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 越南)对北宋的侵略和宋朝的反侵略战争

宋朝在遭受宋黎战争失败后,就要应对北方辽和西夏等少数民族的袭扰和各地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黎桓死后,安南大乱,宋朝大臣凌策和邵晔等认为这是平定交趾的最好时机,力劝宋真宗趁机出兵完成宋太宗未遂宏图。但宋真宗主张:“祖宗开疆如此其大,慎守而已,安用劳民以贪无用之土乎?”,不予理睬。1009 年,李公蕴篡黎氏王位建立李朝,并在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巩固和发展了其封建统治。李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延续了 225 年之久。在对外关系上,李朝统治者极力对外侵略和扩张,迫使占城、柬埔寨、老挝等周边弱小国家纳贡称臣。对中国的北宋政权,则一边维持藩属关系,一边伺机侵扰。李朝曾于 1014 年、1022 年、1028 年、1036 年、1058、1059 年和 1060 年等多次“深入宋境,焚其仓而还”或“伐宋钦州,耀兵而还。”

李朝( 越南)对北宋的侵略和宋朝的反侵略战争


中国宋朝一贯实行“抚宁荒服,务令静谧”的政策,对交趾李朝的频繁侵扰,一再采取克制的态度。而李朝则以为宋朝软弱可欺,遂变本加厉,不断扩大对宋朝的入侵。 熙宁二年(1069 年),王安石除拜参知政事。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厉行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同时加强南疆战备。此举引发了李朝的极大不满。1075 年,李常杰、宗亶率 10 万兵入侵钦、廉、邕三州。李常杰攻入邕州城后,“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二州,死亡者几十万人”。邕州知州苏缄(1016~1075 年)本来反对与交趾禁商,但当李常杰围攻邕州城时,苏缄在得不到援军支援的情况下,亲自上城射杀敌军,鼓舞士气。在坚守 42 天之后,终因寡不敌众,城中粮尽水绝,邕州城被李常杰攻破。苏缄先杀全家三十六人后自焚。苏缄的气节得到宋帝的肯定,获遗赠奉国军节度使,谥“忠勇”,邕州百姓为其立祠堂。苏缄殉难遗址于 2002 年被公布为南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面对李朝的大举入侵,宋神宗于 1076 年 3 月派郭逵率 30 万大军进行反击,迅速将侵略者逐出国境,收复邕州等地。随后乘胜追击,打入李朝境内。后两军互有胜负,进入相持状态。1077 年(熙宁十年)交趾上表,次年入贡,双方重续中断了四年的朝贡往来,最终以议和的方式结束了此次战争。

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衰弱的国家,面临着许多内忧外患。宋神宗作为一代力图有所作为的帝王,按照王安石的建议进行富国强兵的维新。在宋李边境地区,宋朝也加强战备。关于该战备是防御性还是进攻性,中越两国史书有不同的记载。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王安石秉政后向宋帝上言称,交趾被占城攻破,余众不足万人,可计取之。宋朝起用沈起和刘彝知桂州,“潜起蛮峒兵,缮舟船,习水战”,禁州县不与交趾贸易。安南李朝感到威胁,于是便凭借较为强大的军事实力,以“王安石变法残害百姓,大越军队来攻以拯救人民”和王安石“行青苗助役之法,荼毒生民”为借口进攻宋朝。

李朝( 越南)对北宋的侵略和宋朝的反侵略战争


越南出版的《越南历史》中把李朝此次行动称为是对宋朝企图侵略交趾的许多基地的中心邕州城发起的“先发制人”式攻击。这与历史客观事实根本不符。越南史学家认为宋神宗早就有意“侵略”越南的证据是宋神宗与王安石的一段对话,即王安石曰:“乾德初立时,用二万精兵足了。以中国之众,募二万人精兵岂患无之。择五七中材将帅,亦岂患无之。一举灭交趾,则威立矣”。

其实,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意识到该证据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王安石说这段话的时间是 1076 年的夏天,此时距离李常杰攻陷据钦、廉、邕三州已经过去半年多时间。其实这只不过是宋神宗和王安石君臣面对交趾李朝挑衅的事实而发出的无奈忏悔之词罢了。而关于北宋在南疆加紧军事准备的情况,中国《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面对交趾李朝频频寇边,任知邕州兼广西经略安抚多年的肖注主张加强边防,对交趾采取强硬态度,但他们的建议不仅没有得到宋神宗的支持,而且还丢了官。他的继任者沈起以及沈起的继任者刘彝,由于身临其境,亲眼目睹了边境的形势,都延续了肖注的政策,但也很快被免职。从此可以看出,宋神宗启用王安石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的威胁,宋神宗本并不想在南疆投入过多的兵力和财力。

而当地地方官员们加强战备的目的也是为了防御李朝的屡次袭扰,而不是为了进攻交趾。从钦、廉、邕三州很快失守的史实来看,当时驻守广西的兵力并不多,防御力量也不强,根本没有做好要打仗的准备。很明显,越南史书关于李朝“先发制人”打掉宋朝“进攻”交趾的军事基地以及把李常杰攻宋是来拯救中国人民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对历史的莫大讽剌。再加上李朝多次南攻占城,北寇宋朝边境,所以这完全是交趾李朝为落实其扩张政策而对宋朝发起的一次侵略。其后北宋对李朝的用兵是对李朝侵略的自卫反击战。李朝的大肆入侵彻底惹恼了宋神宗,在宋朝打退李朝军队后,宋神宗转变原来保守观念,希望能一股作气,趁机收复安南,永绝南疆后患。神宗曾诏郭逵等:“交州平日,依内地列置州县。”正如宋人所说:“神宗继统,材雄气英,以幽蓟云朔沦于契丹,灵夏河西专于拓拔,交趾日南制于李氏,不得悉张置官吏,收籍赋役,比于汉唐之境,犹有未全深用为耻,遂慨然有征伐开拓之志。”

李朝( 越南)对北宋的侵略和宋朝的反侵略战争


这也体现出双方封建统治者相互夺地甚至吞并的意味。 宋军打到距交趾京城升龙仅 30 里处,遭到李朝的顽强抵抗,战争进入相持状态。约两年后,宋朝接受交趾的求和,双边恢复宗藩关系。1077~1084 年,两国经过长达 7 年的谈判划定了疆界,这是中越两国历史上第一次划界。两国统治者或许从这次战争中悟出了“和则两利,战则俱伤”的道理,此后在处理双方关系中显得理智而成熟,双方边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和平无战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