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的豪放有什么异同?

etleon


非常高兴参与进来与大家谈天说地以文交友。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从二位文坛巨匠的出身、性格爱好、经历、信仰等诸多方面来综合分析:

一、他们二人都出身显贵。李白是兴圣皇帝的九世孙,和李唐皇家同宗,所以他不能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踏入仕途,只能通过别人的推荐经皇上批准才能入仕,娶的媳妇是宰相的孙女;苏轼家谱记载他们是皇帝“颛頊”的孙子的后代,他爸爸苏洵自称高祖是初唐的宰相,苏轼的结发之妻是是进士的女儿,家境也十分优越,所以他们都心中颇有底气。

二、他们二人都性格豪爽、大方,嫉恶如仇,喜欢交友,喜欢游山历水。李白十五岁就爱好剑术,喜欢行侠仗义,他的剑术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师从于当时“唐代三绝”之一的剑术老师裴旻,造诣非同一般;苏轼则喜欢品茗茶、好美食,创造出许多饮食精品,著名的“东坡肉”更是无人不知。

三、经历都十分坎坷。李白四十二岁才飞黄腾达,被玄宗皇帝赏赐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但这种御用文人的生活不是他的性格、理想、抱负所能忍受的,常常醉酒奉召,三年后就弃官而去,从此倒霉不断,还因永王叛逆进了牢房;苏轼一生虽然年轻科举入仕,但也因为性格耿直,壮怀激烈,一生起起伏伏,跌宕人生,同样进了监狱,还差点丢了性命。

四、信仰相同。他俩都敬仰道教,李白十五岁就开始信奉道教,而苏轼则是八岁就开始学习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对他们二人一生巨大影响。道家思想最核心的宗旨就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所以他们二人虽然一生经历了不同的坎坷,遭受了无数的苦难折磨,但他们都以乐观、豁达的胸襟去对待,做到宠辱不惊、进退自如。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豪放又有很大的不同。

李白处于盛唐之时,虽然无缘仕途(这主要是他主动放弃了),但他随性而做,反而使他的天性得以自由释放,他的游迹留遍大半个国家,使他热爱祖国山河的壮丽诗篇流芳百世,他的诗因而更多的是浪漫主义精神,想象丰富,豪迈奔放,又清新朴素,率真直白,明白如话(晚年才遭遇了安史之乱),成了不朽的“诗仙”;比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而苏轼生活在北宋末期,内有农民起义不断,内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外有西夏、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入侵,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和与西夏签订的“庆历和议”,使得国家内忧外患,负担沉重。苏轼生活在短暂的难得的相对和平的时期,因此他的诗词大气磅礴,豪放奔腾;但由于他处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处境,又宦海沉浮,生活阅历十分丰富,因而他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所以在他的诗词里既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蕴藏着深刻的道理,豪放中含有凝重、大气中含有深沉,比如“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崮山智叟


李白和苏轼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两位名家,分别代表了我国唐宋文学发展的最高峰。

世人评价他们一个是豪放洒脱,一个是潇洒飘逸。然而,苏轼和李白终究是不一样的。“我就是我,人间不一样的烟火。”

如果更形象的说明他们的不一样,也许应该是这样的:

李白:“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你们都是大煞笔,你们都不理解我,我是神仙,不要拦我,我要月亮我要月亮。”

苏轼:“行吧行吧行吧,你们爱说说吧,啊!什么?又要贬官?成吧!这儿有好吃的!我要发明新菜去了!”

他们也有可能是这样的画风:

苏轼说:“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李白说:“去你的小破船,咱们可以飞,哈哈哈。”

一个是仙,一个充满烟火气。

两人都是豪放的,但苏轼的豪放却有别于李白。

李白是豪放中洒脱奔放,而苏轼的豪放中则带有沉稳,比较的内敛,好像茶的淡雅和清高,即便再浓再烈,也不会超脱其本质。

苏轼晚年远贬岭海,支撑他的生活勇气并不是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恰恰相反,他对官场是非之争极为厌倦,对政治前程已经完全绝望。此时的他远离政治纷争自由自在,不计得失精神松弛。心境宁静淡泊,使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体会到生活的满足,生命的美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人都喜欢酒。

李白喜欢饮酒,喜欢在酣畅中寻找自我,他强烈的个性就宛若酒般的刚烈,喜怒爱憎极其鲜明而外露。酒同时也赋予了李白色彩缤纷、瑰丽多姿态的生活态度和超越现实的气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超凡脱俗。

苏轼也是喝酒的,只是他的酒来得更理性。喝完之后还不忘来一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想上天却上不了天,只能在幻想着自己是神仙的凡人;苏轼是身在仙中不知仙,在哪里都能活得快乐如人间神仙!

