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導語:五代開國之君,幾乎全是前朝重將,他們靠政變和殺戮奪取皇位,很快又被別人趕下臺而身死國滅。大小統治者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激烈角逐,兵荒馬亂,生靈塗炭。這是黎明到來的前夜,民眾急切盼望著一位能夠結束亂世、救他們於水火的英雄出世。960年,後周禁軍統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建立

大宋王朝,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開啟了中華文明歷史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代。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宋太祖像

氣度非凡趙匡胤,殿前諸班樹權威。

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其尊號全稱為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史稱宋太祖。

年輕時的趙匡胤長得體格魁梧,擅長武術騎射,為人豁達大度,氣概非凡。後漢初年,他離開父母,出外遠遊,希望能找到安身立命、施展抱負的處所。當時正逢擔任後漢樞密使的郭威領兵討伐李守貞的叛亂,趙匡胤就應募成了郭威帳下的一名士兵。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郭威像

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政權。趙匡胤結識了郭威的養子、時任開封府尹的柴榮,並受到柴榮的信任和器重。後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郭威病逝,柴榮繼位,史稱周世宗。當時盤踞在太原的北漢政權利用後周權力交接、政局不穩之機,引契丹為援,率軍大舉南犯。後周世宗力排眾議,御駕親征,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大敗北漢軍。在這場關係到後周生死存亡的大戰中,趙匡胤因為功勳卓著而被世宗提升為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一躍成為禁軍的高級將領。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柴榮像

高平一戰的作用,使趙匡胤贏得了後周世宗柴榮對他的極大賞識,如果沒有柴榮對他的信任和欣賞,也就不可能有後來趙匡胤的快速升遷。

高平之戰後,世宗著手整頓禁軍,大批裁撤老弱病殘。同時,為了削弱地方軍閥的勢力,世宗決定把天下勇武之士招募到京城,從中再加以嚴格挑選,編成一支新軍,稱為“殿前諸班”,使之成為皇帝直接控制的最精銳的禁軍部隊。而負責這次選拔和組建工作的,正是趙匡胤。這次經歷對趙匡胤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他不但在這支新軍中培植了自己的勢力,樹立了自己的權威,同時也藉此機會廣結黨羽,使許多禁軍將領都成為他的親信,為日後的“黃袍加身”埋下了伏筆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殿前諸班”勇士

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陳橋驛,地處距開封市50公里的封丘縣,雖然這裡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但由於地處偏僻,如今已少有人來這裡參觀。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陳橋驛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這一天,趙匡胤帶兵出征,夜宿陳橋驛。當天晚上喝的大醉,第二天清晨,忽然外面喊聲四起,醉夢中的趙匡胤急忙躍起,剛一出門,一夥人便擁上前來,將一件黃袍披在他的身上。還沒等趙匡胤反應過來,眼前已經跪倒一大片,大家高呼萬歲。

就在夢境與現實交接之間,趙匡胤變成了宋朝的開國皇帝,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充滿傳奇色彩的“陳橋兵變”。如今,在陳橋驛顯烈觀供奉的趙匡胤塑像,依舊是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陳橋驛顯烈觀供奉的趙匡胤塑像

事實上,“陳橋兵變”的整個過程,是趙匡胤和他周圍的一群謀士總體策劃之下一步一步進行的。

兵變計劃的周密部署,是在正月初一開始實施的。當趙匡胤接到御前會議讓他帶兵出征的命令後,他先支開並非親信的慕容延釗,讓其率領前軍提前一天出發,讓侍衛親軍司的高懷德、張令鐸隨己出徵,抽空京師侍衛親軍的兵力,將兩位愛將兄弟石守信、王審琦安排在開封城內,以便內外策應。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石守信像

同時,就連家人的安全問題,趙匡胤也早有考慮,據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記載:出軍時趙匡胤的家人全都躲進了名叫定力院的寺廟藏經樓,以防不測。

如此看來趙匡胤並不是一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赳赳武夫,他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偉業,完全是倚靠他過人的膽識、高超的智慧和周密的部署。不過事情假如只是到此為止,那麼趙匡胤的行為跟五代時期所有倚靠叛亂奪取權力的軍閥毫無區別。然而趙匡胤接下來的做法卻真正顯示了一個開啟偉大王朝的政治家風範。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影視劇趙匡胤形象

