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锦囊告诉你,孩子的孝心需要这样培养

许多父母都在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自私。孩子只顾自己吃,不愿意和父母分享,父母生病了还要打起精神给孩子做饭,犯了错误把责任推卸给父母,不达目的又抱怨父母。

其实,这些都是不孝顺的表现。

不过,我那天刷到一则暖心视频:由于紧急情况,妈妈在路边快要分娩,坐在地上非常难受。一个不超过十岁的男孩在路上拦车救援,可是他招了很久的手,一连好几辆车经过都没有停下来,后来终于有一辆车停了下来。

小男孩可能欣喜又激动,一下子跪在司机面前,司机见状,赶忙扶起男孩,简单询问之后,奔向即将生产的妈妈去援救。

男孩下跪拦车这一幕,瞬间打动了我。

网友纷纷留言:真正的男子汉、好样的、是个孝子。

这样的孩子,懂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父母,是父母的福气。

这三个锦囊告诉你,孩子的孝心需要这样培养

然而,大多数父母想方设法满足孩子、倾心尽力为孩子服务,只为了孩子们能有个好身体和好成绩,却忽略了让孩子满足父母的需求,做个有孝心、懂敬意的孩子。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有孝心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修炼。

有孝心的孩子更自立

很多人感叹,疫情期间,孩子们仿佛一夜长大,自理能力也更强了。

郑州有一对夫妻,都是公交车司机,疫情期间,坚持上班,早出晚归,留下10岁的大女儿每天在家带3岁的妹妹。妹妹玩耍时,姐姐上网课、做作业。妹妹饿了,姐姐给妹妹做饭吃。疫情期间,在外上班的妈妈中午买不到午餐,姐姐就带着妹妹,或者等妹妹睡着了,去给妈妈送午餐。

因为疫情这个特殊时期,许多孩子的孝心得以展现;因为孝心,孩子在面对父母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更多的独立自主、坚强勇敢。

有孝心的孩子能担责

之前看到一则独特的招聘启示,第一个条件赫然写着“孝敬父母”。当时还有点纳闷。结果问了负责人,他说,一个人在对待父母上的习性,在工作中也必然反映为对待同事、对待顾客上,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能担当起忠诚企业、服务客户的责任。

对于一个应聘者来说,孝敬父母是根本的道德评价核心,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寻找有孝心的员工能更好地“自律”,而不靠“他律”,有孝心的孩子长大后表现在工作中就是更加懂得承担起工作责任。

这三个锦囊告诉你,孩子的孝心需要这样培养

有孝心的孩子更友善

很多人都听过邦迪的故事。20世纪初,一位从小由叔叔养育的小男孩,在叔叔摔伤后,到处买上帝。因为叔叔的伤势很重,医生也无能为力,说只有上帝能救叔叔。为了救叔叔,小男孩拿着仅有的1美元到处买上帝。遇到了好心的老板,老板被小男孩的孝心感动,卖给他一瓶自创的“上帝之吻”牌饮料,并对他说,叔叔喝了这瓶“上帝之吻”就没事了。

果然,第二天,世界顶级医疗组赶往这个医院,很快,叔叔被治好了。后来,小男孩才知道这位老板是亿万富翁邦迪。

这个小男孩长大后,考进医学院,为了感恩和帮助更多人,他发明了以邦迪命名的创可贴,并继续做善事,将爱心传递下去。

孝心可感天动地,也可创造奇迹。有孝心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纵然遇到困难,也能披荆斩棘、用爱心和友善收获更多的帮助,传递更多的价值和能量。

孩子的孝心体现在方方面面,有量也要适度

有的孩子从小到大,不管什么事都听父母的,事事遵照父母,说一不二,不敢反抗。

有的孩子因为孝敬父母,长大后,背负着孝子包袱,长成了巨婴。

婚姻节目主持人涂磊曾经谈到,婚姻中男人愚孝的表现有两点,父母的话永远是对的、老婆在家人面前是第二位的。

这样的愚孝没有是非观念,妻子感受不到尊重,影响了夫妻感情和婚姻生活,也必然导致家庭的悲哀。

只有培养出既有孝心、也不能愚孝的孩子,才是对孩子负责,对家庭担当,这是每个父母都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重视的。

这三个锦囊告诉你,孩子的孝心需要这样培养
  • 从小事做起

那天,还刷到一个视频,妈妈为了考验3岁的女儿是否有孝心,故意把她碗里的香肠夹了一块吃掉。女儿以为妈妈喜欢吃,就将自己碗里的香肠全部夹给妈妈。网友感叹:女儿有孝心、太贴心。

有位朋友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是孩子给自己画的画,有时候是孩子在洗碗或者扫地。后来,儿子上大学了,有次看到她儿子用暑假打工挣的钱给她买了一条项链,并附上生日祝福卡片。让人羡慕不已。

其实,孝心就要从小培养,让孩子从关爱父母的点滴小事做起,孩子长大后更能在孝敬这方面做得理所应当、得心应手。

  • 以身作则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怎样做,孩子就怎样模仿。

有一个经典故事,讲的就是有一对不孝夫妻,对老母亲非常不好,甚至用狗碗给老母亲吃饭。后来老母亲去世,夫妻俩准备去收拾东西的时候,5岁的儿子连忙捧起狗碗,说是要把这个碗留给父母用。

夫妻俩顿时傻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要孩子孝顺自己,自己先要孝顺父母。当父母生病时,懂得陪伴左右,当父母饥渴时,懂得侍奉照顾,随时随地给孩子做个孝顺的榜样。

  • 尊重孩子

父母爱孩子,不是没有原则的溺爱,而是有原则的尊重。亲子之间相互之间互帮互助、尊重和理解彼此,才能造就孩子尊重父母、对他人友善的品格。

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提到了在游戏中问、理解他人感受和讨论感受这三个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方法。

比如孩子在看动画片小猪佩奇的时候,有一集猪爸爸、猪妈妈还有孩子们一起整理房间的片段。看后,父母就可以通过和自己孩子描述房间脏乱的感受,引导孩子理解和讨论这件事,共同找出解决办法,而不是当孩子弄乱屋子时,一味责骂,不尊重孩子。

当孩子犯错,父母和善而坚定;当孩子无助,父母鼎力相助;当孩子体现对父母的爱,父母也投以赞许和感动。

有孝心的孩子,是体谅父母的不易,感恩他人的付出、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孩子有孝心,在成长道路上走得更顺;

父母有孝子,在家庭生活中过得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