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提及硬派越野車,我們腦海中會浮現奔馳G、牧馬人、陸巡、途樂、帕傑羅的身影,對它們如數家珍,聊起來滔滔不絕。這些車型有一個共同點,體型夠大,基本都是中型或中大型SUV的身材,遠遠看到就能分辨出,“呦~這是一輛越野車,狠角色!”。在我們的常規認知中,一輛越野車要夠“大”,小車和越野天然就沒有聯繫,你會認為奇瑞QQ或者奔馳smart有一天能越野嗎?可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鈴木吉姆尼,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非承載式車身、四驅它一樣不少,是一輛地地道道的越野“小車”。


在日本本土,吉姆尼確實和smart這樣的小車定位比較類似,都屬於K-Car的範疇,日本出口海外的吉姆尼基本都會在排量上面有所變化(排量變大)。國內外很多性價比越野愛好者玩家,都會把吉姆尼放進購車清單中。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吉姆尼來自日本汽車品牌鈴木,定位越野車(K-Car界的越野車),非承載式車身,有四驅,空間小,舒適性差,改裝潛力大,越野性能優於99%的城市SUV,上市至今經歷4代車型,並非日本特供車型,只是排量在日本有“限制”,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售,第四代車型國內平行進口的價格超過20萬。以上,就是吉姆尼的基本信息了。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在我們開始聊吉姆尼之前,先要和大家來普及一下日本關於K-Car的知識點。為什麼要先聊K-Car?因為如果你對K-Car沒有概念那就很難宏觀的去了解吉姆尼這款車,吉姆尼的發展史和日本本土對於K-Car的政策法規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你可以這樣理解,國內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如何制定,會直接影響車企對於電池續航性能的標定,續航長,車企拿到的補貼就多,鈴木如果想要享受日本政府的補貼政策,吉姆尼就要按照K-Car的標準去造車,這是一個道理。我整理了一下歷年來日本本土對K-Car的限制標準,可以作為一個參考。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今天,日本本土的吉姆尼的發動機排量都沒有大於0.66L了。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眼前的這輛HopeStarON360就是吉姆尼的“鼻祖”,吉姆尼的初代車型便是在ON360的基礎上開發的,從四四方方的外形設計也能窺探一二。吉姆尼這4代車型的外觀變化,可以橫向對比Jeep牧馬人和奔馳G級,四四方方的造型,從初代車型至今變化並不大。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1968年,鈴木收購專精於四驅越野車製造的日本車廠HopeMotor Company,而HopeStarON360則是這家公司的作品。有了HopeMotor的技術支撐,以ON360為原型車,鈴木在1970年推出了首款四驅車型:LJ10,初代鈴木吉姆尼誕生了!


初代吉姆尼:1970-1981年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吉姆尼的初代車型從1970年一直延續到1981年,從誕生之初就開始出口到北美市場進行銷售。LJ10定位是四輪驅動的K-Car,K-Car的概念誕生於日本,是日本本土特殊國情下的產物,為了符合輕型車K-Car的大小,LJ10將備胎收到車內,也使之成為三座的特別設計,車門和車頂均設計成了可拆卸的帆布覆蓋造型,妥妥的敞篷小越野。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動力系統方面,LJ10採用了359cc的風冷二衝程引擎(當時K-Car對排量的限制是360cc以下),最大功率18kW,重量約為590kg,最高時速75km/h。懸架系統方面,鋼板彈簧整體橋式懸掛以及非承載式的車身結構,搭配帶四驅高低擋的四輪驅動系統,吉姆尼的誕生也開闢了日本K-Car市場上唯一的四驅量產車型細分市場。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吉姆尼LJ10】


1972-1976年,LJ10升級為LJ20,前進氣格柵條也從水平變為了垂直8孔造型,備胎放到了車尾,發動機替換為21kW的L50水冷發動機,最高時速提升到了80km/h。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吉姆尼LJ20】


