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這兩天讀了一本書,叫做《荷蘭幸福教育法—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其中有一節內容自己的感觸還挺深刻的,就是談到了讓人皺眉的教養方式!

自己反思,其實在當代社會,父母的教養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四類:虎媽型;缺席式放養型;控制型;完美式放養型!

我們的理想狀態都是將自己定位為完美父母,可是事實上看,真的是差強人意!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完美父母是每個家長都在追求卻難以抵達的目的地

控制型父母:孩子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他們的天就像塌下來一樣!

正好這兩天看電視上播放電視劇《少年派》,裡面有一個情節讓自己特別無語:女兒林妙妙帶同學來家裡玩,同學問林妙妙是不是處女座的?林妙妙說不是,她是射手座的!

可能是同學間語言交流比較有默契,所以問的時候比較簡單化。

但是要命的就是這個簡單的省略,一下子暴露了媽媽的“控制慾”!

媽媽竟然以為女兒失身了!夜不能寐,逼著孩子爸爸去追問孩子細節!最後,才知道是個“笑話”!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父母控制慾是把雙刃劍,用不好傷人且不利己

細節放大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媽媽抓狂?這僅僅是一個誤會嗎?

當然不是,這背後的主要原因還是媽媽對女兒的關心沒有正確得當的方法,正所謂:關心則亂!

毋庸置疑,很多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都是因為父母的關心過度導致的!

從嬰幼兒時期的過度保護,過度包辦,到青春期的過度干涉。

無一例外的暴露了這一類型的父母在處理親子關係的時候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感!

沒有界限感的父母,會給親子關係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1、孩子能力得不到培養與加強,永遠長不大!

2、孩子不自信,膽怯,懦弱!

3、孩子心懷不滿,家長費力不討好,沒有意義!

4、家長負擔沉重,不輕鬆!

家長應該怎樣做?

1、調整心態,認清現實:自己是不能夠陪伴孩子一輩子的,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2、讓孩子多嘗試,給予指導,寬容對待!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我們所謂的關心,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在光明正大的侵犯孩子權益

虎媽型教養方式;媽媽強勢,總是一副一切為了你好的高姿態,逼得孩子心生恐懼,又不敢反抗!

大家對今年夏天的熱播劇《小歡喜》應該還有深刻的印象吧!劇中有一個讓人心疼的“別人家的孩子”,學霸——喬英子!

喬英子疼愛她的媽媽,同時又被媽媽的管束壓制的喘不過氣來,這種心理最終導致英子身患抑鬱症,跳海維權!

在這種情況下,“小桃紅”扮演的媽媽還在說:“我都是為了你呀!你這到底是為什麼呀?”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當然,這是電視劇的一種藝術展現方式,但是藝術源於生活。

現實生活中,這種父母比比皆是!

我們理解英子媽媽的心,因為現在身為媽媽的自己也是在儘自己最大的可能去給孩子鋪路!

我們給孩子選擇學校,選擇藝術班,甚至決定孩子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我們總是用過來人的心態在和孩子說話,用著一種高高在上,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姿態,決定這孩子的人生。

可是,這樣對孩子真的不公平,甚至對孩子身心產生巨大的傷害,後患無窮!

溫馨貼士: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強調權威,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叛逆!

從內心來說,孩子也需要父母的關愛,瞭解和鼓勵,所以朋友式的教育理念才會流行,這似乎也是消除父母與孩子之間隔閡的最佳途徑!

缺席式放養型父母;讓孩子在最該關心的年紀沒有感受到關愛,孩子的成長之路不可逆,缺席造成的將是一輩子的傷害!

記得《奇葩說》有一期節目,顏如晶關於親子關係的解釋給自己印象特別深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補一下,真的感觸挺大的!

她說:孩子的成長是連續劇,不能回看的,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錯過了就是遺憾!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感動無數觀眾的表述


所以,我們在孩子的成長的每一個階段,即使有著千百般理由,也應該盡最大可能讓孩子不缺愛!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孩子的要求真的很簡單,可是缺席造成的傷害卻是無窮的

前陣子楊爍在《爸爸去哪兒》裡的表現被罵上了熱搜。

孩子和爸爸缺少相處時間,沒有足夠的陪伴,連對孩子最基本的瞭解都沒有,即使在外面再優秀又何談成功?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被罵上熱搜的爸爸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沒有了解,何談親情?

完美式放養型:世界上沒有滿分父母,60分的父母才能養出幸福感更強的孩子

何為60分父母?即能給孩子樹立榜樣,又能及時承認自己的不足,能夠放下姿態。

60分父母形成的親子關係就是帶權威的朋友關係。

比如,明星親子關係比較有代表性的—陳小春和陳胤捷!杜江和嗯哼!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一個優秀的孩子能讓人看見言傳身教的影響力


兩個爸爸帶養方式有三個特點:

1、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易子而教”是孟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一種教育模式。

指父母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有可能因為無法以身作則而被反駁!

時至今日,這種教育理念仍然被推崇,且實用!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最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2、可“靜”可“動”—既有權威感,又能放下姿態做朋友

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們應該帶著權威感和孩子建立朋友關係。

親子關係生來就是不平等的

因為孩子還小,他們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沒形成。

而我們成年人掌控者大部分的決定權,能看見孩子看不到的高處。

可是,我們應該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做正確的引導,在做錯事情的時候也能夠放低姿態和孩子成人錯誤,取得孩子的信任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3、能在關鍵時刻給孩子正確的引導,而非簡單的說教

這是我自己看綜藝時觀察到的,相信你們也有自己的不一樣的體會,總之結論應該是一樣的,就是他們的教養方式很成功!

這也是《爸爸去哪》成功的原因,能讓觀眾在娛樂的同時觀察,學習到親子育兒的一些道理。

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父母也是個學習者,我們或多或少的面對各種問題,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即使解決,終究會成為完美的60分父母!

所以,不要怕自己現在做的不好,現在的你只是用正確的理念和方式陪孩子的新起點而已,我們一起努力!

讓孩子皺眉,心生恐懼的三種教養方式!您是否如此教育孩子?


我是貓咪媽媽,80後寶媽,全職帶娃已有4年時間,期待和大家交流學習育兒心得!希望持續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