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烤煙是我國經濟作物中最為重要的農產品之一,它是捲菸的主要生產原料,在我國南北各省份均有烤煙規模化栽培區,而且地方所採用的烤煙栽培技術也各具特色,它促進了我國的大宗農產品產業快速發展。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擁有大片晚秋作物種植面積,其複種指數非常之高,所以當地也大量栽培種植烤煙。就目前來看,區內正在實施的是傳統考驗栽培技術和烤煙套種青蠶豆栽培技術。

本文中就簡單分析了隆陽區這兩種烤煙栽培技術。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1隆陽區烤煙栽培基本概況

隆陽區是雲南省保山市的農業大區,當地所種植的保山烤煙菸葉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早在明代著名藥物學家張介賓的《景嶽全書》中就有記載。新中國成立以後,保山市建立了保山合作農場,並引進美國烤煙品種“大金元”,成功試種後大面積栽培種植超過300畝。而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保山市烤煙種植先後經歷了試種推廣、快速發展與穩步發展3個階段,菸草產業也逐漸成為保山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就以保山市最為重要的隆陽區烤煙栽培種植情況為例,區內烤煙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000餘畝,5年內創菸葉農特稅超過3億元,這為隆陽區農民增收、區域農業財政增長和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重要支持。當前隆陽區乃至整個保山市已經呈現出一片“烤煙興則農業產業興,烤煙發展則全市農業經濟發展”的特別景象,這也堅定了當地深入研究烤煙栽培技術,大規模實現烤煙生產產業化發展的決心。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隆陽區烤煙常規化栽培技術應用分析

隆陽區考驗常規化栽培技術應用主要包含以下流程:漂浮育苗、選地整地、烤煙移栽、田間管理、菸葉採收等多個方面。下文將結合其中幾個關鍵技術應用要點展開分析。

2.1漂浮育苗

漂浮育苗擁有容易監測與調控,受外界環境變化影響較小,苗齊、苗壯,低成本、高效率,利於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生產等諸多優點,因此,保山菸葉產區採用集中漂浮育苗。

2.1.1選擇合適大棚場地

選擇避風向陽,地勢平坦,地下水位低,小氣候有利於氣溫、地溫回升,並靠近潔淨水源,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平地。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1.2科學建設普通育苗大棚

採用拱形鋼筋骨架塑料大棚,棚內撐6根~8根支撐柱,棚外用繩索或橡皮帶壓緊加固,以防大風、大雨、大雪吹垮或壓垮大棚。

2.1.3曬池殺菌

在漂浮盤下水前20天左右選晴暖天氣灌滿池水,進行曬池提高池水溫度。第一次添加營養液在75%煙苗出苗時,切忌在苗盤下水前添加營養液,以減少綠藻滋生。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1.4育苗盤嚴格消毒

使用過的育苗盤,在育苗前必須消毒,新育苗盤可免去此步驟。

2.1.5裝填基質

先將基質倒在潔淨的塑料布上,然後用清水灑溼拌勻,水分含量以“捏之成團、碰之即散”為準。

2.1.6統一播種

根據各產區生產週期特點,一般要求在5-10天內統一進行播種下水,確保出苗均勻統一。播種前對漂浮盤進行檢查保證穴孔通暢,去除變形和缺損盤。每個育苗孔穴內播1粒~2粒包衣種子後,再均勻噴灑清水使包衣裂解,再在種子表面撒一層2mm左右厚的細小基質。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1.7做好漂盤下水

播完種後在一天時間內統一下水。將育苗盤放入水池,蓋上小拱膜,拱棚高45cm,弧形,竹片間距70cm,在中廂中間竹拱上和大棚中間骨架上各掛乾溼溫度計1個。封嚴大棚兩端,等待出苗。

2.1.8加強播種至出苗期間育苗管

以嚴格保溫為主,同時保持盤面一定的溼度,以獲得最大的出苗率和出苗一致。應視情況及時揭大棚小棚膜嚴防燒芽燒苗。此期應經常檢查苗盤,發現幹穴及時疏通和淋水。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2選地整地

一般情況下,苗床地要選擇背北向陽,地勢平坦,排灌方便,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田。烤煙都適合於種植在中等或中等以下肥力區域,且要求田間具有深厚、疏鬆土層,具有良好的透氣透水性,滿足保肥要求,而隆陽區為了保證烤煙種植高產穩產,更選擇了含鉀量更豐富,且3年內未種植過任何葫蘆科或茄科作物、灌排條件便捷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

在起壟過程中要事先測量地溫,以高地溫為宜。要為烤煙煙苗擴大根系縱深生長範圍,這樣更有利於灌排,對促進煙株發育更有好處,同時也能間接提高菸葉的整體品質與產量。當地起壟龍高一般設置在20~30cm左右為最佳,具體的施肥即有機肥配合無機非,同時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並在追肥過程中增加一定的磷、鉀肥。而在整地起壟過程中還要以一次性條施方法施入腐熟餅肥大約300~450kg/hm² ,配合硫酸鉀大約350kg/hm² ,磷肥225kg/hm

² 。當地一般在煙苗栽植後大約20~25天時開始追肥,且追肥時間最遲不能超過團棵期。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3烤煙移栽

