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武堂丨號準兵脈,共克疫情期間思想關

一線帶兵人簡介:劉源,男,武警株洲支隊某中隊副中隊長,曾榮獲個人三等功一次,總隊優秀基層幹部一次,所在中隊連續兩年獲評總隊“基層建設先進中隊”。

問題聚焦:當新兵“第二適應期”遇上嚴峻複雜的疫情,當老兵的“休假期”遇上封閉管理。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段,註定成為了各類思想問題的集中爆發期。最近中隊有部分同志思想上也起了“小疙瘩”,怎樣協助指導員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擺在了每天和大家一起訓練、生活的副中隊長面前。要做好這項工作,關鍵在於如何號準兵脈、對症下藥。

講武堂丨號準兵脈,共克疫情期間思想關

用好“溫度計”,精準測量“知兵心”

列兵小劉下隊後,由於自己的體能素質相對於其他同年兵要弱一些,自己拼命加操,但訓練上也看不到明顯效果和進步,一時間陷入了迷茫,一度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和否定。

講武堂丨號準兵脈,共克疫情期間思想關

新兵下隊後的“第二適應期”,既是情感心靈的脆弱期、身體心理的考驗期、內部關係的融合期,也是矛盾隱患的凸顯期。每個人的“思想體溫”都不一樣,思想產生“高燒”的原因也不一樣。劉源認為,解決小劉的思想波動,關鍵在於幫助他樹立信心,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在劉源的耐心幫帶下,小劉逐漸認識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穩紮穩打之下終於感受到成績逐漸進步帶來的快樂,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構築“家庭橋”,連接後方“穩兵心”

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計劃著二月份休假的下士小何不能如願了。三年未曾回家,第一次休假的他很是興奮,本想著回去給奶奶過生日,還特地買了許多特產想帶給家裡人嚐嚐鮮,但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的計劃泡湯,思想上也產生了不小的波動。

講武堂丨號準兵脈,共克疫情期間思想關

家永遠是戰士內心最軟弱,最不忍觸及的眷戀,那就讓我們把好消息帶回家,把思念也帶回家。得知這個情況後,劉源主動和他的家人取得聯繫並做好解釋工作,把他在部隊取得的成長和進步也一併分享給家人,得知孩子在部隊學有所成,小何的家人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小何也羞澀地笑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兒行千里母擔憂,軍營和家庭之間最重要的,就是用溝通的橋樑去打開戰士的心結,只有後方穩定,前方才能打勝仗。


用好“傳家寶”,鼓舞幹勁“暖兵心”

由於計劃調整,原本要分配到機動中隊的戰士小李來到了執勤中隊。下隊後總感覺自己所在的中隊和想象中不一樣,每天大部分的時間面對的是崗樓和哨位,離自己的特戰隊員夢越來越遠了,心理落差很大。

講武堂丨號準兵脈,共克疫情期間思想關

其實小李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在的中隊一樣有著優秀的傳統,執勤中隊一樣可以圓夢。劉源帶他走進榮譽室,給他講起一件件榮譽背後的故事。當他看到一張張生動的照片、一面面鮮紅的錦旗、一塊塊閃亮的獎牌、一個個英模人物時,他深深感受到中隊一茬茬官兵立足本職,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備受鼓舞。誰說執勤中隊就不能有特戰夢,只要心中有夢,腳步不停,哪裡都能圓夢。


點燃“瞭望塔”,撥雲見日“照兵心”

隨著軍隊招生考試日益臨近,準備考學的戰士小林感覺壓力很大,因為焦慮常常失眠。一直在熬夜加班學習,想通過犧牲睡眠時間來換取學習時間,反而卻大大地降低了學習的效率,效果完全不如預期。


講武堂丨號準兵脈,共克疫情期間思想關

得知這個情況後,劉源主動走進學習室,為他分析知識點,給他解壓。為了讓這些考學的戰士實現夢想,他主動當起了文化小教員,並說到:“雖然教材裡的知識不可能完全記得起來,但就算給戰士們講講學習方法,也能讓他們事半功倍。”作為一個過來人,心貼心地傳經驗,手把手的教方法,也可以照亮他們前行的路。


小編快評: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首先要號準兵脈,對症下藥。只有走近兵心、穩住兵心、溫暖兵心,才能在“知兵心”中相互瞭解、在“穩兵心”中緩解壓力、在“暖兵心”中加深感情,在“強兵心”中凝聚力量。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生死。讓我們共克時艱,一起解開思想上的小疙瘩,待到春暖花開時,又會見到你們會心的笑容。


(編輯:劉粵商 撰稿攝影:李治 鄭稼易 劉源/株洲支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