李白不属于人间,而苏轼从始至终都在人间。

苏轼本身就是高官,只是由于派系斗争没有施展抱负。如果苏轼真给了实权,估计能有所作为,李白就不一定了。狂士李白,心气太高。

所以李白离开了长安并不带留恋,并且若他重功名富贵,就不会在长安时便日日借酒消愁,疏解壮志难酬的苦闷,也不会离开后便再投身山水,重新隐居。对他而言,入世为实现政治抱负,不让我实现,那我就接着游山玩水,豪放人间。

李白:仙子是喝酒饮霜露的,不食人间烟火。

苏东坡:这个好吃嘿嘿嘿,那个也好吃嘿嘿嘿,天下最好吃的就是我做的菜嘿嘿嘿。

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但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李白眼中的雪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苏轼的眼里雪似故人人似雪,虽可爱,有人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诗词句句放达自适,丝毫不减贬官的影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性格决定命运,苏轼和李白他们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都说文人相轻,如果他们二人聊天,又会是怎样的呢?

李白:喝两杯?

苏轼:不!

李白:为啥?

苏轼:你酒风不好!

李白:哪有?

苏轼: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握草!

苏轼:你让老高给你脱鞋,给人家难堪!

李白:两个握草!

苏轼:你调戏别人老婆,让你抹黑!

李白:三个握草!

苏轼:你羞辱顶头上司,目无领导,让人调羹!

李白:一堆握草。

末了,李白拔出剑来,斜楞了一眼苏轼。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姓与名

世人欣赏李白,是羡慕神仙;世人爱苏轼,是仿佛回到自己。

感觉就像是古龙和金庸。

古龙:我想写啥就写啥。

金庸:我再改改。

苏轼是全能王,李白只是个偏科生。

如果李清照来一句:凄凄惨惨戚戚……

那么苏轼也许会劝她一句:吃块东坡肉……

而李白会说:与尔同消万古愁!

苏轼从未年轻,李白从未老去。

喜欢李白,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也爱苏轼的人间烟火,生在人间,也爱着人间。





铭辰殿下


太白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

东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

太白是人生得意须尽欢的不羁于物,

东坡是相随到处绿蓑衣的不萦于心。

太白的豪放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口不对心。

东坡的豪放是此心安处是吾家的心不对笔。

李白的豪放是安能摧眉折腰事的愤怒,怎么就不让我当官?

东坡的豪放是纵使相逢应不识的避世,怎么就不让我回家?

太白的豪放是对权贵过于嘲讽于是屈原终投湘水滨的骂东骂西。

东坡的豪放是对朝庭过于失望于是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说三道四。

太白的豪放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相当了不起,我很牛逼!

东坡的豪放是无灾无难到公卿,我没啥了不起,我想平凡!

太白的豪放是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凑乱的长歌当哭,

东坡的豪放是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的远望当归。

太白的豪放是直挂云帆济沧海,谁他娘的都不能管我,不论是老婆还是皇上。

东坡的豪放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谁他哥的都不要想我,不论是皇上还是权臣。

太白的豪放是我今停杯一问之,我在这里!

东坡的豪放是长恨此身非我有,我在哪里?

太白的豪放是对影成三人的孤独,

东坡的豪放是缥缈孤鸿影的寂寥。

太白的豪放是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求而不得,

东坡的豪放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灰意冷。

太白的豪放是十步杀一人,是拿家伙,砍他!

东坡的豪放是明月几时有,是放下刀,喝酒!

太白的豪放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

东坡的豪放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徜徉。


亦有所思


李白和苏轼是两个时代的人,二人均有豪放的性格和诗风文恣,但是,析而观之,二人所谓豪放之同,仅仅是诗词文章以及处事风格的一些异曲同工之处,二人在很多方面却有极大的不同之处,试为一一道来。

首先,二人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不同。李白,被后世称为浪漫主义的诗人,他的成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历史上一座只能仰视的高峰,既有“诗仙”之名也有诗人圈子的仙人之实,但在李白之千年前,已经有浪漫主义之开创者屈原的存在,所以,李白仅仅是其个人的高峰而无开宗立派成为一门之主,在这一点上看,李白是孤独高峰的寂寞仙人存在。