1976年1月,日本對K-Car的限制進行了調整,排量限制提升到了550cc,車長提升到了3.2m,車寬提升到了1.4m,車高限制一直是2m。同年,吉姆尼的改款車型SJ10上市,雖然車型變化較大,但並沒有換代,而是作為改款車型出現。吉姆尼SJ10最大的變化在於動力系統,採用了3缸539cc排量的發動機,扭矩提升明顯。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1977年,SJ20作為第一代吉姆尼的最後改款車型上市了,出口海外的車型並沒有按照日本K-Car的標準設計,鈴木為SJ20換上了一臺代號F8A,排量797cc的直列四缸水冷四衝程發動機,最大馬力提升至41Ps。同時,SJ20還有皮卡版車型,這樣的產品佈局其實和豐田FJ產品系的佈局類似,豐富的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注:SJ20在海外被稱作LJ80)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可以看到,初代吉姆尼在全球化的路上已經邁出了試探性的步伐,經歷了LJ10/LJ20/SJ10/SJ20這幾款車型,除了以政策為導向進行相應升級外,外觀設計也與時俱進的變化著,因為年代相對久遠加上70年代的汽車銷量並不是特別高,吉姆尼的初代車型大部分在日本本土,保有量並不是特別高。


第二代吉姆尼:1981-1998年


吉姆尼的第二代車型是走向國際化的一代產品,出口量大增,還以貼牌銷售的方式出現在了國際市場上,名稱也變得十分複雜。比如:巴基斯坦的Potohar,泰國市場的Caribian,印尼市場的Katana,印度的Gypsy,北美市場的雪佛蘭的Samurai等等,其實都是第二代吉姆尼的貼牌車型。而作為K-Car的吉姆尼之所以會迅速走向國際市場,和中東局勢變化後油價飛速上漲有直接的關係,兩伊戰爭後從1980年開始,原油價格提升了3倍左右,那個時期油耗低的日本車也開始席捲全球,吉姆尼自然也是其中的一款。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1981年5月,鈴木推出了吉姆尼SJ30,標誌著第二代吉姆尼正式面世,排量仍舊為550cc。1982年,鈴木又推出了與SJ30相同底盤和車身的SJ40,主攻國外市場,因其搭載排量970cc的F10A型發動機,所以也被稱之為Jimny1000,四速手動變速箱也首次放在了這款車型上。SJ30與SJ40的關係和SJ10與SJ20的關係比較類似,一款作為K-Car享受政府優惠政策,一款出口到海外,差異主要在於動力系統上面。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第二代吉姆尼可以分成兩條線去講,日本本土的車型滿足K-Car的政策,出口海外的車型具備更大的排量。值得注意的是,本土車型排量小,基本不會出口到海外,但是個別海外版車型卻在日本本土銷售,只是不能享受到K-Car的政策支持。


本土車型,要從吉姆尼SJ30開始說起,SJ30的排量限制在了550cc以內,外形設計相較於初代車型變化明顯,時尚、都市,四驅車不再是工具車屬性的產品,諸多城市女性都成為第二代吉姆尼的車主。1986年1月鈴木推出了吉姆尼JA71,搭載F5A型4衝程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為543cc,這也是SJ30的垂直改款車型,帶有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發動機是最大亮點,動力性能明顯提升。1990年,日本的K-Car限制再度放寬,搭載660cc三缸發動機的JA11上市,最大功率達到55Ps/5500rpm,峰值扭矩達85N·m/3500rpm,整車長度也進行了加長。1995年是鈴木吉姆尼誕生的第25週年,JA12和JA22同時上市,最大變化是動力系統重新設計,此外,鋼板彈簧被捨棄,首次採用舒適性更好的螺旋彈簧剛性懸架。日本本土的第二代吉姆尼車型,經歷了SJ30/JA71/JA11和JA21/JA22幾次改款,

每一次升級都讓吉姆尼的性能有了一定提升,女性用戶或許是鈴木品牌的另外一大收穫。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海外版車型,從1982年推出的SJ40開始說起,JA51作為SJ40的垂直改款車型,從1984年推向市場,江湖人稱1300,搭載了當時鈴木車型中最大排量的G13A型發動機,排量1324cc,最大功率達到70ps/5,500rpm,峰值扭矩104N·m/3500rpm,首次為吉姆尼配備了5速手動變速箱。後來推出JB32車型搭載了代號G13B的發動機,成為了第二代吉姆尼的最後改款車型,JB32和JA21/JA22同步推出,除了動力系統,其他方面的升級基本相同。

海外版吉姆尼經歷了SJ40/JA51/JB32幾次改款。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除了海外市場的成功,第二代吉姆尼在日本本土也獲得了不菲的關注度,排量更大的海外版車型也在國內同步銷售,日本本土消費者願意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購買排量更大的吉姆尼,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從1981年到1998年,第二代車型走過了19年的時間,也走向了更遠的國際市場。


