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作 者 | 无才姐

公众号 | 女子无才便留德(ID : wucai6de)


我有个很特别的读者。

有多特别呢?

她介绍自己是这样的:我真的不是炫耀也不是骗子啊!

她介绍孩子是这样的:我女儿是强迫症患者,我在考虑带她去医院。

我让她说说具体情况,她说昨天刚跟朋友吐槽了一下午,今天你让我缓缓,我总结一下再打字。

这一缓,就缓了三个月。

圣诞节前的某天,读者群里正在讨论心理问题,她冒了个泡说,写写我家的问题吧!

随即私信我,大段文字倾泻而出。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这个被亲妈怀疑患有强迫症的孩子七岁,二年级,是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聪明过人,学习优异,琴棋书画样样出色,而且上进心极强,是传说中人人称羡的“自鸡型学霸”

但是这个妈妈并不快乐,字里行间尽是透不过气来的焦灼和无奈

她一口气列举出来的“怪事”有:

1. 姐姐过分追求完美,不仅成天逼自己进步,还强迫她妹妹学习。

2. 喜欢和班里数学最好的孩子一起玩,强迫妈妈提前教自己数学,常因教法和学校不同哭闹不止,但又不肯作罢。

3. 做错题躲在桌子底下发脾气,骂自己笨,抓伤前来安慰的爸爸,闹完又去做题,直到做对为止。

4. 因为小事在学校追打妹妹,严重到被老师投诉。

5. 做错事坚决不说对不起。

6. 默写一定要全对,只要错一个立马崩溃。

7. 不管是测验还是演出之前,过分紧张,不停碎碎念。

8. 喜欢嘲笑班里成绩不好的孩子。

9. 和妈妈一起逛街时不停念叨,我都没有学习,我要变笨了,妹妹在家学习呢。

10. 和妹妹一起逛街时哪怕礼物比妹妹多,也不高兴,抱怨逛街无聊。

11. 和妈妈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很成熟,一旦和妹妹在一起就是各种吵闹,总是企图教育妹妹,甚至动手拽、扭。

12. 性格倔强,曾经因为死活不肯多穿衣服鬼哭狼嚎,被邻居当作虐童投诉。

这些事,看起来真没什么特别的。

我犹豫着要拿哪一件出来讨论,似乎无论拿哪一件出来都有

小题大做之嫌。

它们那么细小,那么琐碎,分散开来就像一粒一粒沙子,虽然恼人,却不成气候

但是所有沙子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沙尘暴,铺天袭地,令人窒息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试想一下每天面对一个不停争吵、哭闹,难以说服也难以安抚的孩子,每天!

这种高频冲突足以击垮一个老母亲正常的心态,破坏一个家庭日常的氛围

也难怪这位妈妈身心俱疲,对母女关系束手无策,而孩子她爹也态度悲观,私下里说以后养老得靠妹妹,姐姐亲情冷漠,怕是靠不住的。



我对这个孩子非常好奇,甚至有见上一面的冲动,因为在她身上实在有太多熟悉的东西

是的,我家有同款,只不过分解成了两个。

换句话说,她是大麦麦和小米米的二合一加强版

如果把大麦麦的“宁死不屈”和小米米的“铁血无情”加在一起,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在八岁以前,大麦麦都堪称人形二踢脚,一炸就上天。

字写不好要哭得满地打滚,琴弹不好要嚎得人尽皆知,天天暴风骤雨,五雷轰顶。

我的读者们大多只知道我花了不少心思教她中文,终于推到她八岁读金庸,却不知道我花了数百倍的心思教她控制情绪,终于教会她八岁做个正常人

但她即使控制住了情绪,也改变不了钢铁直女的属性。

她喜欢逼妹妹背书,逼妹妹口算,逼妹妹练字,坚持不懈地教妹妹做人。

妹妹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常常追着她就是一顿暴打

而她一边痛哭流涕一边抱头鼠窜一边不忘教育妹妹好好学习,不该打人。

我能说什么呢?

当她刚正不阿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穿的衣服难看死了做的菜难吃死了的时候,我又何尝不想追着她一顿暴打!

什么察言观色什么见机行事,在她那里统统不存在的。

明明台阶已经递到眼前,她看都不看一下,仗着一身正气,各种正面硬刚

我太理解古代的皇帝了,对那些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一言不合就要冒死进谏的言官,真是恨得牙根发痒,恨不得手动扇死。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相比之下小米米总算拎得清了,凭借老二对资源争夺的天然直觉,玩得一手见风使舵,哄得老父老母甚是开心。

但她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小时候读小美人鱼的故事,大麦麦伤心不已,叹息鱼类为什么要爱上人类,可小米米呢?

坐在那里百思不得其解,为啥不把王子杀了,这鱼脑子瓦特了?

