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系列序

坦克发源于一战时期。作为装甲、火力、速度的结合体,其直至今日仍是陆上作战的主力军事装备。其功能从最初的堑壕战渐渐发展至如今的反装甲、反步兵、反工事等,几乎无所不能。美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作为美国全球部署的先锋兵种,对以坦克为首的陆上装甲力量的运用极大地巩固了美国的全球霸权。本系列文章将为大家介绍美国1945年至今的坦克及其发展史。

本文为《全球霸权的马前卒——美国战后主力坦克发展史》番外之(二)。笔者将在本文介绍T92与T71。

T92

首先来说说本文的主角——T92。

50年代初,M41“斗牛犬”坦克陆续投入现役。M41“斗牛犬”轻型坦克拥有着极强的机动能力,其火力似乎也符合美国陆军对一辆轻型坦克的种种要求。但是,正如笔者在番外篇的上一篇中提到,M41的设计初衷是作为空降部队的主力装备使用,而M41坦克23.5吨的车重根本无法通过C-130运输机进行空投作战。因此,50年代初,美国陆军急急忙忙将下一代空降坦克的研发推上日程,要求车重不能超过20吨,火力不能弱于M41。

1952年,底特律兵工厂、凯迪拉克公司和AAI公司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方案:底特律和凯迪拉克的方案被称为T71,而AAI公司的方案则被称为T92。

T92坦克采用了极其激进的设计。AAI公司声称他们的设计能够大大改善传统轻型坦克存在的种种问题。低矮小巧的车身、大斜面首上、无人炮塔……这种设计无疑带来了风险,但也带来了机遇。T92空降坦克大量采用铝合金部件,减轻车重至略高于18吨以供空降需要;采用前置前驱布局,车辆乘员通过车体尾部的大双开门出入。357马力AOI-628-1发动机放在车体右前部,而驾驶员的位置则在发动机的左边。通过爱立信XT-300变速箱的协助,使得T92坦克的公路时速能够达到56公里(35英里)。

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疾驰的T92 1号原型车


T92的底盘设计极其精巧。驾驶员与战斗人员之间使用防火舱壁隔开,引擎的进气口也被设计得小巧不占空间。T92使用4对路轮及新式扭杆悬挂,其悬挂外置,大大减少了对车内空间的占用,悬挂系统中大量橡胶的运用也使得T92行驶更平稳,零件磨损更小、可靠度更高。主动轮也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齿状设计(二号原型车)……可以说,T92坦克是AAI公司的精华之作,没有之一。

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T92 1号原型车 注意其车尾硕大的双开门


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T92 2号原型车 注意其主动轮为无齿设计


T92的炮塔辨识度极高。T92使用一门无人战斗室的76毫米T158E1机关炮(M41上的M32炮的修改型),分属车长与炮手的两挺机枪并列左右,而主炮左上方还有一挺同轴机枪。

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T92的武备 注意两挺机枪并不是同一型号


至1958年T92项目下马,AAI公司一共制造了2辆原型车。

T71

前面提到,T71是T92的竞争对手。因此,两者的技术指标几乎一致,包括重量、引擎、火炮都相同或是同一型号的不同亚型,甚至机电、成员布局都相同,在此不过多赘述。与T92不同的是,T71采用一种独特的摇摆炮塔。这种摇摆炮塔具有一定的三防能力。

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T71设想图 其摇摆炮塔与AMX-13不同


底特律的T71方案很快便被踢出了竞争队伍。到1953年,只有凯迪拉克的T71与AAI的T92参与竞争。与T92一样,T71也使用四对路轮,不过是与T92大不相同的大直径负重轮。与T92相比,T71方案太过保守,因此并没有像T92那样引起陆军官员的注意。1956年,随着AAI公司在T92项目上的飞速进展和资金的告急,T71项目宣告下马。其间从未制造出任何一辆原型车。

恩怨情仇——T92空降坦克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上)

早逝的底特律T71方案木质模型


T92为什么下马?别急,还有两辆看似与T92毫无关联,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战车,笔者将会在(下)篇中提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