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提点高至20%左右,还收买家配送费,年营收652亿,亏损1155亿,美团是怎么做到的?

成长的木子青


单纯从外卖行业来说肯定是不亏的,这么高的抽成要是还亏损就说不过去了,毕竟你美团只是经营了一个app,成本都是商家的。但是美团现在只有外卖吗,肯定不是,互联网金融做大了就开始各种投资,涉及到各个行业,这些行业不可能都挣钱的,有些是刚起步需要拿钱砸的,美团最初不也是疯狂补贴打开市场么,所以美团的亏损都在这些行业上。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适用于滴滴打车,一个性质。


秋名山的夏利


一看就是很多没做过商家在这儿乱评论,美团收取金额20%(根据不同行业收取金额会有点不通,大概都是这么多),已经很久了!各种活动费用很多都会让商家分摊!20%啊,还算少的,加上外卖25%(是营收的25%,不是利润的25%),这部分抽走的相当于商家纯利润!当然美团也方便了很多顾客!但对商家而言,如果有得选,宁愿没有美团和饿了么这两个公司存在!同感的商家举手!

忘了说了,美团除了提成,还有年费!我的是一年3000多好像是(可能各行业有不一样的),时间久了有点忘了!有的人说这是抱怨,我其实是想建议,建议美团少收点,美团加外卖提取降至15%就可以了,也不算低了!要想继续做大,必须降低提成!现在很多大商家,生意好的都不用美团!还有大部分美团商家都是把评分顶起来后就不用了,要么就是有美团但进店各种借口让直接支付,不使用美团!部分商家为了将美团抽走的补回来缺斤少两,或多收钱!后面两种方法就不可取了!所以美团想继续做大,还得降低提成,薄利多销嘛!(以上纯属个人建议,不喜可喷)


匪仔153483835


这个财报应该是前几年的。我一七年做过几个月众包骑手,那时我记得抽点是18左右,保底好像是三块五或四块五。众包骑手送一单1.4公里内的订单都是四块五,(后来降到四块,再后来又降到三块五)超过距离再逐渐加价。中午有高峰补贴,晚上十点之后有夜宵补贴。

当时我也算过美团赚不赚钱,简单算了算,应该是赔钱的。因为点外卖的订单额大多数都在十几元左右,美团只能赚个保底抽佣和买家付的配送费,而骑手在中午高峰期和晚上夜宵送的订单到手配送费都是6块5起步,除非是二十多元以上的订单才有的赚,否则骑手配送费都赚不回来。当时商家给我说的是,抽佣金额是按照买家实付款减去买家付的配送费计算,并非是现在有些人所说的按照满减之前的金额算。

再遇上些恶劣天气,比如下雨,夏天高温,这些又要额外补贴。经常遇到骑手配送费十几元,买家实付十元以内,商家到账十几元的订单,这种订单明显是美团和饿了么平台补贴的。因为当时抢的通用红包都是平台补贴的,不用商家分摊。

一七年夏天,我所在的地方,饿了么疯狂补贴,中午各种补贴和完成指定单数,综合下来中午只要跑十二三单近距离订单就能赚差不多二百。之后美团也提高补贴,虽然不及饿了么,但也比之前每单多了两三块钱。 平台还养着那么多员工,想不亏钱都难。

但是现在通过让骑手买装备,降低骑手收入,提高商家抽成比例,制定更严厉的惩罚措施,应该是有的赚的。


大话史空


美团营收652亿,亏损1155亿,主要是由于优先股公允值变动造成的,实际上,美团2018年经调整净亏损约为85亿元(相当于每天约亏2300万元),而优先股公允值变动高达1046亿元。且此信息披露是财富杂志在7月10日,统计的口径应该是2018年。

大家一想到美团,感觉就是做外卖配送的,但实际上,上市后的美团,并非只有外卖一个业务,另外,在酒店及旅游、新业务这两大板块上,美团也是投入比较大,而所谓的亏损主要是来自这两个行业拖累造成整体上是亏损的(按实际亏损85亿计)。

在新业务方面,美团收购了摩拜单车,单车是比较耗钱的,且又近快倒闭,你就知道美团大约投了多少钱在这个亏钱行当里。而同年,美团又推出网约车服务,与滴滴在打价格钱,抢市场份额。而美团至今还在加码网约车投入,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团在这方面都是在加大投入的,投入远大于回报。

互联网的本质是降低边际成本,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加大变现率。所以美团为了做大做强及多元化经营,目前都是投入远大于收益,所以大家看到美团亏损就不奇怪了。

现在回归本质上,美团在外卖也是亏损吗?非也,作为三大业务,最成熟的业务恐怕就是美团的外卖配送业务,不仅不亏,而且还相当的赚钱。相当于把亿万商家的利润全都抽走了,商家只能得到微薄的营利。只是美团把这些利润除了必要经营成本外,都投作另两块业务,进行二次元市场布局,企图做大做强,只是目前这些业务还在吞金阶段而已,市场份额远不够理想,或投错行业如摩拜单车等。

所以商家对美团又爱又恨,恨的是美团的重佣金抽点在20%-25%左右,让商家基本无利可图,而消费者得到的只是便利,实际付的价格有时比堂食还贵,因为配送费及美团的高抽点政策等抬高。而商家爱的是,只能通过美团及饿了么,才能获得更多的订单,因为有那么多的费用开支要维持,如果不做,就更加没法经营下去。而做了外卖,也基本无利可图。

