铝块。





轻衣公子


不可以,因为人家不认识。


铝是人类常用的金属中出现得最晚的的一个。虽然铝在自然界的含量很高,但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几乎不存在游离态。直到1824年,欧洲的奥斯特用钾汞齐还原制得少量的铝。


这个时候的铝由于产量少,在欧洲还过了一段贵金属的日子,当时的铝价格甚至高过金银。法皇拿破仓三世还特地让工匠制造了一顶铝盔和一套铝餐具,以示其尊贵和豪华。可见当时铝的价格十分昂贵。后来人们发明了熔盐电解炼铝法,大大降低了炼铝的成本,这以后的铝才进入了普通百姓生活中。

铝和银在很多时候比较相似,但若是有人想用铝来假冒银子,这是很难的事情。

铝锭和白银的区别从外观上看,纯银特别亮白,而铝光泽度低,是一种暗白。而且银的密度比铝要大很多,相同体积的银子重量几乎是铝锭的两倍。古人就算不认识铝,但是用手掂量一下就能分辨出来这不是银子。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当然可以!

铝在历史上本身就是一种贵重的金属,曾比金、银还要值钱,当然可以作为货币使用,只不过后来随着工业制铝法的发明,铝才从一种贵重金属变成了普通金属。据探测,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但是由于铝的化合物的氧化性很弱,所以人们很晚才能制取高纯度的铝。

作为一种轻盈的金属,铝具有良好的导电传热性仅次于银、铜,曾被视为一种奢侈品,而且难以制取。直到近200年内,人们才发明了工业制铝的方法。

1855年,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的世界商品展览会上,一块约1kg重的单质铝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最珍贵的珠宝中间。周围的商人对此赞不绝口,纷纷驻足欣赏。其实,人们不是被其中的珠宝所吸引,而是被这块稀罕的金属铝所吸引。

在1889年,英国皇家协会为了表彰门捷列夫的杰出贡献,不惜破费特别制作了一个比金杯还要值钱的铝杯赠送给伟大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因为铝在当时一度非常稀有,是最珍贵的金属。

无独有偶的是,铝制品还是当时欧洲皇室或者上层社会最喜欢收藏的东西。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让宫廷用铝给自己做了一顶王冠,这居然成为了欧洲轰动一时的新闻,引来海对岸英国女王的嫉妒。当时在欧洲列国中,每逢盛大国宴,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使用铝制的餐具。这一切都能说明,在100多年前,铝完全是一种非常昂贵的稀有金属。

据记载,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铝的喜爱更是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在他举办的盛大宴会上,只有特别的贵宾才能荣幸地用铝制餐具,而普通客人只能用金制、银制餐具。那些被伤了自尊心的客人,虽然心理很不满,但碍于皇帝的情面不敢发作出来,只能强颜欢笑。

沙俄的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在他的一部小说《怎么办》中幻想到:“终有一天,铝将代替木材,甚至可能代替石头。看,这一切是多么奢侈,到处都是铝。”

这种想法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就像是“点石成金”一样听起来天方夜谭。而车尔尼雪夫斯基自己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这个预想后来真的被人类实现了。

美国化学家霍尔发现,将传统的氧化铝溶解在冰晶石(Na3AlF6)中可以制取高纯度的单质铝,这就是工业上制铝的电解法原理。

此举使铝金属得以大规模生产并被用于生活,并导致昂贵的铝金属变得廉价无比,不再是一种贵重的金属了。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铝制品和铝合金窗已经随处可见,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变革。


世界人文通史


现代工业我们冶炼铝主要就是铝矾土先生产出氧化铝,然后氧传铝经过电解生产铝锭。就这种生产工艺就局限了铝这种金属在古代能大规模生产和流通。地壳中铝并非稀有,别看现在我们各种铝合金制品什么的在市面上大范围流通,可这都是我们现代工业保证的前提下。

可在古代铝是非常稀有的,因而也极其贵重,100多年前为了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贡献,英国皇家学会当时花重金给他打制了一个铝杯作为奖杯,当时可是比黄金还珍贵啊!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自己的珍贵,用铝做了一个头盔,成为一个轰动的大新闻。

所以说在古代铝的是要比银子还珍贵的。

其次铝和银子的密度也不同,银子的密度要比铝大,这就是同样体积大小的铝和银子比较,银子要比铝重一些。


阿杜谈古论今


现在的铝锭放到古代可以当银子用吗?

答案是不能。

原因很简单,古代没有铝锭,因而古人自然不认识铝锭。如果你用铝锭当银子使用,由于古人不认识,自然就不会买账。

在地球上,铝元素的分布极为广泛,铝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的元素,也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目前,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铝制品,只是,铝的使用历史很短暂,还不到两百年。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法国化学家圣克莱尔·德维尔利用钠还原了氧化铝,制得了一个重约15磅的铝锭,此前,丹麦化学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忒和德国化学家韦勒曾利用钾分离出一小部分还不够纯净的铝。

当时的铝,价格非常昂贵。

例如,1855年,1kg铝需要30000法郎。

而德维尔用钠代替钾还原氧化铝,可以得到更多的铝锭,铝的价格也直线下降。

比如到了1859年,1kg铝只需要300法郎。

当时的法郎还是比较值钱的,比如1803年法国实行金银复本位制,规定1法郎,含金量为0.29克,含银量为4.5克;1876年法国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法郎含金量为0.29克。