反观三百年后的苏轼,乃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文有“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位,诗有“苏黄”之名,词为豪放派的开创者,书画有“宋四家”的“苏体”存在,可以说,苏轼是文人全才的出现,是文学史上一位扛鼎者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再者,二人文风的豪放也有差别。李白之诗也是众体兼备,尤擅七绝七古,其笔下想象丰富感情奔放,意境波澜壮阔,语言明净华美,自然是瑰丽多彩的恣意浪漫,这种豪放是其独一无二的诗风浪漫。

苏轼诗文的豪放主要体现在词的创作上,苏轼词的创作致力于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力,从而一扫他之前词创作的绮丽香泽词风,成为豪放派词作的开创者,这种豪放词风是有参照的对比而言。

还有,二人都豪放还体现在处事与人生态度的同与不同。

李白,一生只有奉诏翰林的一两年无与伦比的风光无限好,但是,却因为他桀骜不驯愤世嫉俗的性格,他最终被赐金放还而浪迹天涯,期间还因不识时务误入永王幕僚而获罪,乃是仕途路上无吏治的不适合从吏,实乃无拘无束的狂放诗人。

他的人生态度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毫无约束,看不惯就写诗骂人还要自比凤雏鼻孔朝天傲视群雄,你与我不和咱就抬屁股走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壶酒下去又是千万言,所以,李白的人生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散漫。

苏轼则不同,正规的进士及第宦海沉浮,既能上书皇帝为国家大计据理力争,也能够在吏任上亲民施政,一生既有吏治更有政绩,虽然被朝中两派势力轮番攻击而屡屡遭贬,但人生态度是达观豁达,是属于看得开想得通的心胸开阔,绝非恣意妄为的自我陶醉。

综上而言,李白的文人江湖地位是豪放的仙外有声存在,我就是我自由自在非管他人高低,他的豪放,既是诗的浪漫高峰又是做人的无拘无束;苏轼的文人江湖乃是显赫的门庭存在,是一领群峰的江湖领袖,几乎是一言九鼎历史一堂,苏轼的豪放是现实的更是入世的达观和笑看风云的豁达。

一人之见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祈祷]











小刺猬的吉他声


李白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之列,都是诗文才气方面都是当时顶级人才。

李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乐天派,永远有无限的自信,对未来充满乐观。

李白:来!来!来!兄弟们嗨起来!吟诗作对搞起!把酒倒满!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尊空对月!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苏轼是一种超脱的淡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苏轼:贬我?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我只关心我的粮食和蔬菜。又贬,再贬,爱贬到哪去就贬到哪去。咱就当带薪旅游了,何乐不为?

苏轼随遇而安,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他是看穿生活的真相,还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善于从平淡日子里寻找乐趣,而且他确实做到了,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能吟诗作对,也能下地干活,他的形象可能就是邻居家的大叔,跟群众打成一片。他的豪放是接地气。

李白张口就是半个盛唐,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最强盛的时候,他的诗最能代表大唐的天朝气象,浑身充满仙气,感觉他都不用吃饭的,有酒就行,人间烟火似乎与他无关,他的社交圈子也大都是当时的顶级IP,贵妃磨墨,力士脱靴,这在文人世界,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操作。他的豪放是高大上。

简单概括,他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白有苍穹鸟瞰的胸怀,苏轼有大地雄浑的厚重。都是极为豪放的人





闲画晓说


李白、苏轼作为唐、宋时代的文坛巨匠,在唐诗和宋词的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人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有共同的风格---豪放。

李白、苏轼同出自蜀地,自古巴蜀之地地势险要,文化风俗相对独立。逐渐形成儒道并存,道教为主的独特环境。这就促使李白、苏轼形成了豪放、率真的性情。但是二人毕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豪放也有不同的地方。

李白的豪放是感性的,浪漫主义色彩浓重,狂妄的。而苏轼的豪放是理性的,不张扬的,现实的。这可能与他们幼年时的家庭教育分不开。苏轼出生在眉山的诗书之家。苏轼的父亲苏洵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母亲也出自书香门第。在这样的家庭中,苏轼从小耳濡目染自然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接受的儒家思想也就重一些。

而李白五岁才随家迁移四川彰明县青莲乡,所以后来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没有苏轼那样的父母,没有那样的家庭教育,其实也不见得是坏事,反倒让李白博学杂收,不只专注于传统教育里为主的儒学。

豪放的不同之处从他们的诗词中就能明显看出来。 李白被贬后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苏轼则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李白的是洒脱,苏轼却恋恋不舍。




