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本事的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難有出息

俗話說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時候,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卻讓人如墜冰窖。認識不少家長,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一個很奇怪的邏輯。就是孩子越怕什麼,就說什麼。哪一句話,殺傷力比較強,就喜歡說哪一句。好像吵過了孩子,自己就是贏家,就能讓他長記性似的。教育的目的不是恐懼,而是讓他記住犯錯的原因。

這幾年,也接觸過很多"壞"孩子。他們統一的特點就是學習成績不好,喜歡幹一些特別的事情,對父母很厭煩。我曾經問過他們:為什麼會討厭自己的父母?孩子們回答,父母說的話太傷人。總結了幾句孩子很討厭的話,希望父母以後儘可能的避免。

沒本事的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難有出息。

沒本事的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難有出息

"你怎麼這麼笨,人家的孩子都那麼聰明"

很多家長說這句話的時候,都是為了激勵孩子,哪有家長真的會嫌棄自家孩子笨的。但卻忽略了這句話,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經常說孩子笨,就是給孩子貼一個標籤,什麼都幹不好,一事無成。說的次數多了,孩子也會在心裡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笨。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自證預言。指人按照不自覺地的預言形式,最終會讓預言成真。如果孩子覺得自己笨,那麼就會通過各種不自主的方式,證明自己的笨和平庸。一個不相信自己,覺得自己笨的人,長大之後會有出息嗎?

沒本事的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難有出息


"這一切都是為了你""我都是為了你好"

曾經我是孩子,現在也是父母,從始至終,我認為這句話是最傷人的。這句話傷人的地方是讓孩子產生愧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付出了這麼多,可我什麼都幹不好,我對的起誰。我真是一個沒用的傢伙,我咋啥都幹不好。如果說其他的話,都是從外攻擊,那麼這句話是從內給一個重創。

在心理學上,愧疚是最傷人的負面情緒,能量等級可以讓人自殺。這足以說明愧疚的嚴重性。而且這種狀態,很少能有人意識到。等到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完了。如果孩子對父母的愧疚,會自己配不上對父母的好。很多考不上大學的孩子,之所以自殺,就是無法面對失敗後對父母的愧疚。如此,家長還覺得這句話無關緊要嗎?

沒本事的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這幾句話,長大之後難有出息


"你如果再這樣,我就打死你"

恐嚇是很多家長都會用到方式,讓孩子害怕自己,從而起到管教的作用。說實在的,確實會讓孩子害怕。卻忽略了一點,也會讓孩子害怕別人。在父母那裡形成膽小、怯弱的性格,在別人面前也是隻貓咪,當不成老虎。作為父母也知道,一個膽小的人只會畏首畏尾,這不敢做那不敢做。註定長大之後,只能碌碌無為的過完這一生,沒有大出息。

沒本事的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以上幾句話,長大之後多半沒出息。語言用的好,可以鼓勵人。用的不好,也可以傷人於無形。還希望父母注意對孩子的措辭,不要讓他覺得父母太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