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私信里有一个妈妈向我求助:

我儿子今年两岁了,平时都是我一个人带他,在家里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玩平时想抱他都不让抱,可是现在每次出门都必须让我抱着,谁抱都不行。

看看人家其他小朋友在公园里跑来跑去的,而我家孩子就一直趴在我怀里,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之前在小区里遇到一个宝妈,孩子也是2岁多,但是不管走到哪里都让妈妈抱着,这位妈妈也向我诉苦:“孩子已经20多斤了,全程让我抱着,每次都是腰酸背痛。但是孩子和其他的亲人出去的时候却没有这样的现象,可以坐小车;也可以自己下来跑,不明白难道是因为和我格外亲的原因吗?”

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其实,像以上两位宝妈遇到的这种情况,是孩子心理发育的一种现象,我们可能都会认为孩子是越大越懒。其实不然,孩子可能也需要通过拥抱来找寻心理的平衡。

一、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拥抱

1.拥抱是孩子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观察发现:我们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需求——触摸。清楚地记得《孩子:挑战》中的一句话:婴儿需要拥抱,没有拥抱可能会死亡。

当我们每一次抱起宝宝并亲昵的时候,孩子的皮肤神经就会收到刺激,从而内心感受到来自亲人的爱。

而孩子在这样爱的滋润下,渐渐喜欢上这样的感觉,所以才会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求,而让大人抱着,尤其是孩子觉得最亲近的人。

2.孩子想要寻求安全感

2周岁的孩子虽然已经学会了走路,但是他们的普遍身高都没有超过1米。那么从孩子的视线来看,和父母走在路上,所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大人们的腿,根本都看不到五官。

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事也是非常恐惧,因此他们会想和大人一样的视角,也就想让抱着。所以,为了不让孩子感受到压抑,当孩子想要寻求拥抱时尽量满足,不要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3.孩子想要寻求关注

大部分父母在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的时间里,都会觉得如果过度的拥抱孩子,会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拥抱逐渐减少了。但是虽然孩子在长大,心里却仍然渴求被关注。

所以有些孩子会想尽办法让父母抱着,为的就是证明父母是在乎自己的。那么,当我们知道孩子这样的心理诉求之后,一定不能因此打击孩子。

4.对于探索的需求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也明白“站得高看得远”,他孩子和父母外出之后,由于自己的身高限制孩子看到的风景寥寥无几,为了满足内心的探索需求,孩子们就会想让父母抱着以此来充分的探索。

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抱起孩子的时候,孩子通常会表现的欣喜若狂,这是因为孩子心理的探索需求被满足。

著名家庭医生维琴尼亚·萨提尔说:“我们每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生存,需要8次拥抱才能维持正常状态,需要12次拥抱才能有所进步。”

二、当孩子要求抱抱时,父母的回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孩子想让父母,会收到两种回应,一种是拒绝,一种是同意。这两种回应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1.拒绝抱抱孩子—危害孩子心理健康

我现在大部分90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害怕因为自己的一些行为,而对孩子产生溺爱。尤其是当孩子想要被父母抱时,很多父母为了不惯坏孩子,会选择拒绝的方式。却没想到这样冷酷的回应,只会伤害孩子的心理。

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记得有一段时间,宝妈群里就有一些妈妈崇尚“华生教育法”,就是“孩子不能哭了就抱,不哭才能抱”,但是他们这样对待孩子,却没有想到后果。

要知道华生把这个理论用在了自己孩子身上,而他的孩子却因此遭遇巨大的不幸。虽然晚年的华生非常后悔,但是对于万千儿童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了!

2.同意抱抱孩子—孩子更勇敢,更坚强,更幸福

在国外很多国家,他们都相信只有父母的爱和拥抱才能滋润孩子,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拥抱孩子的次数其实是达标的。

能够经常得到父母拥抱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是满足的,而这样行为也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同时让孩子的未来更有活力,更坚强。

所以,当父母张开双臂,拥抱孩子,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体温时,他们会特别有安全感,这种亲子之间的依恋关系也会新一步加强,让他们感觉,无论自己在哪里,做什么,都有父母作为坚强的后盾。这样孩子会更勇敢,即使独自一人也不会孤单,遇到困难也不会害怕。

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当然,爱也是有限度的,我们在孩子正常需要抱抱的情况下,应该及时满足孩子。但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能抱时,也要学会用委婉的方式拒绝孩子。

三、不想抱孩子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1. 可以讲道理,但是不能发脾气

尤其是作为全职妈妈们,不仅要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同时还要兼顾家庭。为此很多妈妈们身心俱疲,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讲道理。

直接把原因告诉孩子:“宝贝,妈妈真的很想抱你,可是妈妈太累了,想要休息一下,可以吗?”

如果孩子还是不答应,这时候千万不能发脾气,不然孩子只会没有安全感,可以等待片刻再说一遍,这样孩子能够体会妈妈们的辛苦。

2. 通过游戏让孩子自己走路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认为走路不仅无聊,而且还非常的累。所以有的时候孩子不愿意走,就喜欢让父母抱着。

孩子过度寻求拥抱,可能是拥抱次数不达标,别再“怪”孩子了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把走路变成一种游戏的方式,比如互相踩对方的影子、看谁走的快,用这样比赛的方式能够很大的程度上激起孩子的兴趣。孩子不觉得走路无聊自然不会缠着让大人抱。

最后,我们做父母的要明白,虽然孩子在学会走路以后还是想让父母抱,大多数都是因为心里没有被满足,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爱,给孩子更多的关心,积极的回应孩子的每一次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