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正统十四年,明英宗被瓦剌俘虏,但众所周知,他在瓦剌的生活过得还算不错,一点都不像一个俘虏,反而倒像是客人。

而明英宗之所以能过好日子,全靠有也先的弟弟,也就是伯颜帖木儿照顾。

伯颜帖木儿很是敬佩明英宗的为人,很快就和明英宗成为好友,在被俘虏期间,明英宗一直住在伯颜帖木儿的营帐中。伯颜帖木儿每天好吃好喝伺候明英宗,两人把酒言欢,相互欣赏。

后来,明英宗还为伯颜帖木儿的四个儿子,分别赐了汉姓。明英宗刚被抓来时,是伯颜帖木儿建议也先,不要杀了他,可以用他来威胁明朝。之后他又多次劝说也先,将明英宗放回去。

明英宗临走前,伯颜帖木儿十分不舍,哭着对明英宗说道:

“皇帝去矣,何时得复相见!”

此一别后,二人再没相见。

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除了伯颜帖木儿,明英宗在瓦剌的衣食住行,也有人精心照料,其中一个名叫袁彬。袁彬父亲本是建文朝的锦衣卫校尉,后来他代替了父亲的职位。正统十四年,袁彬跟随明英宗出征,结果被一同俘虏。

到了瓦剌,袁彬就相当于成了明英宗的“代言人”,凡是与瓦剌交涉等事宜,全部都由袁彬出面。不仅如此,他还要在衣食住行上照顾明英宗。

明英宗刚被俘虏时,被关到破旧的蒙古包中,每晚寒风刺骨,让明英宗无法入睡。此时袁彬便会解开衣衫,将明英宗的脚裹住,这才勉强入睡。后来伯颜帖木儿让其住到自己的营帐,这一情况才得以缓解。

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袁彬对明英宗的悉心照顾,使得身陷敌营的明英宗,感受到一丝温暖,因此他对袁彬产生了一种依赖感。有一次袁彬发烧昏睡过去,明英宗抱着他大哭,生怕他有事,还好后来袁彬痊愈了。

有一天,也先派人来向明英宗提亲,说是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明英宗。在一旁的袁彬听到后,私下对明英宗说,如果他真的娶了也先的妹妹,那就相当于做了外族人的女婿,将会丧失自己与明朝的尊严。明英宗便拒绝了婚事。

与袁彬一样,在明英宗被俘期间,忠心保护他的,还有一个叫哈铭的蒙古人。哈铭是锦衣卫指挥使,同样跟随明英宗出征,结果被瓦剌俘虏。在此期间,他和袁彬都是明英宗最信赖的人。

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伯颜帖木儿、袁彬、哈铭三人,都因为各种原因,对明英宗是倍加照顾,才换来后者在瓦剌的安稳生活。那么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这三人,最终结局如何呢?

先来说伯颜帖木儿,前面提到,明英宗被放回去,临走时伯颜帖木儿去送行,这一别,两人再没相见。因为明英宗一回去,就被明代宗幽禁了七年。在他被幽禁期间,瓦剌内部矛盾爆发,最终伯颜帖木儿战死沙场。

当时明英宗自身难保,便也做不了什么。直到天顺元年,明英宗已复位,他想起昔日在瓦剌,与伯颜帖木儿把酒言欢的场景,很是思念这位老友,于是派遣使者,赏赐了很多东西给伯颜帖木儿的妻子。

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再来看袁彬,他和明英宗回京后,英宗被幽禁起来,明代宗介意他忠于英宗,便只授他锦衣卫试百户。直到明英宗复位,袁彬才被提拔为指挥同知。英宗感激袁彬昔日照顾之情,对他的请求无不应允。

后来锦衣卫指挥门达,仗着皇帝宠信自己,在朝中为所欲为,很多大臣都被下了诏狱。袁彬因为不肯屈服于他,从而被门达记恨,找了个机会诬陷他,并派人去逮捕袁彬。明英宗想救却无法,只好说:

“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

好在后来袁彬无事,被放了出来。紧接着明英宗驾崩,门达也被贬了职,袁彬便官复原职。弘治元年,袁彬去世,追赐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其后代世袭锦衣佥事。

明英宗被俘期间,极力保护他的三人,最终结局如何

在《明史》中,哈铭的记载和袁彬在同一列传,这和土木堡之变有很大关系。对于袁彬的记载很多,而关于哈铭的很简单:

“哈铭从帝还,赐姓名杨铭,历官锦衣指挥使,数奉使外蕃为通事。”

就是说哈铭与明英宗一同回京,明英宗复位以后,为其赐汉姓杨,官至锦衣卫指挥使。因为他原本是蒙古人,所以又让他出使外藩担任通事。对于哈铭的结局,《明史》只记载了五个字:

“以寿卒于官。”

由此可见,这三个人中,除了伯颜帖木儿战死沙场外,其余两人都跟随明英宗回了京城,最终也得以善终。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