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育兒,就像是學而無盡的知識一樣,需要我們去不斷提升、不斷學習,如若哪個知識點沒有掌握或者是掉隊了,那麼孩子的學習一耽誤可能就是一輩子。教育孩子也同樣是如此,如果我們不能夠根據時代和大局的形式來改朝換代,那麼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不僅落後還跟不上新時代的潮流。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家有兒女的父母,他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做到手足情深,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相親相愛。隨著國家的二胎政策開放,二胎寶寶的降生數量也越來越多,再加之家庭的條件逐漸好轉,每一個家庭下的兒女,都過著風雨不管、飢飽無憂的安逸生活。安逸生活下成長的孩子,缺少了本有的獨立和知足。

*回想一下,家裡面的孩子是不是多數都在索取,不懂得知足和感恩父母呢?

在平時的育兒生活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講條件的孩子,比如說媽媽讓小明去吃飯,小明說:“我吃完飯了,你要給我買變形金剛”,而媽媽為了讓孩子吃飽、吃好飯便痛快地答應了。其實這樣的應對方法一開始就錯誤了,因為吃飯就是孩子自己的本身事情,就像是穿衣服這樣的反射性行為。如果孩子不穿衣服他們會起床、出門嗎?顯然是不會的,因為孩子會羞羞,所以才會主動穿衣服。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吃飯也是如此,但吃飯為什麼不能和主動穿衣一樣,被孩子主動積極呢?這就在於吃飯和穿衣的性質不同,不穿衣服的孩子會羞羞,而活動的範圍也只有被窩,自由和貪玩的吶喊聲,會牽動著孩子去主動穿衣。而吃飯就不同了,一頓、兩頓飯不吃,不會影響孩子的貪玩和手頭事件,因為他們在一邊玩的時候,還可以一邊吃零食,所以孩子根本不用擔心會餓肚子。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從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得出孩子在吃飯和穿衣的主動性區別上,主要在於生活的享受過於安逸。正如孩子吃飯一樣,那些一叫吃飯就談條件的孩子,就是在自私地不斷索取,這也是父母們錯誤的嬌慣方法,從我們答應孩子“以吃飯作為條件交換”的時候,父母就輸在了第一步抉擇上。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如果我們答應孩子以吃飯來作為交換條件的話,那麼後續將會有更多的講條件、甚至是威脅。如果爸爸媽媽答應了孩子的條件,但後續又沒有做到守時,守信,接下來將會牽扯出更多的育兒難題。

*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

從總體方面來分析,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吸引爸爸媽媽們的視線,有些孩子是太懶、有些孩子是試探。太懶的孩子純屬爸爸媽媽的嬌慣和滿足過度,而試探的孩子,更多的是不確定的方式試探,有了第一次試探之後,下一次講條件的時候才會正大光明且無所忌憚。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更加直白地說,孩子們的索取和講條件,都是父母嬌慣下所形成的一種依賴性行為,那麼這類孩子的心目當中到底在想什麼呢?索取、講條件的孩子心中所想,絕大多數都是在享受,享受父母的付出、享受父母無條件式的給予和滿足。

當這些付出和滿足形成一種習慣的時候,孩子內心所想的就是理所當然,他們認為爸爸媽媽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應該的,他們完全不顧父母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心中的壓力和生活的承受有多無助。而父母不求回報的滿足和付出,所換來的卻是孩子的啃老。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這也是當下社會當中的一種常態,隨著啃老族的勢力越發增大,我們會發現當代父母的壓力,要遠遠高過於上一輩父母的承受。最主要的是,這些無回報式的付出和滿足,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我們可以試想一下,離開爸爸媽媽的孩子,他們在社會上能生活嗎?

越來越多的啃老族在社會上承受不了生活所壓,甚至會做出一些後悔終身的極端事情。記得曾經有一個“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故事的男主是偷東西慣犯,最終因為觸犯到極限而被判了死刑。在刑臺上即將受刑的時候,男子要求“再吃一吃奶”,這個要求聽起來好像有些不可思議,但男子請求被批准之後,他卻在邢臺上狠心地咬掉了母親的乳頭,並將自己偷東西的慣犯和犯罪行為,都推在了母親的身上。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因為這位即將受刑的男子認為,小時候偷針的時候母親沒有阻止還誇讚,長大偷金的時候父母依然是置身事外,從男子的行為和表述上來看,他對自己的母親是充滿了怨恨,大概是責怪母親的教育不嚴、不負責吧!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實際上,家庭教育的影響力直透整個人生,從孩子未來的人生可以看到父母的教育,從父母眼下的教育也大概洞悉得了孩子的未來人生。父母不僅僅是孩子的締造者和培養者,還是人生路上的恩師和伯樂。

*需要注意:恩師和伯樂是不會去溺愛和無回報地滿足孩子。

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是育兒教育裡最常見的一大失敗。他們內心所想的也是享受、滿足和索取。簡單地說這類孩子是以自私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的百態萬千,既然索取和講條件是錯誤的育兒教育,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就要及時懸崖勒馬,幫助孩子改掉經常索取和講條件的習慣。

連載║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他們都在想些什麼呢?-索要篇

經常索取、講條件的孩子怎麼辦?我們需要如何去懸崖勒馬糾正,這是一門學問、也是父母門的必修課。在明日的文章更新裡,蘭媽會分享一些糾正孩子索取、講條件的壞習慣,感興趣的朋友可關注後坐等更新,期盼我們明日再次相聚於茫茫網海。

---------------------

*注:持續更新性文章!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勵志於育兒方式的發現和探索,對育兒有想法的朋友,歡迎一起學習溝通。

關注【蘭媽談育兒】,今日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明日如何請靜待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