七星4887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见解。

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豪迈奔放,飘逸如仙;而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豪放词豪放洒脱,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这两个不同时代的文化名人的作品都具有豪放的特点,都能表现诗人丰富的想像力和博大的胸襟,对后世诗词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二者的豪放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洒脱。

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洒脱,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同样是写月亮,李白直接“欲上青天揽明月”,而苏轼却是踌躇再三,最后说算了吧,“高处不胜寒”;

李白一高兴,“举头望明月”,“举杯邀明月”,而苏轼最多“一樽还酹江月”,然后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他心目中,月亮是高高在上的,他不敢跟月亮过分亲昵,在气势上比李白明显低了一筹。

但是苏轼却比李白洒脱。李白失意时,“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大有一种飘然而去,隐逸江湖的意思;

但苏轼不如意时却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就是说“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即使离得远,能年年同赏一轮明月我也就满足了。”十分洒脱地看开了一切,知足常乐。

二、李白的豪放是出世的,苏轼的豪放是入世的。

李白就是一个是豪放的谪仙,“青天揽明月”,“乘舟梦日边”,似乎从来不属于人间。他的豪迈中充满着绮丽的想象,像一个仙人遨游苍穹。

而苏轼似乎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凡人,他的豪放中透着随遇而安:要贬官了吗?没事,当地有什么好吃的?我得发明一个新菜。

他跟当地百姓喝酒、做菜、出游。他在《西江月· 顷在黄州》中写道”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他醉了想的是在草地上睡上一觉,而李白醉了是要“邀月共饮”的。

如果苏轼的豪放是乘着一只小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那么李白的豪放就是乘风而起,“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是谪仙人,豪放得出世;而苏轼自始至终就在人间,是世间的高人,豪放得亲民。

三、李白的豪放有点狂放,苏轼的豪放是一种旷达。

李白放荡不羁,为了喝酒,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消万古愁。”(《将进酒》)

李白觉得一醉才能解千愁,所以他说“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对于金钱,他认为钱算什么啊,花光了还会有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其三》)

而苏轼的豪放是一种旷达的胸襟,凡事何必那么在意和计较呢?“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人生失意,他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最多不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

他看透了世事无常,知道人世坎坷,所以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 送钱穆父》)

苏轼朴素、低调得有几分低到尘埃里的味道,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的,他有的只是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四、李白的豪放充满自信,有豪侠气,苏轼的豪放是随遇而安,有佛道味。

李白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正因为自信,所以诗篇也充满豪气,如他的《侠客行》中就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充满了快意恩仇的豪侠气概。;

而苏轼喜欢佛家和道家的学说,也结交了像佛印这样精通佛理的朋友,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他很想得开,有一种顺其自然,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佛理在里面。

如《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心态表露无遗。

五、李白表现豪放多用夸张手法,而苏轼表现豪放却多用情境的描写。

李白作品中的夸张比比皆是,营造了一种瑰丽的、令人惊叹的豪放景象。

如《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如《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苏轼的豪放是通过给我们描摹一幅幅宏大、壮观、充满豪情的场景来实现的。

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的出猎场景;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来灭。“就描绘了周公瑾指挥若定、挥斥方遒的场景。

另外,他们的豪放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李白的大部分作品都有豪放气息,而苏轼的豪放词尚处于尝试阶段,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格。

苏轼词作有三百四十多首,真正能称得上豪放词的不过几首而已,所以豪放并不是苏轼词的基本特色。


总之,我认为李白的豪放是飘逸的、出世的、狂放的、充满自信、有豪侠气的豪放,主要通过夸张和想像来实现;而苏轼的豪放则是洒脱的、入世的、旷达的、随遇而安的、有佛道味的豪放,主要通过场景描写来实现。

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让您满意。


眉画张敞


李白生活在盛世王朝的大唐,体裁上发展出格律诗,题材上广阔,立意上大开大合,昂扬向上。李白作品里没有拘束,浪漫奔放,有豪侠意气。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在这部作品里,他写寺的楼高,站在那里似乎伸手能摘下天上的星星,夸张形容其高,不敢大声说话,怕惊扰了天上的神仙。简单的几个字尽情挥洒了其独特的想象力,精准描述写出寺楼的高耸,“摘星辰”的“摘”字,“不敢高声语”的“不敢”,“恐惊天上人”的“恐”字,一个可爱的诗人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飘逸而放,文字简单清新。

苏轼,佛、道都对他的思想有影响,尤其是晚年中,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更多是他自己领悟到的人生境界,积极向上,开朗乐观,还有种悟透人生的超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这首《定风波》的词,尽显苏轼对于人生的领悟,“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山头斜照”,“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中处处写出了作者对于逆境的超然心态的表达,特别有哲理,有种人生的豁达。