在陳橋驛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率軍殺回京城開封,逼幼主柴宗訓讓位。然而這位兵變的主角卻下達了一道特殊的命令,要求所有將士回到京城之後要保護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許侵犯朝廷大臣;不許搶掠國庫;服從命令者重賞,違反命令者誅滅滿門,一道似乎簡單的命令,卻把趙匡胤與五代時期的所有政變者區別開來。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影視劇中幼主柴宗訓形象

正月初五,趙匡胤帶著他的叛軍回到了京城,果然軍紀嚴整、秋毫無犯。但僅此不足以順利登上皇位,他只剩下最後一個階梯,就是讓後周大臣誠服於他。面對後周大臣的嚴厲譴責,趙匡胤一邊哭訴一邊自責,這是馬上就要篡權登基的趙匡胤,十分尷尬的一刻,此時必須要有一個人站出來,將歷史往前推一把。作為趙匡胤的貼身侍衛,羅彥瑰從趙匡胤身邊走出,按劍喝到:“我輩無主,今日必得天子。”就這樣一聲呵斥終結了後周得歷史,趙匡胤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封后周恭帝柴宗訓為鄭王。因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的任所在宋州,新的王朝便以宋為國號,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趙匡胤帶著他的叛軍回京城

趙匡胤登基得消息,傳到華山隱士易學大師陳摶那裡,這位老者說了這樣一句話:“天下從此平定。”

太祖雪夜訪趙普,十國止亂定中原。

宋太祖即位之初,中國分裂割據的局面仍在延續著。北宋從後周政權繼承過來的地盤,只是黃河中下游地區以及淮河流域各地。

當年後周世宗以統一天下為己任,世宗領導的歷次對外軍事行動,趙匡胤都是親身參與了的。因此,在牢牢控制住原先後周的統治區域後,他也想把世宗開始的統一事業繼續進行下去。那麼,該確定怎樣的統一戰略和部署呢?趙匡胤為此與大臣進行了反覆的研究探討。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趙匡胤像

有一則“太祖雪夜訪趙普”的故事,說的是某天夜晚,太祖冒雪走訪趙普。趙普見皇帝門外立雪,大吃一驚,問其所以。太祖答道:“我睡不著。現在臥榻之外,都是別人的地盤,所以來找你商量商量。”趙普問他有何打算。太祖說:“我打算先攻取太原(北漢)。”趙普聽了,沉默良久,然後委婉答道:“陛下欲攻太原,非臣下所能知。”太祖知道他不贊成,就讓他發表自己的意見。趙普分析說:“北漢位於北部邊境,就算能夠一鼓拿下,那麼北方契丹的強大軍事威脅就要由我們獨自承擔了。不如先保留這個緩衝地帶,等我們平定了南方諸國後,再來收拾這塊彈丸之地。”太祖聽後大喜道:“我的本意正是如此,只不過想試探你一下罷了。”於是,一個先南後北、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就這樣確定了。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雪夜訪普圖》。趙匡胤雪中訪問功臣趙普,邊飲酒邊商定統一天下大計。

其實,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方略並不是北宋初年才提出來的,更不是趙普的發明創造。早在顯德二年(955年)夏,東平人王樸就向後周世宗獻了一篇《平邊策》,內中首先提出了“先易後難”的統一策略。當然,後周世宗也沒有完全實施王樸《平邊策》中提出的戰略方針。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趙普像

趙匡胤隨世宗征戰多年,有著相當豐富的軍事和政治經驗。他得出“當今勁敵,唯在契丹”的結論,既是他個人的切身體會,也是唐末五代以來歷史經驗的總結。當時許多有識之士也都認為,在南方地區依然處於分裂割據、各自為政的情況下,單靠中原地區的力量去挑戰北方強敵,是十分冒險的。作為剛剛誕生的北宋政權,如果不經過充分的準備就輕率北伐,不但難以收復失地、統一國家,恐怕自身也難免繼梁、唐、晉、漢、周之後,成為第六個短命的朝代。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五代十國後期形式圖

當時南方多為經濟發達、物產豐饒之地,而各割據政權大都政治腐敗,軍力衰弛。因此,首先把征服的矛頭指向它們,不但易於得手,而且可以極大地增強宋王朝的財力物力,為日後向北用兵、收復失地提供更充分的物質條件。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9年),宋太宗北上親征,消滅了北漢政權。至此,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徹底終結。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北宋和遼、西夏並立

