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前兩天,#上網課是否需要穿校服#一度被刷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大家紛紛在該話題下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認為不該搞這種“形式主義”。

瞅瞅去年春晚馬麗的那個關於形式主義的小品,過分走形式主義完全沒有用,簡直就是浪費時間,還容易引起不良風氣。

而有的人卻認為上課就該有上課的樣子,學生自然該穿著校服上課。

這樣一是能夠讓學習更有課堂氛圍,能夠更專心專注地投入學習中來。而這更多的是一種信念和自我調節,通過穿上校服喚醒學生之前學習的狀態。


這是一種儀式感。

雙方有來有回,也各自有理有據,而我卻注意到了一個翻來翻去、反覆出現的詞語,那就是“儀式感”。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是指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是人的精神情感和身體身心得到雙重體驗的愉悅瞬間,可以讓人們記住一些重要時刻。

比如年復一年的春節年歡晚會,比如一生一次的婚禮,比如學成之後的畢業典禮,再比如歡慶佳節的各種繁文縟節……

中國人向來注重“儀式感”,越有文化底蘊的家族越是如此,越知書達禮的人越是注重形式體面。

很多的傳統文化也是依靠中國人上下五千年來非常自然的“儀式感”保存下來的。

當然“儀式感”有小有大,前面提及的都是大的“儀式感”,而我今天要談的卻是日常生活裡是否需要那些小的“儀式感”。

不急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1、“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生活的熱情

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

之前刷微博看到有人說,吃碗泡麵也要吃出火鍋的排場,才是儀式感。

其實不然,在很多人心裡,儀式感應該只是我們內心深處的一種需求和嚮往,是我們對於生活的熱愛。

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開始熱衷於做菜,她說她最喜歡的環節就是擺盤,她認為這是一種享受,如果擺得不好,便總覺得缺了點味道。

我一度說她矯情,擺了半天菜都冷了味道不是更不好嗎?還不如直接吃掉來得舒爽。

她倒也沒和我爭辯,笑了笑說:“這是一種儀式感,總感覺擺好了盤,生活也精緻了不少,令人心情愉悅。”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我喜歡的生活就是,有一個小院,裡面種滿了花花草草,院裡有一把搖椅,就放在葡萄架下,夏天的時候,我躺在搖椅上抱著貓看書,旁邊的桌上泡著壺溫度正好的花茶……”

這樣的生活慵懶自在,儀式感十足,就是太過美好不太能滿足。

生存於世其實很容易寂寞,容易無聊,但寂寞使人墮落,無聊讓人頹廢,也最是會消磨我們的意志。

我們每天都在床上躺著刷手機,一邊恨鐵不成鋼地批評自己是條鹹魚,一邊又頂著個雞窩頭連床都不想起。

當有一天我們逐漸失去鬥志,逐漸麻木對生活提不起興趣,當我們一天天長大,回首過去,突然就會發現自己竟然什麼都沒有。

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是怎麼樣的呢?

早上起來開窗透氣,然後動手做點早餐,熬個粥、煮個蛋、烤兩片吐司、熱一杯牛奶……然後穿上精心搭配的衣服,化一個精緻的妝,然後精神抖擻地去上班。

下班回來以後做個飯,吃完飯出門溜溜彎或者運動運動,然後看看書,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雖然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我們總會在每一天裡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時刻。

這讓我突然想起《小王子》對“儀式感”的解釋,一度覺得很有道理。

狐狸說:「你每天最好相同時間來。」

小王子問:「為什麼?」

「比如你在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就感到越幸福,到了四點鐘我就會坐立不安。

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該什麼時間準備我的心情。」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狐狸說。

儀式感讓生活更有生活的味道,而不再僅僅只是生存。

它對於生活的意義就在於,用更加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裡那些看似無趣的事情,不管別人如何,認認真真地把事情做好,才能真真正正發現生活的樂趣。

我們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麻木的神經深陷物質世界的塵埃,而儀式感卻是那塵埃中開出的花,以淡雅的芬芳呼喚我們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2、生活需要“儀式感”,感情也是

王爾德說:“儀式感是浪漫一生的開始。”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之前遇到過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當然愛情的故事很多,我聽的這個故事其實還挺俗,但不影響我們為之感動。

像韓劇裡的情節一樣,一位中等個子外地口音的中年大叔,帶著他大腹便便的啤酒肚又一次來到花店。

“還像以前一樣就好。”

聽這話應該是常客,看樣子和店員也很熟,而且絕對是有點故事的人。

我在旁邊隨便選了支月季,不動聲色地移過去和他攀談起來,倒是個親切的人,和他聊起來很輕鬆。

不一會兒眼見著他的花要包好了,我狀似無意地問道“買花來送老婆嗎?”