每当家里有人出差,大麦麦都会寝食难安念念叨叨,可小米米呢?

啊!今天天气真好啊!浪里个浪的好开心啊!

等出差的人回来了,大麦麦第一时间扑过去

亲亲抱抱举高高,可小米米呢?

把所有人一把推开,烦死了,挡到老子看电视了!

来啊!来比亲情冷漠啊!

老母亲为什么还能保持淡定

因为她对别人还算是好的,对自己下手更狠。

做错题大麦麦只是嚎一嚎滚一滚,可小米米呢?

一言不发砸笔,撕纸,摔门,踢墙,打自己的头,眼睛里一边喷火一边流泪,一遍一遍重做。

如果说大麦麦发脾气我还会抱一抱哄一哄,小米米发脾气我只会以最快速度逃离现场。

我特么害怕!

这不是二踢脚,这是核爆啊!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那些火星撞地球的戏码我已经不想再提了,我就是那个可怜的地球母亲

当我在这里跟大家谈笑风生的时候,鬼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

所以我非常理解这位妈妈每天被各种细碎小事折磨得焦头烂额的处境。

毕竟她有一个二合一加强版。

但反过来想想,她还有一个不争不抢乐乐呵呵的天使老二聊以慰藉

我没有选择,只能认命。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但是一切问题能够迎刃而解,恰恰是因为认命

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无所谓好坏,更没有对错,别说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就是完美的性格也不存在啊!

细心的人难免会牺牲效率,高效的人又往往不够周到;稳重的人不太可能一飞冲天,冒险的人又有可能栽大跟斗;爱热闹的人没有多少时间思考,爱思考的人多少有一些孤僻;好胜的人朋友不会太多,随和的人又很难守住原则;

耿直的人得罪人还不自知,圆滑的人看起来又不太可靠;意志坚强的人离成功更近,随遇而安的人却更容易快乐。。。

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很矛盾,到底要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人。

我们总是很贪心,我们太想集大成,希望孩子进可攻退可守,八面玲珑毫无破绽。

但这注定是痴心妄想,因为所有品质都有正反两面,需要智慧去平衡。

我们真正能做的,是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帮助他们长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一个人之所以独一无二,正是因为身上的那些特质

这些特质,不该被草率贴上“优点”或“缺点”的标签

因为我们判断优缺点的标准

,并非上帝视角的远见卓识,而只是家长视角的懂不懂事。

说白了,自以为是的我们绕不过简单粗暴的“顺我者赏,逆我者罚”

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大概率会让父母觉得性格有问题,因为他常常让父母难堪

但是放眼望去,人类历史长河中,桀骜不驯的精英数不胜数,温驯的人却大多平庸。

当我们企图去改造一个孩子时,就会看到满眼的“毛病”,而改造引起的所有冲突都会对“毛病”反复举证,令我们深信不疑,越发焦虑。

只有当我们试着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时候,才会看到完整的他们,有点可爱,有点笨拙,有点鲁莽,有点狡黠。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我接纳了大麦麦的耿直,才会看到她的热情洋溢,乐于助人;接纳了她的固执,才会看到她的认真负责,踏实可靠

;接纳了她的好胜,才会看到她的积极上进,不言放弃。。。

我接纳了小米米的“冷酷”,才会看到她的独立自主,内心强大;接纳了她的“凶残”,才会看到她的自尊自爱,不容侵犯;接纳了她的“狡诈”,才会看到她的随机应变,情商过人。。。

只有当我们试着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时候,才会真正理解他们那些看起来“怪异”的表现:

在逼迫妹妹学习的背后,除了优越感、控制欲和表现欲,还有责任感的爆棚。

对别人无礼嘲笑的背后,除了童言无忌心直口快,还有同理心

的尚未养成。

开口闭口杀人,也并非是真的漠视生命,而只是对死亡的懵懂和对后果的无知

对家人出差熟视无睹,是因为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没有分离焦虑,而且十分享受独处

总爱钻牛角尖不放过自己,是因为还没有学会心理调节,以及解决问题更有效的途径。

这些“怪异”的表现,也许我们也曾经有过,只不过我们已经忘记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样子了。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怪胎,既不像爹也不像妈。

可事实上,他们只是像个孩子。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需要接纳的是天性,需要纠正的是行为。

孩子就像是一个个半成品,材质如何早已注定,但最终能否成器,还要看后天的教育。

当我们放下成年人的世故和武断,不再去用“好”、“坏”去看孩子,而只用“成熟”、“不成熟”去看孩子时,很多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所有那些不合理的行为,只不过是不成熟罢了,我们可以教,他们可以学。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第一步,是去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

不要急于责怪孩子,而是倾听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相信孩子的美好动机

比如,不要斥责“你干嘛去招惹妹妹,她学习关你什么事”,可以问“你为什么想要教妹妹做题呢?”“是希望妹妹和你一样棒吗?”

