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前幾天復工,碰到財務部的張姐,許久未見便聊了幾句。


可沒想到,一提到她兒子的近況,張姐的眼圈就紅了,話沒說兩句淚水就溢了出來,噼裡啪啦地打在口罩上……

原來,她是被兒子“氣”哭的。

張姐的兒子一直在國外留學,這次回來雖說碰到疫情,但一家人難得在一起,也算是有機會好好團聚一番。

可令張姐難過的是,兒子待得時間越長,她越覺得心寒,兒子每天除了打遊戲就是睡覺,從不跟父母交流。


張姐稍微說他幾句,他便暴跳如雷,對著張姐大吼:要不是回不去,我才不想呆在家裡,從小到大,你們什麼時候在意過我的感受?!

面對如此冷漠的兒子,張姐百感交集,不知道兒子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副模樣。

其實,張姐的情況,沒少跟我們提起:自15歲起,她就把兒子送到國外留學,雖說環境不錯,但很少與父母見面,加上缺乏溝通,孩子一直覺得特別孤單。


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前幾年,兒子三番五次打電話說呆在國外很累想回來,可張姐覺得孩子前途最重要,說什麼也沒答應……

我不知道,這些年張姐的孩子到底經歷了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過得並不開心,多年的孤獨與壓抑內化成一種很深的絕望,才會用冷漠的方式表達出來。

說白了,孩子的冷漠,是張姐一手造成的。

正如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所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歸屬感,希望能與父母保持親密的關係。


每一個冷漠的孩子背後,內心都藏著一個不被人滿足的需求。


1.冷漠背後,是孩子內心在呼求

其實,生活中所謂“冷漠”的孩子並不少見。

前不久,上海一父親報警稱遭女兒“家暴”,衣服被剪爛,並把自己關進了衣帽間拒絕出來。

這位父親說,剪衣服不是第一次,已經反反覆覆剪了十幾件衣服,這種情況已有2年,還曾扯下母親的頭髮,這次爆發的原因僅僅是拒絕了她買鞋子的要求。


一個孩子,竟然如此對待父母,豈不是大逆不道嗎?!可出人意料的是,當民警與女孩耐心


溝通後,卻發現女孩並非像父親所說的那般冷漠無情,她會關心父母,還會給父母做早餐,只是父母的逼迫式教育,讓她喘不過氣,才會採用極端的方式對抗。

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原來,長久以來,孩子需要的,不過就是父母的尊重與理解。

當父母看不到孩子內心的渴望和需求,體會不到孩子的感受,孩子的無力、失落和憤怒就會通過冷漠,甚至犀利的言行表達出來。

朋友當班主任時,曾遇到一個特別叛逆的小男孩:成績差、逃課、打架,遭批評還會向老師臉上吐口水……有一次,朋友叫他父母來參加家長會,他竟毫不猶豫回了句,“我爸媽都死了。”

小小年紀,竟然對父母如此冷漠,可正當所有人認為這個孩子已經沒救了時,朋友卻從孩子的一篇作文中洞察到了他的心聲:

我只想躲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那裡沒有爸爸媽媽逼迫我學習,也沒有人罵我是垃圾和廢物,我可以盡情地畫我喜歡的畫……

短短几句話,卻是孩子內心的渴望與吶喊。

原來,孩子所有的冷漠背後,都是在呼求能有一份沒有壓力、沒有否定、沒有說教、只有尊重與理解的愛。

教育學家曾說:理解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當我們不明白孩子怎麼了的時候,只需要切換一下立場:去了解,去聆聽,才能真正走近他的世界,才談得上影響與引導。

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其實是情感上的理解與疏通。


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2.愛得不到回應,家就是冷漠開始的地方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無關反應”,落在親子關係裡,即孩子所關注的內容,跟父母關注的完全不一樣。

若一個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甚至是漠然無回應,就會產生巨大的虛無感,無法確認自己的存在,慢慢變得消極冷漠

前幾天,到樓下超市買東西,無意間看到鄰居家的小姑娘竟一個人呆呆地在花壇邊坐著,上前打招呼也不理我,與平時那個活潑可愛,嘴巴又甜的孩子簡直判若兩人。

看到孩子連口罩都沒帶,出於安全考慮,我決定送她回家,可我剛想拉她的手,她卻“哇”的一聲哭起來:“阿姨,我不想回家,我討厭爸爸媽媽,他們根本不管我!”

