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孟子曰:窮則對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發揮自己的力量,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是儒家文人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中國人獨有的情懷。

中國是人情社會,特別看重人情往來,遇到別人身處逆境時出手相助,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然而,老祖宗認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伸出援手。在幫助別人的問題上,老祖宗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救急不救窮

常言道,世事難料,風雲莫測。誰都有一時半會急於用錢的時刻,也許是生意上資金一時週轉不來,也許是家裡突然有人身患重疾……遇到這些急需用錢的情況,無論出於感情或是道義,我們都應該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人生無常,誰也不敢保證一輩子順風順水,難保有一天我們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到那時候,我們也肯定希望有人能拉自己一把。所以,將心比心,遇人急難時,力所能及的事能幫就幫。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然而,對於一直貧窮的人,千萬不能幫,原因有兩點:

第一,貧窮的人之所以一直貧窮,根源大多在他自己身上。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很多人之所有貧窮,原因就在於好吃懶做,貪圖享受,不肯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這種人幫了也是白幫。

第二,對於貧窮的人,你的幫助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本質問題。如果是一時週轉不靈,我們的幫助還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對於貧窮的人,無異於一個無底洞,無論再多的幫助,最終也是徒勞無功。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幫笨不幫懶

笨人,也許是天資愚笨,或者是受教育程度不高,這都是客觀原因,這不能怪他身上。而且,很多人雖然天分不高,但願意腳踏實地,踏踏實實的工作。如果能學到一技之長,要養家餬口也不是難事。

但是,對於懶人,卻是無可救藥。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不肯努力,無論你再怎麼幫忙,也是爛泥扶不上牆。你對他的幫助,只會更加滋長他的惰性。甚至,萬一你幫了他一次,他利用你的善良,死皮賴臉的吃定你,更是惹禍上身。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幫助不是盲目的,每個人的力量有限,不應該浪費在無謂的人身上。而是有所選擇,將有限的力量給予那些更值得幫助的人,讓他們走出逆境,這才是大智慧的做法。

佛家有云,修善因,結善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可能的幫助別人,既是造福他人,也是給自己積攢福報。心存善念的人,必定好人有好報!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從這句俗語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的智慧有時候真的“誠不欺我”,很在理。讀一讀老祖宗的智慧,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經驗。

除了經常聽老人們說俗語,《增廣賢文》這本書也是收錄了很多民間俗語,被稱為人們的處世寶典,都說“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指的就是《增廣賢文》。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裡面句句都是經典!好比“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而且看完也會發現很好理解,而且獲益良多!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喜歡看格言和諺語的原因。不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往往讀到的卻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人生經驗的深刻總結。對於比較繁忙,但又需要及時總結的中年人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增廣賢文》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增廣賢文》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堪稱中國古代的《毒雞湯大全》《提升口才,每日一句》,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這本書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家人私底下的教育,他直接攤開來告訴我等愣頭青,不論生活怎麼樣,我覺得提前看了這些,就不容易在人生路上想不開,對於未來如何也有個準備。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總之,這樣的一本《增廣賢文》是一本什麼時候讀都會有收穫的好書,想要吸取國學精華,從簡單文字中獲得處世之道,看《增廣賢文》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俗語:“救急不救窮,幫笨不幫懶”,老祖宗的智慧真在理,需謹記

《增廣賢文》精裝正版,有完整原文,譯文,解析,完全不怕 看不懂。只需要48元,也就是2包煙錢,還送一本《道德經》就能讓你收益終生!

點擊下面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