只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郎先后有五次贬值,贬值幅度高达90%以上。

不难看出,一百多年前的铝非常值钱,而且远比白银值钱。例如,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宴会上就特别喜欢使用铝制餐具,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和与众不同,其他参与宴会的大臣就只能使用银制餐具。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帝王和贵族才用得起铝制品。

不过,在十九世纪末期,出现了许多更先进的制铝方法,铝的产量大增,而铝一多,自然就变得不值钱了,开始急剧贬值。

总之,铝在一开始确实很值钱,但由于古人不认识铝,所以在古代,想用铝锭替代银子是完全不现实的。就好比我们现在拿着第五版人民币,跑到八十年代买东西,虽然钱是真的,不过当时的人可不会买账。

而用铝锭当银子使用,也是类似的道理。


金兔历史


铝制品和铝合金制品,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且铝的价格非常便宜,一吨的价格在13000左右。

纯铝从外形、光泽等方面看上去,的确和纯银非常像,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可能以假乱真和纯银比较,因为铝的密度非常低。

纯铝的密度仅为2.7×10³kg/m³,而纯银的密度可达1.05×10⁴kg/m³,两者差距过大,即使是非常小的银锭和铝锭拿在手里也会感觉到非常大的区别。

在古代没有直接使用某种纯金属冒充银锭的,往纯银中掺杂质的造假手段倒是不少,其中掺锡是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掺假手段。

如果你拿着现代的铝锭出现在古代,那么恭喜你,你发财了,因为纯铝这种东西在古代根本没有,物以稀为贵,但是突然出现的东西有没有市场就另当别论了。

虽然铝是地壳中总量第三的元素,总量第一的金属元素,但是铝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储存在地壳中。

我们现在使用的纯铝制品,之所以坚固耐用,是因为铝极易被氧化,而氧化铝的结构致密且性质稳定,给纯铝盖上了一层保护膜。不信的话明天刷你家用的铝盆,用钢丝球使劲刷,保证一年之内给你家铝盆刷漏。

在电解法制铝之前,铝的产量十分十分有限,不能工业化生产,只能在实验室中少量生产,因此珍贵异常。

而且我国古代并没有制取纯铝的记载,但是铝合金制品有过使用,世界上最早的纯铝是1854年德国化学家德维尔提炼出来的,这已经是近代的事情了。

但是我国并有这一时期的使用记录,不过由于产量稀少,西方贵族将其视为珍宝,连拿破仑为彰显地位都使用铝制叉子用餐。

不过在纯铝诞生仅仅30多年,电解法制铝的早期方法就已经成熟,纯铝的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铝的价格从神坛跌落。

物以稀为贵,一直是物品价值的体现方式,如果我国古代出现了纯铝的话,也一定是稀有品,其价值与铝刚刚出现在欧洲应该差不太多,真要当银子用,浪费了。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首先先理解一下作者提问的原意:“在古代当银子用

”,这个应该指的是我国古代。这里要说明一下的是铝是近代西方发现的,准确的说是1821年法国勒巴斯镇首先发现的。丹麦化学家奥斯特1824年通过钾汞齐与氯化铝反应第一次在实验室状态下提取出不是很纯的铝,由于制备提取不易,在西方铝一度被奉若珍宝,比如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曾经在宴会上使用铝制的叉子,门捷列夫还曾得到伦敦化学会赠送的铝合金制成的花瓶和杯子。由以上得知古代是没有铝的,人们不知道铝的存在,也不具备制造铝的工艺方法。有趣的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炸油条所使用的明矾,学名是十二水硫酸铝钾,是含有铝元素的,不知道古代术士,有没有曾提炼出过铝哦。

下来转入正题,如果古代有铝锭能否当银子花?这个因为事实上不成立,只能假定、臆测,我的观点是,不能当银子用,理由如下:

1. 银子密度10.53克/立方厘米,铝的密度2.7克/立方厘米,铝的密度差不多只有银子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铝要比银子轻好多,两者放一起很容易分辨,尽管外观相似,无法冒充。

2. 不能因为西方一度追捧,就想当然的以为古代中国人会喜欢,个人以为铝的外观不讨喜加之无份量,在我国古代可能要遭受冷遇。中国人向来喜欢的黄金、珠玉都有亮丽的外表。

个人见解,抛砖引玉。


字匠甲


不可能的,铝锭不能做货币用,为什么呢?因为铝容易磨损和氧化,用着用着就少了,黄金白银为什么能够成为货币,就是因为它们化学稳定性高,例如黄金在自然界几乎不和任何东西产生化学反应,能够一直留存于世的,银比黄金差许多,时间长了能够被空气中硫氧化,时间长了重量是逐渐减少的,当然这个没有几百年看不出来。

古代人类也是知道铅和锡,这2种金属也是比较贵重的,但是从来没有被当作货币,为什么呢?就是容易和许多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出现价值丢失现象,铜为什么一度是货币呢?原因是铜也是不容易生锈,一般20年内看不出来,所以有铜币。


血山飞虫


铝比银子密度差远了怎么能骗过人?古代也有假银子,一般就是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