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梁楷(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十三世纪初期,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 今杭州 ) 。他是名满中日的大书法家,曾于南宋宁宗担任画院最高级的宫廷画师待诏。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梁楷的画师承贾师古,而贾师古师承李公麟,所以说梁楷是李公麟的再传弟子,他的线描功夫十分出色。然并未拘泥于一家一法之中,他以不羁的性格、特殊的才情与果敢的胆识,所作大笔泼写的写意减笔人物画,将唐宋物画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从而生奠定了他在绘画史上的显著地位。

南宋宁宗皇帝因为喜欢梁楷的画曾特别赐给最高荣誉金带,但梁楷却不接受,把金带挂在院中,飘然而去,完全不想受制于他人。他是一个行迳相当特异的画家,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风(疯)子”。梁楷这种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人生观也直接反映在他的作品风格中。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泼墨仙人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画。画中一位出家人袒胸露怀,宽衣大肚,步履蹒跚,憨态可掬。画家有意夸张人物的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一双小眼醉意朦胧,仿佛看透世间一切,嘴角边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那副既顽皮可爱又高深莫测的滑稽相,让超凡脱俗又满带幽默诙谐的仙人形象跃然纸上。画面上没有一处对人物形象做严谨工致的细节刻画,只是除面目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它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浑重而清秀、粗阔而含蓄,可谓笔简神具、自然潇洒,绝妙地表现出仙人既洞察世事又难得糊涂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这也许正是画家自己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生活态度。而与之类似的作品还有《布袋和尚》《六祖斫竹图》《李白行吟图》等。

其实两宋画院崇尚“工细”,梁楷作为画院待诏,早期画风不论是山水还是人物都是细密工致的,以至于“院人见其精妙之笔,无不敬伏”,只是后来出于对人生的感悟和技法的探索,才演变出简括粗放的风格,而且很可能只是偶尔为之。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八高僧故事图》就属于梁楷比较工细的人物画。

《八高僧故事图》卷是梁楷早年的工整之作,分别描绘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禅宗八个高僧的故事。第一段:神光僧,第二段:五祖弘忍大師,第三段:鳥巢禪師,第四段:香嚴智閑禪師,第五段:圓澤法師,第六段:灌溪閑禪師,第七段:樓子和尚,第八段:玄沙毘禪師。

《画览》、《画言》、《画学》、《画史》作为草竹道人与诸位画友开设的四个专题,与书画同仁分享古今名师名画名典名术,欢迎指点交流。投稿我们:[email protected]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画史:李公麟“再传弟子”,“不拘法度,放浪形骸”的梁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