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抗病毒“防火墙”需要共同提升免疫力

截至目前,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已有些时日,每天确诊病例数据的公布,都能引发网民对免疫力的讨论。何为免疫力?就是人体识别和有效处理侵害自身的病毒、细菌等异物的能力。病毒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提高免疫力却可以有效处理任何病毒的侵害。如果一个人的免疫力强,那么这个人就不用害怕病毒的入侵;如果一个地区的人免疫力强,那么这个地区就不怕病毒侵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免疫力都强,那么就可以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抗病毒“防火墙”。而要打造这道“防火墙”,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那要每个人在身体、心理、生活等方面下功夫。

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谁都懂,可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的却没有几个,理由可以找出一大堆:上班累、工作繁忙、要陪家人、睡不够、会受伤……而根本原因却只有一个:不想动,或者懒得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的欧文博士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将112名年龄在59~86岁之间、免疫力大致相同的研究对象分成两组,一组每周练习三次太极拳,另一组参加健康教育。半年后,发现练习太极拳的小组免疫力比上课组增高了将近一倍,这证明参加太极拳等科学运动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

当然,健康包括一个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仅仅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心理素质。俗话说:“病由心生。”一个每天心浮气躁、压抑、负面情绪多的人,身体也好不到哪里。《黄帝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身心和谐,心胸格局宽广和能恰当处理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那么就免疫办强,病菌难以入侵,不容易生病。如何培养“正气”?要“读经典、学原文、悟原理”。经典都是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而流传下来的,说明其基本大义符合自然规律。在碎片化阅读和快速消费品流行的今天,更需要沉下心来提高一下深度思考的能力,用“规律”梳理梳理心中的所思所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实事求是地认识自我和我们生活的世界,培养个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对于当代人来说,提高免疫力,改判生活习惯也是个大问题,因为诱惑太多、工作太多、杂事太多,以至于使我们忘记了怎么生活,忘记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王明阳教授曾对20~55岁的中青年群体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这部分人由于社会关系、工作强度、家庭负担、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压力以及不良的行为或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病逐年增加,而不良的行为的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酗酒、上网熬夜、缺少运动、贪食与厌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自律,“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管理好自己,为人处世遵守自然规律。目前我们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则要“与鬼神合其吉凶”,也就是“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多锻炼、拒野味、不聚餐、有信心”。

总而言之,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昆明信息港 评论员袁金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