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一直以来,母乳喂养的好处,受到了广泛认可。因此,许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在没有身体以及其它原因的情况下,会选择母乳喂养孩子,期待孩子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发育,到了一岁半或者是两岁期间,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已经不能满足身体需求,很多宝妈会给孩子断奶,准备其它的饮食。


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刘女士在孩子近2周岁的时候,选择给自家女儿断奶,可因遇到了不少阻碍,所以在孩子的哭声中,一步步溃败成军,导致孩子在3周岁过了之后,还没有成功断奶。

刘女士知道这样做不是长久之法,还是应该给孩子断奶,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总觉得自己会陷入“误区”。

断奶“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当妈的也会心疼

一、涂抹刺激性物质

为了让孩子能成功地断奶,一些宝妈会将辣椒水、姜汁等等,带有刺激性的物质,涂抹在自己的乳头上。当宝宝吸吮乳头的时候,会因味道较为刺激,自动回避再吃母乳。


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这种做法从效果上来看,还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但对于一直吃母乳的幼儿而言,情绪会因此一点点地低落起来,甚至之后会拒绝喝奶。另外,幼儿身体发育不够完善,刺激性的物质有可能导致腹泻等不适问题发生。

二、在孩子病时断奶

有不少家长觉得,断奶要把握住时机,否则之后再想“断”,会增加许多难度。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会忽视宝宝的身体、情绪等因素,坚持自己认定的合理时间,即便孩子生病也不会改变决定。

实际上,这样做会存在弊端。作为还在发育的孩子,生病的时候抵抗力会下滑,再加上消化不良,并且有可能会加重。作为宝爸宝妈,还是应该对孩子的健康多一些关心,不要忽视断奶期间的一些异常状况。


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三、母亲与孩子分离

给孩子断奶的时候,有些家中的老人会认为,孩子妈妈会成为非常大的“敌人”。因此,在决定断奶之后,会选择将孩子从母亲身边带离,认为时间久了之后,自然而然便会断奶。

可是,这种做法是很不可取的,从宝宝的角度来看,在断奶时候会更需要来自于母亲的安抚,如果得不到这方面的呵护,情绪会变得敏感、焦虑,尤其会变得更为消瘦,这便是“安全感”的缺失。


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既然“误区”是不可取的,自然要了解正确的断奶方法

1、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

孩子到了一周岁左右的时间,能吃的辅食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渐渐减少喂奶频率,朝着断奶沟渎,让孩子在不知不觉期间,远离母乳依靠辅食,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2、先给孩子做好体检事宜

在决定给孩子断奶之后,作为新手妈妈的人会很紧张,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可以选择将孩子带到正规的妇幼保健院,接受全方位的检查,在明确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再进行断奶措施。


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3、宝宝生病时候不能断奶

生病时候的孩子会很“脆弱”,碰上这个时期断奶,难度系数会增加不少。而且,生病期间的孩子,消化系统等各个方面,功能性会大打折扣,有可能会消化不良。

4、适当地添加辅食

循环渐进地给孩子断奶,效果会比突然的强,并且在过程中,可适当地添加一些辅食,比如蔬菜汁等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从母乳喂养到接受辅食,会有适应的过程,避免引起肠道不适,出现腹泻等情况。


很多宝妈给娃断奶,会陷入3大误区,不仅宝宝受罪,宝妈也心疼


5、合理地给予陪伴

经历断奶这一阶段的孩子,情绪会有更多的波动,变得焦躁不安。作为孩子的母亲,不应当在这个时候躲开,适度陪伴有助于在戒掉母乳喂养这一方面,占据更多的“功劳”。

6、不拒绝来自于宝爸的帮助

养育孩子是两个人的事情,在断奶的时候,自然也需要宝爸跟宝妈之间,能达成配合到位的效果。宝妈可以有意无意地减少与孩子相处的时间,留出来给宝爸,让孩子想不起母乳。

宝宝成功断奶之后,消化系统以及咀嚼能力,还没有发育的很完善,家长在准备食物的时候,要尽量以流食、软烂的质地为主,避免宝宝被呛到,或者是肠胃不好消化。对于孩子与宝妈而言,断奶属于较为辛苦,也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情,但要全程以健康的方式去完成这件事情,不要陷入到误区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