我的二姐专门通过美团及饿了么来做外卖的,每天两百多单,推广费每天200多元,没有这个,就没有什么流量,更不可能接到这么多单,再加上同行的竞争,大家又把外卖的单价压得很低,还要参加很多美团要求报名的低价活动,不然很难有更大的销量及引流,所以一直惨淡经营。

目前我二姐外卖的店一直在亏损经营中,她已经贴了转让广告。人做得特么累,三个人,从早上7点多一直要忙到晚上11点之后,因为外卖还有很多工作提前准备,收摊后,还有很多扫尾的工作要做,全年无休。

所以在此强烈呼吁美团及饿了么降低抽佣点至15%及以下,让商家有利可图,回归市场的健康经营。不然,建议国家限制美团及饿了么成为新的市场寡头,让更多的食客回归堂食市场,不能让这两家完全垄断,且如此高地抽佣,让亿万商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谢谢;


元日子


我做餐饮的,我告诉你骑手平均6块配送费,这里面商家平均付费3块,美团付费3块,但是美团抽商家20%并且保底5块,所以剩下2块的美团赚的,美团除了商家抽成还有退广,推广是商家付费,不推广单会越来越少,还有就是美团的各种活动大部分都需要商家出一半的钱,至于美团为什么亏钱,那是前2年,去年就说盈利多少亿了[抠鼻]


休闲游戏玩家


回答问题前,先看这组数据“2018年美团实现营业收入65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3%,经调整后的净亏损额为85.2亿元,在营收中占比同比下降11.3%。

其中,餐饮外卖与到店及酒旅业务均实现收入增长,两大板块合计实现盈利。新业务及其他营收虽实现112.4亿元,但亏损42.6亿元。此外,美团总交易金额达到5156.4亿元,同比增长44.3%;年度交易用户破4亿,年度活跃商家增长至580万。” 由此可以看出美团的餐饮外卖和酒店业务是盈利的。在线餐饮外卖服务市场格局已定,美团+饿了么约战市场份额的95%,其中美团占55%。提点除了成本再就是规模优势已成,垄断地位和效应凸现,竞争者缺失价格自然上涨。这不是当年疯狂补贴打打江山的时候了。

至于亏损原因,上面的报到已经说明新业务,包括摩拜,美团打车,美团为打通TOB的快驴,美团的新零售项目等等都还在巨额亏损。

说白了就是用餐饮商家的血汗钱在补贴美团业务的下一个战略增长点,用外卖当年同样的手法。

当然我觉得现在赚点钱也无可厚非,毕竟当年亏的更多,只是不要竭泽而渔的好,还是希望能够营造一个好的生态,为消费者把好关,多扶持品质商家。

另外,我一直坚信外卖会越来越贵。人工,运营,房租等没有降的,送到家比自取凭什么会便宜?所以外卖餐饮消费者会逐渐分层,商家也要及时转换好思路,找好定位,借鸡下蛋。


石灰的视界


1.去海外投资故意做亏。

2.投资其他领域故意做亏。

3.放高利贷放出去了没收回,故意做亏。

4不做亏难道让人知道一年赚600多亿?到时候怎么提高商家费率?怎么贷款40亿做口罩?

5.看起来企业亏损实际上美团越来越有钱难道不是么?

这样说能理解为什么财务要把帐做亏了么?


金角大王来了


大家!我来说说美团,我作为一个美团骑手,我还是知道一些内幕的,百分之二十是美团的扣点,大家都觉得高,为啥美团还在亏损?大家不解吧?我来告诉你们为啥美团扣点这么高还在亏损,所有外卖订单百分之八十是小额订单,十几块,到几十块钱的小订单,没单的配送费收顾客3/5不等,有两种配送方式,一种是专送,一种是众包,专送3公里以内配送费是,6/8不等,众包安配送距离4块钱起步,远的话,价格十多块钱到几十块都有,配送这块要留住人得有点奖励,美团的骑手没百十万,也有几十万,骑手的单价已经压的很低很低了。美团依然亏钱,顾客觉得点餐贵了,商家觉得扣点高,骑手也觉得单价低的很,骑手挣钱不是靠你的一单两单活着,靠的是单量,所以大家理解一下骑手有时会超时,美团公司的运营他也有很大一部分成本,你觉得百分之二十多,有人吃个饭下个单7/8公里,10多公里的大有人在,你觉得你的几块钱配送费能送到吗?


用户68657271546


没看到那些业务经理一个二个都是抽的中华烟,几乎天天都在外头大吃大喝全国那么多业务经理,还别一层一层的领导了,反正重庆九龙坡这里我看到的就是嫩个样子,其他的不清楚


乱世佳人173315850


美团這种模式的存活期确定不会太長的原因有很多:

1,平台高提成(20%一26%),

2,商家要加入平台各种促销活动,再抽成5%一10%不等,

3,商家承担部分配送费,

4,就餐高峰期因骑手人数不足或天气恶劣(雨、风、雪、冻)而导致商家餐食无法送达,或不能及时送达,或中途餐损。商家常常遭受餐损而得不到正常赔付,理赔申请过程繁杂会影响商家有效运营,

5,个人认为大部分餐品不适合外卖形式,美团(从顾客下单到顾客收餐)30分钟左右,餐品口感、色泽等都会大打折扣,特别是火锅面食馄饨类。

6,商家可以不参加平台优惠等活动,但点餐率从何而来,进而平台排名靠后,诚心实惠商家平台点餐率低,货真价实商家积极性低。

7,不难理解,市场催生许多专攻外卖的(无或小)店面商家,正是美团平台的的软肋,行业未能良序循环。

可想而知,亲身体会,个人浅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