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為什麼兒媳得到的賠償多於死者父母?

用戶9003800637540


這個提問中沒有交代兒子與兒媳有沒有共同的子女(包括遺腹子),但不論有無,兒媳在其丈夫去世後的賠償款上的分配額之所以高於死者的父母?我想這可能基於幾個方面的原因,一、首先這個“分配”應該不是由法庭根據“繼承法”判決的,因為“繼承法”應該是根據第一順序繼承人的合法繼承權平均分配的;二、雖然是由法庭根據“繼承法”分配的,兒媳一方確實具有某些特殊情況,符合法律框架內的“政策傾斜”;三、兒媳婦作為死者的“遺孀”在分配中享有一定的“同情分”,而作為其丈夫“死亡賠償金”中本身就有對死者遺孀的優撫安置因素,所以其享受分配優待。等等,不一而足,因此作為死者家屬親人遭遇家庭變故故然不幸,在節哀順變的同時更應保持足夠的理性,親人之間不要因某些利益的得失而計較乃至對立,多一些理解、同情和包容,莫在他人“傷口上撒鹽”。


趙廣州156130073


看了那麼多回答,沒一個說到點子上的。給你科普一下法律常識:丈夫離世後,首先是夫妻共同財產要進行分割,這其中有一半是屬於妻子的,另一半屬於丈夫的份額才是他的遺產,才能按照遺產繼承順序進行分割,根據繼承法,第一順位繼承人是配偶、父母、子女,三者並列不分先後。簡單說就是,男人死後首先夫妻共同財產100%中妻子分走50%,剩下50%均分為3等份,妻子、父母和子女各得一份。


蝸牛81252218


在農村,如果是兒子正常病死,兒子的財產?其父母一文也得不到,全部由兒媳、孫子繼承。公公婆婆不但要遭喪子之痛,還要幫兒媳渡過難關。

這正體現了民間傳統,因為公婆有一日老了,兒媳還要擔當起盡孝的責任,假如兒媳是長房,其孫理當行使長孫的職責。當然包括繼承財產。

由於現今社會,人們活動範圍早不限於農業,因而危險性大大增加,所以就有賠錢一說。

賠錢第一是安葬費,第二撫卹金,包括子女成長到18歲,妻兒全佔,這項最多。第三養老費,指專為養死者父母的,這項費用不霏。

各項費用法律有明文條款遵循,工傷、交通事故賠錢看似一筆錢在一起,但保險公司是根據條款一筆筆算出來的,不知怎麼分可查詢。

可懇定的是,公婆沒兒媳婦兒孫子孫女多。


還是那個花


我們這一男的騎電動車帶老婆孩子,老婆孩子被渣土壓死,賠了200萬,男的全部佔為己有。怎麼不說女方父母怎麼拿不到。


九霄雲外666666


正因為你兒子去世早,你兒媳一個人扶養孩子無論精力體力和經濟要比以前多一倍多。當然不是否認你二老的付出,但她是第一監護人,責任最重,多得是應當的。

而你二老由於年輕,有精力體力參加勞動,可以養活自己。

不要太糾結錢財,幫助媳婦養好後輩人才是最大的精神收穫。


桃鄉人518


這個問題指的是什麼情況?按規定賠償的話,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是工傷,除喪葬費用於喪葬之用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由繼承人按人數分享,父母、兒媳都是繼承人,分享數額一樣,供養親屬撫卹金,父母年老的,每人按職工月工資的30%支付,兒媳,如果有勞動能力,沒有這筆錢。如果是其他傷害,喪葬費、死亡賠償金分配與上面一樣,被撫養人生活費按當地人均消費性支出,父母年老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按規定享有,兒媳如果有勞動能力,不能享有。這種情況精神撫慰金,又兒媳,孫子,父母等近親屬分享。

故,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兒媳多得的情況,除非包括孫子那一部分,或者兒媳這邊沒有按規定支付父母那部分。


杜哥法行天下


兒子離世賠償肯定是該妻子所有,法律賦予的,給多少公婆那要看媳婦怎樣為人,從道義上來說,兒子離世,白髮人送黑髮人,作為公婆是很悲慘的,作為媳婦來說應該是於心不忍,也應該安慰一下老人,給點兒子賠償錢,最起碼,老人好想一點,但老人也不必為賠償金的多少而扯皮,因為,妻子是丈夫死後,在財產問題上是第一繼承人。


玉米178304546


因為兒媳婦是第一繼承人,並且如果還有小孩子,那麼考慮到小孩子的養育問題,肯定要給予一定的照顧,父母的份額只能說正常情況下就是三分之一吧,還得看這兒子有幾個孩子,兩個孩子的話,份額將會更少。

父母肯定不想出現這種情況,但是真要是出現了,還是多為孫子輩考慮吧,只要兒媳婦不是什麼居心叵測的人,錢的事情都好商量。


範四雜談


我想你不必糾結這些,如果你是女人應該明白失去丈夫的痛苦不壓於你失去兒子的痛苦。不要老想著你得到了多少,學會換位思考不管結婚多久那份痛卻是終身烙印,不是金錢就能扶平的。你也是過來人為什麼不能彼此關愛一下不在丟失一個親人呢?錢真的是無所不能嗎?


用戶妙音水蓮


兒子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為什麼得到的賠償卻多於父母?

對於去世者遺產繼承的問題,雖然你兒子的賠償款,配偶、父母、子女都是第一繼承人,理應平均分配但是法院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裁判。像你這種兒媳得到的賠償多於父母的情況,法院有可能是綜合考慮的,基於雙方的各方面的條件作出的。所以,假如該分配方案沒有其他人為的因素,建議不必過於糾結這個問題,接受這個法律結果。(案件有問題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