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近来杭州的王女士很为孩子的倔脾气发愁。小家伙虽然才三岁,但是却有着自己的一套想法逻辑。比如说,孩子会把自己的玩具整齐地排成一排,从门口一直到卧室。有时候大人不注意会不小心踢到孩子摆放的玩具,这让孩子看到后就会哭闹一番。为此王女士没少和孩子进行沟通,希望孩子可以收好玩具,不要妨碍到一家人进出,没想到孩子就是不听。

有一次王女士趁着孩子睡午觉,把玩具偷偷的收了起来,想着孩子睡醒后也就忘了。没想到孩子睡醒了第一眼就是去看玩具,发现玩具不见了,孩子当即嚎啕大哭起来。于是王女士只得将玩具倒出来重新摆一排,没想到孩子仍然大哭不止,孩子哭着说“顺序乱了,和我之前摆的不一样。”孩子的表现让王女士很是无奈。

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一、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此前在网上看过这样一段段视频,一位二胎宝妈吐槽自家大宝“着了魔”。只见大宝把怪兽玩具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排,并且在每个怪兽对面都放了一个奥特曼。把小宝的尿不湿都拆开,整整齐齐地摆满了整个客厅。而且还不允许大人动,稍微弄乱了一点位置,大宝就哭闹一番。更让宝妈无语的是,大宝连小宝都不放过,把小宝和毛绒玩具摆成了一排,宝妈对此哭笑不得。

1. 秩序敏感期从孩子刚出生就开始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两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变得执拗,对于生活中的秩序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敏感度,这其中包括物品的顺序、位置、所有权等等。于是父母们认为这时候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而事实上在孩子刚出生后不久,秩序敏感期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在婴儿时期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这一特点很容易被家长们忽略。

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2. 秩序敏感期分为三个阶段

在孩子两岁以前,孩子会因为生活中的秩序被破坏了,而有哭闹的情绪,但是一旦恢复,孩子很快就会满足的安静下来。比如说孩子习惯妈妈抱,这时候如果换成其他人拥抱宝宝就会有抵触,但是当重新换回妈妈后宝宝又会很快地平静下来。

在两岁到三岁这个阶段孩子会有明确的抵触,这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习惯用不来表达自己否定的态度。这也是为什么父母会觉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一根筋。

在三到六岁这个阶段,孩子会表现出明显的维护秩序的特征,如果孩子所建立的秩序被破坏后,他一定会要求重新建立秩序。这种反对情绪较前两个阶段更为强烈,也更让父母们头疼。

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3. 这是孩子正常成长阶段,而非任性执拗

很多家长会把这个时期孩子的表现归结于孩子任性,固执,执拗,但是事实上这只是孩子成长中很正常的一个必经的阶段。并且这个敏感期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家长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当父母觉得这个阶段的孩子很难管教时,不妨改变一下教育引导的思路,顺从孩子秩序敏感期的心理诉求,而这将会为孩子的成长带来诸多好处。

二、顺从孩子的秩序有哪些好处?

1. 有助于建立孩子内心的安全感

顺从孩子内心的秩序,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生活环境架构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感为孩子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满足。有规律的、有秩序的环境,让孩子觉得更加安心。大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提出过,良好的秩序感是孩子最本能的需求,也是满足安全感的方式。

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2. 有助于孩子建立自我

当孩子建立起一道规则秩序时,孩子的内心会有一定的成就感,如果这个时候遭到了父母的破坏,那么孩子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这时的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受到了妨碍。

3. 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

缺少规则意识的孩子总会在生活中到处闯祸,但是如果规则意识强的孩子则会很容易做出遵守规则的行为表达。而这将为培养孩子守规矩,建立良好习惯提供帮助。

三、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家长如何引导?

1. 为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提供条件

很多父母在不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表现时,会认为孩子有一些一根劲或者是过于任性执拗。于是父母们会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干预或者是管教,这就是很容易使得孩子内心秩序发展受到影响。所以家长不妨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宜成长的环境,给予孩子多一点包容。

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2. 多进行有序的生活游戏

比如说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对比分类等类型的游戏。这对于孩子的思维发展会很有好处,同时也是孩子乐于进行的。

孩子的东西一碰就发火?秩序敏感期到了,这样引导孩子更优秀

3. 借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孩子对于秩序表现出非常纠结的态度是父母不妨可以迎合孩子这样的心理发展诉求,借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自觉排队等等。

家长们会发现这孩子成长中会有很多个敏感期,父母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控制孩子,而是顺应孩子的成长诉求。大家对此有哪些思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