相信我,人都有天生向善的一面,即使本来是出于恶作剧,也会因为这样善意的询问而产生不能辜负信任的意识。

我们眼里只看到熊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熊,我们眼里只看到好孩子,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这不是封建迷信,这是心理暗示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第二步,是去理解孩子当下的心情。

否认和批评孩子的情绪,只会造成冲突,或者逼迫孩子隐藏情绪;只有接纳孩子的情绪

,才能让孩子敞开心扉,接受建议。

比如,不要说“做错了有什么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干嘛哭成这样”,可以说“做错了一定很懊恼吧,妈妈小时候做错题也是又生气又伤心,想想都要哭呢!”

有时候我们自认豁达的一堆大道理并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只会让孩子产生“你根本不懂我”的反感。而简单地附和他们的情绪,却能让他们感觉好很多

在孩子情绪的爆发点上,也可以什么都不说,默默走开,让他们自动冷却。因为这时候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火上浇油

平静下来再开口,效果会更好。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第三步,是去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是引导,不是命令,更不是强迫。

作为成年人,我们太容易凭借人生经验为孩子指出一条光明大道来。但是再好的路,也要孩子自己愿意走。

大冷天死活不肯多穿衣服的事在大麦麦身上也发生过,我并没有和她争吵,只是跟她说不穿也行,后果自负。后来她冻感冒了,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少穿衣服。

这个耿直girl也没少嘲笑过别人蠢笨难看,老母亲就曾经亲自领教过。怎么办?来互相伤害啊!被嘲笑是什么滋味,不如大家一起尝尝,再免费赠送一句千古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至于什么做不出题就把自己往死里整,多浪费感情。我们试试先喝口水吃块糖

平复一下心情好吗?毕竟考试的时候我们也不能说炸裂就炸裂对不对?

我几乎从不和孩子正面冲突,为什么?因为冲突从来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会把明的问题变成暗的问题,把简单的问题变成扭曲的问题。

想要孩子好好说话,我们自己先要学会好好说话。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第四步,是为孩子设置行为的界限。

比如生气的时候可以哭喊,可以捶枕头,可以扔绒毛玩具,但不能摔门,不能破坏财物,不能造成人身伤害,不能对父母出言不逊。

顶撞父母必须立刻道歉,破坏财物必须用零花钱赔偿

享受有限的自由,是人生最基本的游戏规则,理解并遵守它是成长的第一步。

除了这四步,我们还需要维持一个轻松幽默的家庭氛围,如果可以常常逗笑孩子,一切都会事半功倍。



如果说这个案例还有什么引起我注意的地方,一是女孩对学习的紧张和重视程度,在教育环境相当宽松、并没有成绩崇拜的德国显得十分夸张;二是她的妈妈对智力平平、各方面都不如她的双胞胎妹妹明显更为满意

在妈妈眼里,姐姐性格怪异,似乎唯一令人感到安慰的就是学霸体质。妹妹虽然普普通通,却是个讨人喜欢的正常孩子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个读者,一名清华学霸。她对我说,她永远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优秀,却得不到父亲的爱。父亲只爱妹妹,虽然妹妹只上了职高,却比她自信、幸福得多。

我不确定这两件事是不是有些关联,不确定是不是姐姐感觉到在妈妈眼里自己唯一的优点就是学习好,所以才越发拼命去学习。

我只知道,在多子女家庭,尽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都不会承认自己偏心,但事实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都会觉得父母偏心

父母怎么想的并不重要,父母让孩子感受到的才重要。

没有感受到父母平等之爱的孩子,将一生背负着难以愈合的伤痛。在现实生活中,我遇到过太多太多的“姐姐”们,为了得到父母的一点点肯定,她们拼尽全力,让人心疼。

但让我感到安慰的是,这位妈妈始终是在乎姐姐的,她的无助,她的焦急,都是出于对姐姐的爱

她并没有因为姐姐学习好就心安理得,而是保持着对心理问题的警醒和开明,对心理治疗没有避讳和拒绝的态度。

她忧心如焚,竟是因为孩子太爱学习了

像呵护孩子柔弱的身体一样去呵护他们娇嫩的心灵,值得每一位父母付出努力。

////////////////////

-end-



本文转载自“女子无才便留德”,作者“无才姐”。无才姐,资深留德华,淡定俩娃妈。当你感到烦躁、焦虑、挫败的时候,不妨用一杯下午茶的时间,看一看无才姐的爆笑故事,听一听无才姐的歪理邪说,看看这个才华有限而热情有余的女子,是如何把一地鸡毛的生活过成了科学段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