总体而言,李白的诗歌特点飘逸奔放,想象力奇特,语言清新自然。而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整体风格是豪迈,旷达清雄的。


易明玄学风水命理


李白的豪放,是逍遥自在的豪放,他可以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玉手调羹。他的豪放是洒脱自然不受外物左右的,他是天上谪仙人,不带人间烟火气。

苏轼的豪放,是有担当,有责任的豪放。他心系苍生,上可陪玉皇大帝下棋,下可陪龟田院乞儿。他的豪放是充满人间烟火,关心设计苍生的豪放……


最美诗词网


前言

李白和杜甫,作为两个时代的巅峰人物,分别代表了诗和词的最高水平。他们二人的作品,可谓包罗万象、情感丰富。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那么“豪放”,是非常准确的。

豪放,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气魄宏大,二是指不受约束。

理解了什么是豪放,我们就会明白:李白和苏轼,绝不受限于单一的风格、单一的形式,而是无拘无束、随性自然的。既可以刚强似铁,又能够柔情似水;既可以金戈铁马,又能够风花雪月;既可以流于世俗,又能够超然物外。所谓豪放的风格,就是没有风格,万物皆是我的风格。

我想,这就是李白和苏轼的

共同之处。他们都是眼界开阔、自由无拘的人。然而,一旦仔细比较就会发现,李白和苏轼的“豪放”,又是完全不同的。

李白的豪放,是盛唐气象下的产物,是极致的个人表达、极致的洒脱和浪漫;苏轼的豪放,是宋代理性思维的产物,饱含对现实的关注、对人生的思考。

具体表现在李、苏二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上。

感性的豪放与理性的豪放

笼统地来说,对待人生的态度,有入世和出世、感性和理性的区别。李白是“出世”和“感性”的,苏轼则偏向“入世”和“理性”。

事实上在人生的早期,他们都是积极入世、渴望建立功名的。所不同的是,李白并不具备相应的政治才能,也非常不喜欢拘束的生活方式;而苏轼,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他能够适应也并不反感官场生活。

换句话说,李白骨子里狂野,苏轼骨子里沉静。因此,同样面对不得志的人生境遇,李白和苏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 李白:及时行乐

这种享乐主义,首先是时代的产物。盛唐之下,歌舞升平,并没有太多的内忧外患。文人们不需要忧国忧民,只想追求名利,活得更有意义。

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诉求。

李白同样如此,他一开始是一个功利主义者,而在人生失意后,这种功利主义便转化为对快乐的追求既然活不出理想的生活,那索性就活得快乐、尽情享受。

从他的诗歌中,能够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种态度。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如: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这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心理:社会并不需要他们,才华也无处施展,那便快活地度过一生吧。敢爱敢恨、随心所欲,李白做到了极致,因此成为了同时代人的偶像。


  • 苏轼:平静从容

苏轼从不憎恶官场,相反,他一直渴望能够建功立业。他是文人,但他首先是个士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是宋代士大夫共同的特点。

他一点都不洒脱,也无法摆脱现实。官场失意后,他同样多愁善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些句子,就是苏轼性格的真实写照。

同李白一样,苏轼也常常感叹人生易老。可他表达的情感,更多的是壮志未酬的无奈,而非及时行乐的洒脱。

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郎的意气风华和自己的“早生华发”,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最终,苏轼也在失意中走了出来,完成了蜕变——顺其自然、不卑不亢。其实,这也是宋代文人普遍的一种心态。

在苏轼之前,就有范仲淹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千古名句。这种生活态度,是宋人奉行的人生准则。

苏轼也有《前赤壁赋》和《定风波》这样的代表作,对这种人生态度做了阐释。

如: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如: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也不必强求。人生在世,顺其自然就好。

结语

我们不妨把李白比作“仙”,把苏轼比作“佛”。仙和佛都参透了人生的真谛,但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

其实,苏轼和唐朝的另一位大诗人——诗佛王维,又何尝不是一类人呢?苏轼本人也多次表达过对王维的欣赏,可见,他们二人才是真正的隔代知音。

站在历史的角度上,任何人都难以超脱于他所处的时代。李白和苏轼的不同,也是唐和宋的不同。唐的奔放、宋的沉郁,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大文豪。

李、苏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代表了时代的思潮,写出了千万人的心声。倘若李白生在宋代、苏轼生在唐代,想必他们的影响力和地位都会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