第三代吉姆尼:1998-2018年


第三代吉姆尼首次亮相是在1997年東京車展,這一代的吉姆尼外觀更為細緻且符合都市審美,之前的稜角分明變成了圓潤的風格設計。1998年,日本修改了K-Car的限制標準,排量限制仍舊是660cc以下,高度和寬度限制均有增加,第三代吉姆尼也是在這一年上市的,代號JB23,沿用了JB32的1.3LG13B發動機,國內的主銷車型排量仍為0.66L。同時,日本本土銷售的吉姆尼有三門和三門敞篷兩種,國內引進的只有三門款。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進入到2000年,吉姆尼幾乎每年都進行改款,改款速度之快也是上世紀前所未有的,由於這一代的吉姆尼的資料網絡上有很多,這裡就不在贅述了。咱們今天可以換一個話題,來探討一下吉姆尼為何在國內能有這麼多消費者為它買單。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第三代吉姆尼是國內越野愛好者最熟悉的一代車型,當年是通過長安鈴木的官方渠道進入國內的,有了官方背書,價格相對來說不會炒到平行進口車的“天價”,在國內的售價為14-16萬元的區間,國內吉姆尼的車主也是從第三代車型開始的。為什麼這樣一臺空間小、舒適性差的小車能在國內有這麼多粉絲呢?!我想原因有以下3點。


  1. 價格相對便宜,當年進口到國內的吉姆尼價格在15萬元左右,不過根據年款不同價格也會有一定浮動。這樣的價格在越野車領域能挑選的可靠的車型幾乎不存在,吉姆尼的新車或者二手車很適合入手一臺當做玩具。


  1. 越野性能不差,就算對比大尺寸的硬派越野車,吉姆尼的越野性能並不差甚至更加優秀,車重、體型都是它的優勢所在,主要還帶有低四選項。


  1. 改裝產品十分豐富,無論國內外越野愛好者,汽車改裝都是一個必選項,改裝除了可以讓越野性能有實質性的提升以外,好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代吉姆尼:2018年至今


2018年,吉姆尼終於迎來了它的第四代車型,2018年7月5日在日本上市。新款吉姆尼的外形設計居然又改回了方正的外形,和第二代車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日本市場銷售的車型代號為JB64,搭載一臺0.66L的三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以滿足K-Car車型所擁有的稅費優惠政策,而在其他地區銷售的車型代號JB74,搭載了1.5L四缸自然吸氣發動機。傳動方面,與發動機匹配的是5MT或4AT變速箱,四驅系統當然是標配,電子牽引力控制系統首次出現在了吉姆尼上面,越野性能可謂是進一步升級。底盤系統部分,繼續使用非承載式車身和三連桿硬軸連螺旋彈簧,細節之處有所強化。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新一代吉姆尼的試駕報告在網上有很多,不再贅述。目前第四代吉姆尼只通過平行進口的形式來到國內,上市之初的售價居然被炒作到了接近30萬元的天價,這樣一輛小車賣30萬元是什麼概念?只能說是情懷無價。後來價格逐步穩定,基本也要接近或超過20萬元RMB。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吉姆尼在中國市場,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越野愛好者在國內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隨著經濟水平的持續發展,配合目前平行進口的售價看來,吉姆尼未來在國內的市場表現會持續“撲街”。有錢人看不上,買奔馳G都不眨眼的人,很難會對吉姆尼動心;工薪階層又會感覺這個價格性價比不高,加上難得有時間去真正的玩越野,對吉姆尼無法形成購買行為。吉姆尼的尷尬除了定位外,說白了它還是一款更適合日本本土的K-Car,平時代步省油,偶爾也能戶外越野,僅此而已。


寫在最後:


吉姆尼空間小、舒適性差,吉姆尼很便宜,吉姆尼不會是家庭中的唯一座駕,在需要指標的一線城市更不可能,老婆們不會喜歡吉姆尼,這些綜合因素都讓吉姆尼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但,這並不影響吉姆尼是一輛越野車的既定事實,奔馳大G能帶你抵達的地方,吉姆尼99%同樣可以做到。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可是,在我看來,如果你要入手家庭的第一輛車,不要買吉姆尼;如果你不是極致的越野發燒友,不要買吉姆尼;如果你打算找女朋友,不要買吉姆尼;如果你不喜歡花錢活罪受,不要買吉姆尼。當然,懂它的人根本不用我給你購買的理由。


吉姆尼圖片賞析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不以“大小”論英雄,吉姆尼真的是硬派越野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