席間杯酒釋兵權,結束藩鎮亂局面。

從907年到959年這五十三年內,中原地區更換了五個朝代,前後八姓十三君。在這五個短命的朝代中,除後梁是被另一個長期對立爭鋒的軍事實力集團(太原李氏集團)所推翻、後晉是被北方遼帝國所顛覆以外,其餘都是被內部的軍人所篡奪的。為了改變這種篡竊成風、兵戰不息的局面,避免使北宋成為繼五代之後第六個短命朝代,宋太祖趙匡胤相繼採取了一系列軍事、政治和財政措施。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五代十國帝王世系圖

趙匡胤憑藉自己掌握的禁軍大權,輕而易舉地奪取了後周政權。他深知掌握禁軍對自己統治的重要性,因而改革的首項措施就是針對禁軍及其將領的。

在他即位時的禁軍將帥中,既有慕容延釗、韓令坤這樣的前朝元老,又有石守信、王審琦這樣的結義兄弟。沒有他們的支持,太祖難登大寶。而一旦龍飛在天后,太祖又擔心他們驕橫跋扈,以致變生肘腋。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慕容延釗像

為此,他與趙普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好戲,解除了石守信、王審琦等人的兵權。

司馬光《涑水記聞》的記載:某日,宋太祖設宴款待石守信、王審琦等禁軍高級將領。酒過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狀,開口說道:“我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這個地步。但做皇帝也太難了,實在不如做節度使快活,我現在是整夜不敢安枕睡覺啊!”石守信等人忙問其故,宋太祖說:“這很清楚,誰不想做皇帝呢?”石守信等驚恐萬狀,紛紛表白:“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太祖說道:“你們雖無異心,可是如果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你雖然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眾將一聽,都嚇得離席叩頭······。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杯酒釋兵權情景圖

趙匡胤能夠當皇帝靠的是陳橋兵變,他不是一個地方實力派,而是一箇中央高級將領,他憑藉這樣一個殿前都點檢的位置,成功地發動了一場政變,而他的成功之處也恰恰意味著最大的危險。所以杯酒釋兵權解決的是中央禁軍的高級將領新老交替問題。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影視劇杯酒釋兵權情景

宋太祖採納趙普等人的建議,從政治、財政、軍事、司法四個方面削除藩鎮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結束了唐朝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的紛亂局面。

通過對地方藩鎮行政權、財權、兵權和司法權的全面削奪,宋太祖從根本上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尾大不掉、割據自雄的混亂局面,徹底改變了外重內輕的格局,為宋王朝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趙普像

中樞分權強君權,強固根本意圖深。

宋太祖在解決藩鎮問題、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改革軍事制度和官僚制度的措施,藉以造成“上下相制”“內外相維”的局面,重新確立了一切權力集中於皇帝的君主專制體制。

宋太祖通過對禁軍人事和組織的多項調整,確立了由殿前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共同統領禁軍的“三衙”體制。這個體制防止了由禁軍將領個人統領各軍的可能性,造成禁軍將領之間的相互牽制,確保了全軍統帥只可能是皇帝本人。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禁軍人事組織

同時,“三衙”只負責禁軍的訓練管理等事項,卻無調兵和發兵的權力。禁軍的指揮調動,歸樞密院負責。每有戰事發生,樞密院秉承皇帝意旨調動軍隊,而統兵將領則臨時委派其他官員擔任。這樣,就使得統兵權和調兵權徹底分離開來,有效杜絕了將領發動兵變的可能性。

北宋著名史學家範祖禹曾經評論說:“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於樞密,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京師之兵,總於三帥,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上下相維,此所以百三十餘年無兵變也。”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北宋著名史學家範祖禹

宋初約有軍隊三十八萬人,其中禁軍約為二十二萬人。宋太祖將禁軍的一半部署在京師,其餘一半分散到外地駐紮,使京師駐軍足以制止外地可能發生的變亂,也使外地駐軍合併起來能夠制止京師可能發生的變亂。在這種兵力佈局中,京師駐軍多於外地任何一個地方,反映了太祖強固根本的意圖,既可以內外相制,又可以強固根本,從中可見宋太祖用心之深。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禁軍

在朝廷,形成了以中書門下掌行政、樞密院掌軍政、三司掌財政的中樞分權格局。這種格局不但分散了宰相的事權,加強了君主專制,而且也與唐朝中後期以來財政制度廣泛變動和財政事務日益繁劇的背景相適應。中樞分權格局的要義,在於防止個人權力的過度膨脹,造成宰執群體內部的相互牽制和平衡。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中樞分權