適時移栽,確保煙株大田有效生長期,移栽在3月中旬前全面完成移栽任務。也可根據天氣和煙苗情況適時提早或推遲1周移栽。移栽方法,幹栽。先栽煙後澆水,即先按預定的行、株距刨穴施肥,將土肥充分拌勻,在扒開鬆土栽下煙苗,壅土培垛,使土於煙垛緊密結合,然後澆水。穴栽應邊挖穴,邊移栽,邊澆水,水滲後及時施藥覆土,防止水分散失。

移栽時應做到大垛、施好肥、澆足水、行直棵勻,煙苗直立,覆土垛1-2cm。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移栽要求使用健壯、適齡煙苗,當天起苗當天栽完,不栽隔夜苗,栽煙宜深植,不宜栽在肥料堆裡,以免傷苗,栽植時定苗正植,穩好蔸,栽後澆定根水,取苗時可掐去老、黃、殘葉,淨苗定植。移栽操作要精細,保證煙苗早生快發。一是保持壟體溼潤,二是大垸深栽,

定植深度以煙根連同莖的2/3植入土中為宜;穴口要用細土封實,尤其是使用“火灰土”的,採用“二封土,一澆水”方式(先栽苗培土,再澆水,水下滲後培土),防止燒苗。對於習慣栽膜下煙的農戶,或者是煙苗較小以及苗莖較短煙苗,通過栽膜下煙可以促進栽後早發快長。為此可改進栽膜下煙的方法:起好壟後,先打好直徑15釐米,深12釐米左右的栽煙穴,穴中撒施火燒土和殺蟲毒餌,然後蓋膜,移栽時將移栽器對準栽煙穴,穿膜打洞7-8釐米深,栽緊栽實煙苗,同樣起到栽膜下煙的作用。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4田間管理

隆陽區針對烤煙的田間管理主要包括兩點,首先就是中耕淺耕,耕土深度大約為5cm,第二次則適當深耕,在烤煙團棵期專門培土20cm左右,做到培土壟直底平。另外要保證雨後煙田不積水成澇,避免出現底烘、旱花等等問題。當地為了提高菸葉品質會及時打頂,而打頂時間選擇在現蕾期或初花期,打頂後為每一株烤煙留葉數大概18~22片左右,同時去掉距離地面較近的無效葉大約2~4片。在田間管理過程中當地還採用到了農用鏈黴素對菸草中的螻蛄、金針蟲、小地老虎、蚜蟲等等進行針對性防治。其中地下害蟲部分如螻蛄、金針蟲、小地老虎主要採用敵百蟲毒餌進行防治,而地上害蟲如煙青蟲則採用敵殺死等藥品進行防治。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2.5採收菸葉

隆陽區農戶觀察菸葉的葉片色從綠色變為淡綠色或黃綠色,且葉片有光澤、有黏手感時進行菸葉採收,其中烤煙植株頂部的4~6片菸葉要等到其充分成熟後才一次性採摘。為了避免菸葉採收後受損,所以隆陽區當地的菸葉採收遵循採摘、綁竿、裝爐烘乾一條龍一氣呵成流程。早在每年的7月上旬(7月3~7月10日)隆陽區就及時烘烤了第一房烤煙地腳葉,其中下部葉採烤結束後,根據菸葉的成熟程度停烤大約7~10天左右,再等到中部葉成熟後再進行採收烘烤。當地的烤煙菸葉採收期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開始,即烤煙前後頂部葉4~6片一次性採收。

總體來講,隆陽區地方對烤煙的栽培種植很下功夫,在總結過往保山市菸葉種植工作經驗的同時也確定了自身的技術發展優化方向,實現了針對性的烤煙種植技術優化。遵循專業栽培基本原則,在原有的技術與方法基礎上全面提高了當地烤煙的常規化栽培效果,對地方未來的烤煙常規化栽培技術應用升級提供了充足的技術指導。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3隆陽區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是隆陽區的特殊技術,這是因為蠶豆是保山市的第一大農業經濟作物,所以每年近秋(9月中旬)時也進行烤煙套種青蠶豆栽培。青蠶豆栽培能夠快速促進烤煙成熟豐收,即提前菸葉採收時間大概20天左右。每年9月初,當地就開始播種青蠶豆。隆陽區烤煙地套種青蠶豆首先要清除園內行間雜草,然後沿烤煙壟兩側專門打4行播種穴進行蠶豆播種,其中蠶豆與烤煙的株距應該保持在30cm左右,且每穴播種兩粒種子,可實現有效植株播種大約15萬株/hm

²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在與烤煙套種過程中要做好合理施肥,將烤煙所施多餘肥料或底肥複合肥分配給蠶豆。在蠶豆苗期要根據其土壤墒情決定施肥量(一般200kg/hm² ),待到墒情良好以後撒施尿素大約100~140kg/hm² ,如此可同時促進烤煙與蠶豆健康生長髮育。根據當地過往栽培經驗,當蠶豆豆莢肥籽粒變大以後,烤煙產量也會相應增加。最後,要同時為蠶豆和烤煙施入菸草複合肥大約750~1000kg/hm

² ,另外施入磷肥230kg/hm² 。如果需要追肥則要選擇追加速效肥,大約在烤煙團棵期以前進行追肥,同時禁止在煙田間施入氯化肥或過量氮肥。

烤煙套種蠶豆栽培技術,利用餘非長出優質蠶豆

4總結

隆陽區多年來完美繼承了保山市烤煙栽培生產的優良傳統,在烤煙栽培技術與管理工作方面不斷髮展精進,目前地方烤煙栽培種植生產產量非常穩定,為地方農業經濟的健康向前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令隆陽區成為保山市烤煙栽培的重點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