他有些羞澀地笑了笑,倒也挺大方地跟我分享:

“從喜歡上她到現在,我每個月7號都會給她送一朵花。今年我女兒都九歲了。”

我一時不知道怎麼表達,一年有12個月,十多年來一直堅持著,不曾間斷。

我敬佩於他的執著,更羨慕他們的浪漫,這浪漫就源自於一個小小的“儀式感”。

這位大叔雖然其貌不揚,但他懂得浪漫,懂得為愛情保鮮。

就算那麼多年過去,他和妻子孩子都已9歲,他們卻仍然如當初一般甜蜜,只不過是把兩個人的相守演變成了三個人的相偎。


就像黃磊曾說過“婚姻裡必須存在愛情”,愛情最美的樣子需要儀式感的渲染。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還沒畢業之前就和舍友一起討論過結婚。那時候我們幻想著自己的另一半回事怎麼樣,他會怎麼樣向我求婚,婚禮會是什麼樣的。

從婚紗的樣式,到伴娘的人選,就連請帖也要別出心裁。

然而說起來慚愧,畢業也有一兩年了,卻依舊沒找到個伴兒,倒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容易感動,容易嚮往美好的愛戀,也期望被另一個人捧在手心裡深情對待。

也會想要一個男孩子叫我“寶貝”;也會想要他給我精心設計的驚喜;也會想要和他靠在一起窩在沙發裡看電視。

雖然我覺得這些並不是非要不可,但我有預感至少我的生活會更甜。

在愛情裡儀式感

就是兩個人泡壺茶相偎著看個電影

就是一起做飯時花點心思的擺盤

就是下班回家後一個深情的擁抱

就是臨睡前輕輕地道一聲晚安

……

也正是這些微小的細節可以讓我們獲得確定的幸福。

“儀式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我們可以沒有它,但是沒有儀式感的生活總會缺了那麼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它就像是一個調味劑,不放會失了味道,寡淡無味,但也不影響生存;放多了又太重,味兒太大導致生活失去了本味不說,還容易喧賓奪主讓人迷失心智。

所以恰恰好,不多也不少,讓生活更精彩也不會淪為“形式主義”的附庸。

愛情裡這樣的調味劑顯得尤為重要,哪怕是再微小的事情,也會讓你們的感情進一步升溫,達成保鮮。

3、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與矯情無關

村上春樹說:“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同樣是喝茶,隨便將茶放進杯子裡泡和專門尋一套茶具,燒一壺開水,然後經過一系列程序泡完全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前者簡單不費時間,茶的味道不提,但他的注意力絕對不在茶本身,自然也沒有什麼閒情逸致去品味。


後者的過程雖然繁複,但是在泡茶的過程中慢慢靜下心來,去觀察開水衝下去,茶葉如何舒展,第一道茶和第二道茶有何區別……然後細細品味茶的味道,唇齒留香。

這個過程裡你關注了茶,甚至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些細節,並且從中找到了些許樂趣。

前者只為了解渴被人看到講究點的還會被稱“粗俗”,後者悠閒自在怡然品茶,甚至整個畫面都可能賞心悅目,被人看到也會讚一句有品味。

不難知道,所有稱之為有品位的活動一定都會耗費一定的時間,並且有一套繁瑣的程序。而如果你留意就會發現,有“儀式感”的生活總是會比平常多一些品味。

所以品味就是“儀式感”贈與我們的第一個“小確幸”,讓我們生活更加精緻,從而更加讓我們享受生活的樂趣,提升幸福感。

村上春樹說:“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而已。”

“儀式感”贈與我們的第二個“小確幸”是來自心理作用的情感切換。

這樣說可能有點抽象,其實“儀式感”就像一個按鈕。當你按下按鈕的那一刻你就告訴自己你已經進入另一種狀態了。


就像是張繼科打贏了球以後撕衣服的舉動,這個動作表達了他的興奮,在他的眼裡這是一個慶祝的動作,比賽贏了,他可以進入放鬆的狀態了。

“在俗世裡溫潤生活的人,時時有喜悅的小事做,比如桌上養葛蒲,門前養青蓮。

這樣即使到人生雪夜,葛蒲宿靜,青蓮枯荷,閉門讀閒書,身邊一杯一茶,杯是暖的,茶是香的,內心安詳。”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我們都生活得平凡幾近平庸,工作普通幾近無聞,而“儀式感”恰如其分地告訴我們:

在如此平凡普通的生活裡,只要我們想,我們也可以隨時享受到許多可愛的小故事。也隨時可以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

儀式感是一種你對待生活的態度。

你不想太過枯燥,於是你利用儀式感讓它變得精緻;你不想太過乏味,於是你利用儀式感讓它變得有趣;你不想太過平淡,於是你利用儀式感讓它變得更加精彩。

儀式感總能讓我們從那些一眼都望不到邊的生活裡看到希望的曙光,它讓我們願意重新審視自我,讓我們對那些可以激起我們熱情的事情充滿著期待。

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與矯情無關。

之前摘抄過一段話,覺得還挺符合意境,是《半山文集》裡的一段話,想必大家也都聽過。


“如果一個獨居的人家裡時常會擺放著鮮花,你必須相信他精神上的高貴。這花是他給予自己的,這是修養。

修養並非我們怎樣待人,關鍵還在於你怎樣待己。”

希望大家都好好對待自己,儘量去享受時光,享受生活,享受撲面而來的一切,然後在一個特定的日子,好好犒勞一下那個積極陽光的自己!

村上春樹丨生活中平常而渺小的事情,因儀式感顯得重要起來



這裡是不喝孟婆湯的茶先生,沒事就碼碼文看看書追追劇,追星少女,好獵奇。如果你喜歡我的話,記得點一點關注哦!歡迎大家留言和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