重文抑武大國策,文治超過漢和唐。

《宋史·文苑傳》中說:“自古創業垂統之君,即其一時之好尚,而一代之規模,可以豫知矣。藝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奪武臣之權,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學之名,作(及)其即位,彌文日增。自時厥後,子孫相承,上之為人君者,無不典學;下之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錄,無不擢科,海內文士,彬彬輩出焉。”

這段文字,說明了宋代重文政策的本末由來及其深遠影響。後人也常常因此而盛讚宋代的文治超過了漢、唐。

宋太祖雖出身行伍,卻頗好讀書。即便是在軍營中,也常常手不釋卷。因而他較之五代時期的一般將領有更多的見識。他對那一時期武人專權亂政的種種弊端有切身的體會,因此在立國後即開始大力整頓,以求扭轉這種局面。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趙匡胤像

為了壓制武夫悍將,宋太祖提拔了一大批文臣官僚,將他們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並一再提倡宰相須用讀書人。為了培養崇文好學的風氣,宋太祖不但率先垂範,而且時時督促手下文武大臣認真讀書。在太祖的大力倡導下,好學之風愈來愈盛,與五代時期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文會圖》

從宋太祖開始,宋朝對科舉制度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以提高科舉取士的公正性,完善考試製度的嚴格性,增強士人應舉的積極性,同時也加強了皇帝對選士大權的控制,扭轉了五代時期不重學問、讀書人不願入仕為官的局面,使新王朝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宋人科舉考試圖》

創制立法防與弊,祖宗家法埋隱患。

宋初創制立法的核心內容,大都奠定於宋太祖時期,又被宋太宗繼承和發展。正因為如此,這些內容都被宋人統稱為“祖宗家法”,對宋朝三百餘年的歷史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宋太宗在即位之初曾詔告天下說:“先帝創業垂二十年,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紀律已定,物有其常,謹當遵承,不敢逾越。”

這段話表明:趙匡胤作為大宋朝“啟運立極”的締造者和開創一代制度規模的偉大政治家,其崇高地位在宋初就已經確定了。文中提到的“事為之防,曲為之制”這八個字,確實反映了太祖在位十七年創法立制的基本精神和原則,同時也表達了太宗打算克紹箕裘、繼體守文的態度。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影視劇趙匡胤形象

“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的立法原則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鮮明的現實針對性。後代學者曾將這八個字概括為:“以防弊之政,為立國之法。”這是十分精闢的。從上面列述的宋初各項重大制度調整和改革的內容來看,無不體現了這一精神。

所謂“弊”,是指唐末五代以來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宋太祖創制立法的目的,既要剷除已然之弊,又要防範未然之弊。其政策的重點,立足於一個“防”字。

但“祖宗家法”也埋下了諸多隱患,如在制度設計上過分重視制衡與防弊,從而導致效率的缺失和因循之風的盛行。這些隱患在以後的歲月中漸次展開、凸顯,給宋朝的統治帶來一系列難以克服的問題和危機,也是造成宋朝武功不振,而最終亡於外族的重要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軍隊武功不振

壯志未竟人已遠,燭影斧聲千古謎。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二十日,開封城中風雪瀰漫。趙匡胤心情很好。他派人將弟弟趙光義請來喝酒。兄弟倆喝到酒酣耳熱之時,不知為何,趙匡胤將旁邊侍候的太監宮女統統支走。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趙光義像

關於這場夜酒,史書記載,遙見燭影之下,趙光義時不時離開席座,看樣子似乎有謙遜退避之狀。禁漏三鼓之時,這場夜酒終於喝完了。這時,院子裡的積雪已經下了數寸,宋太祖拿著一把玉斧在地上戳雪,一會兒回屋,解衣上床,鼻息如雷。

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在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

“燭影斧聲”情景圖

當晚,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突然駕崩,時年僅五十歲。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宋太祖時代宣告結束。

結語

宋太祖之死,“燭影斧聲”留給後人一個千古謎案。有人說趙匡胤死於謀殺,也有人說他死於常年飲酒過度或突發腦溢血。一千多年後的今天,考證這位宋朝開國皇帝的死因已顯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趙匡胤有限的生命煥發出巨大的正能量,他用卓越的智慧與超人的膽識,終結了亂世,給天下百姓帶來了久久期盼的和平,書寫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