原來,這些天因為疫情的原因,小姑娘一家三口一直待在家裡,可父母整天不是刷手機就是忙自己的事情,對她不理不睬。

今天她畫了一副畫想分享給父母,可媽媽忙於家務一直說等等;去找爸爸,爸爸盯著手機,嘴裡說著“好看”,卻眼都沒抬一下……

小姑娘愣在原地非常難過,一氣之下就獨自跑了出來。

看著那個縮著身子淚流滿面的小姑娘,我心疼地嘆了口氣,她落寞的眼神就像被丟到一個孤島上,那種被漠視被遺棄的感覺,讓人渾身感到冰冷。

對孩子的愛毫無回應,其實比語言暴力更有殺傷力。最直接的影響是給孩子一種被敷衍,失去存在的感覺。

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英國心理學家萊因說:存在等於被感知。如果一個人總是缺失這種正常的回應,會產生“存在性焦慮”。

假如一個小小的孩子有了這種焦慮,那他的童年幾乎會被陰霾覆蓋,他的內心無法感受到陽光和愛,也會慢慢失去愛一個人的能力,甚至會變得自卑冷漠。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一句很犀利的話:“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冷漠的反義詞,是溫暖。

孩子想要的家,它決不是冷冰冰,而是溫和的態度,溫暖的回應,和溫情脈脈的愛的流動。

3.

缺乏陪伴,是親子冷漠的根源

前段時間,高曉松做客李佳琦直播間,為了公益事業“塗口紅”上了熱搜。


直播中,高曉松不僅全程噘嘴配合李佳琦塗口紅,還極力賣萌做各種表情包,惹得笑翻了的網友一致點贊。

可誰又曾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幽默博學的“重量極大才子”,卻與父親終生冷漠。而這,也成為了高曉松的終身遺憾。

一次在節目中,他說:“小時候我跟父親關係就很冷淡,到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然後痛哭流涕地跟我爸說:你要不要跟我談談心呢?這些年我的內心是什麼樣的,我的夢想、我所有的掙扎?”

“結果,還是被拒絕了。”

話音剛落,高曉松就落下淚來……看得出來,父親這個詞對於高曉松而言,始終是個沒癒合的傷疤,一碰就會痛。

原來,從小時候起,高曉松的父母就長期在國外生活,對他的關愛非常少,印象中他甚至都沒有問過父親一個問題,無論是學習的問題還是其它。

正是因為缺乏父母的陪伴,高曉松內心漸漸由“冷漠”變得“叛逆”:愛較勁、討厭別人干預自己。

他甚至直言不諱地說,“我跟我父親之間極為不好的關係,確實導致我年輕時候出現了很多問題。”


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沒有陪伴的養育,其實是精神虐待的一種方式,但它通常具有隱蔽性。有時候,我們在心理、精神和情感方面傷害了自己的孩子,卻不自知。

陪伴孩子成長到底有重要?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我作為孩子會怎麼想?答案也許就有了:

“爸爸媽媽總是不在身邊,是不是不要我了。”

“家裡為什麼這麼靜,我好害怕。”

“沒人關注我,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沒有陪伴,再親密的關係,隔著一面冰冷的牆,也會慢慢變得疏遠和冷漠。

愛孩子,就不該讓孩子在絕望中關閉心扉,要知道,父母在陪伴中建立起來的“情感鏈接”,才是孩子一生溫暖的源泉。

4.教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父母以何種方式愛孩子,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調。

那些童年缺乏父母尊重、認同和陪伴的孩子,一生都在呼喚愛,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度低,一邊渴望著他人的接納,一邊又在冷漠中逃避、否定自己。


孩子留學歸來,只會睡覺打遊戲:冷漠的背後,是在呼喚愛


身為父母,我們未必能給孩子提供他想要的一切;

但是,我們的一份傾聽與理解、一個愛的回應、一份真心的陪伴、卻能帶給孩子意想不到的改變和愛的滋養。

《鏡子》裡有句臺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好的父母,理應從自身做起。因為,親子之間,只有多一點情感流通和愛意傳遞,才會少一點冷漠與隔閡。


作者:羅雲霞,父母城邦作者,有書、十點讀書特邀作者,在育兒的路上陪你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