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男孩怎么教育?难管,无数个理由反驳你?

一乐226579180


青春期,是每一个少男少女的成人礼!有许多孩子正是在走向青春的路口,迷路了!成为多少家庭的困扰!也成为多少孩子的无法挽回的梦靥!

作为男孩子,青春期的到来,意味着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世界!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作为家长,我们还怎么陪伴孩子这一重要的人生时刻呢?

一是,重视青春期。有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青春期,不了解孩子青春期特点,对孩子的一些变化简单粗暴,就会让孩子有很大逆反心理!你的力量有多强大,孩子的反抗就会有父母暴力!

二是,学习青春期孩子的知识。多去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心理特点,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在他成人道路上扶一把!

三是,尊重孩子。从在你身边如影随形,到渐渐离开,是孩子独立的开始!作为家长,应该多支持,多关注,多鼓励!孩子不是变得不听话了,是他开始走自己的路了!我们应该高兴,而不是打击!

四是,鼓励孩子。孩子逐步离开你的大手,在自己的世界里踉踉跄跄,可能有许多不尽人意地方。我们应该多鼓励!

五是,多交流沟通。有许多家长总说,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那是因为你没有走进孩子心里!孩子不愿意让你看到他的失败!你没有和他共风雨,他怎么喜欢和你一起看彩虹!


紫藤


01

第一个阳光教育:冒险教育。

我发小刘宇是搞地质勘测的,他最喜欢带儿子去探险。比如,上周他就带儿子小刘野营去了。奶奶本不想上孙子去:“那个山太陡了,摔了咋办?”“还有野猪,危险得很。”但刘宇偷偷对妈妈说:“其实就是一个普通旅游景区,我告诉他可能有野猪出没,是想练练他的胆。”

那晚,父子俩在帐篷里,似乎听到了野猪的叫声。刘宇把一根木棒递给儿子,

自己也抄起一根,假装守卫起来。这样的“冒险教育”,让他家小儿子的胆子比一般小孩大,十足的男子汉气息。

现在总有很多家长这样教育儿子:“那里不能去,这个地方不能待,太危险了!”教育家理查德说得好:“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创新。”一个男孩子,应该要具有冒险精神的。

02

第二个阳光教育:规则教育。

作家林曦讲过一个教育故事:孩子与同学打架,回家后大哭。

我问他:“你很委屈,很生气吗?”

孩子说:“嗯,我要报仇。”

我问他:“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找根棍子,不行,我要像电视里一样,用剑刺他。”

“好,这样很解气,爸爸帮你准备一下。”

过了一会,我抱着衣服和被子下楼。孩子一脸惊讶:“你怎么拿这么多衣服?”

我回答:“如果用棍子呢,你会被带到少管所,至少要住上1个月,所以要给你带换洗衣服;如果用剑的话,就要呆很长时间,肯定得准备被子啊!”

孩子红着脸说:“真的会这样吗?”

我回答:“嗯,法律规定是这样。”

“那我们算了吧。”

“可是,你不是很生气吗?”

“其实我也有错,我不生气了,我去跟他道歉。”

“好,爸爸支持你。”

在“冒险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得增加一个“规则教育”,用规则来平衡冒险。

我特别喜欢这位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往最坏的结果想一想,这个最坏的结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试一试。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03

第三个阳光教育:挫折教育。

西安交大博士研究生杨宝德,因为不堪导师骚扰而自杀;中兴程序员欧建新,因为不堪被公司辞退而自杀。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因为缺少了挫折教育。

前段时间,在央视看到一故事。一长途车司机,因为常年不在家,就利用寒假带着儿子一起出车。那路陡峭崎岖,行车步步惊险。在翻越一座大山时,车子坏了。父亲趴在雪地上修车,一趴两小时。

车修好,冲上山顶那一刻,他告诉儿子:“你记住,人生就是这样。关键时候就得咬着牙往前冲,冲上去就能看到万丈霞光。”

这位父亲只有小学文化,但他给了孩子很多这样的挫折教育,后来,他儿子考上了博士。

在毕业典礼上,儿子说:“我之所以能跳出农门考上博士,是因为父亲从小就告诉我:生活中打倒我们的绝对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消极逃避态度。”

04

第四个阳光教育:独立教育。

一位我尊敬的公务员朋友,讲过他父亲教他做人的故事:他爸在他暗恋一个姑娘时说:“一个姑娘不会因为你专一痴情而喜欢你,只会因为你优秀而喜欢你。”

朋友感叹:真是醍醐灌顶。

初中一年级,他爸问他:“怎么才能让别人尊重你?”

“我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我。”

“错了。是实力。”

朋友感叹:太他妈深刻了。

他父亲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但说话从来轻声细语,只对他说过一句狠话:“不要妄想我会给你报销发票。”

朋友感叹:这句话,成了我的做事准则。

后来,他身边很多同事都犯事入了狱,但他却一直清清白白、平安无事。他感叹:“所以我一直很感谢我父亲。”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说过一句话:“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懂得如何教育好儿子,做一个负责任合格的父母,你的行为将一直影响着孩子



课堂追梦


青春期的孩子,是个叛逆的时期,有些特别的严重。想要教导这个时期孩子必须注重下面几点。第一,陪伴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上学或者在家陪伴是最重要的,不能你玩你的手机,孩子玩孩子的。比如他爱好上网,你可以陪他一块上上网,在上网的过程中,别人针对里边的游戏渗透入你的观点。观点一次不能渗透太多,一次一个方面。第二,利用节日或者假期时间和他一块去外地旅旅游,爬爬山,做做游戏,吃吃美食,这些活动当中,让他开看看外边的人们的生活,外边人的生活观点和人生的道路是怎么样形成的。我对他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有所启发。第三,现在孩子一直是在富裕的家庭生活环境中长大,不理解人生的艰难,生活的苦楚,父母的艰辛。可以和他一块去参加一些野外拖拓展训练,或者参加农村的劳动技能实践活动,让他接受挫折教育和吃苦教育。

第四,带他去感受一下许多名牌大学校园的环境和氛围,察看大学生的生活,走进白领工作场所看看优越的待遇和舒适生活,同时也和他一块去车站看看搬运工的生活,劳动就业市场的拥挤和无奈,渔民和建筑民工的生活场景的困苦和苦难,两厢对比让她感受两种不同境界和待遇间的巨大落差。这种最好的方式是,让他不经意间的进入你设置一定的场面,收效是最大的。第五,列举身边的人和事,正反面都要,说教放在最后 也是教育的一种策略,无奈之举,因为这时期的学生最不喜欢说教了。由于时间所限我就说这么几句,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雪骏蟠龙


关于青春期的孩子怎么教育,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条建议…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一般会出现那些让家长头疼的问题

第一…叛逆不听话,很多孩子对父母说话就是说一句顶一句,不听父母的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做

第二…爱玩不爱学习,这个在青春期也有,孩子开始玩手机,玩游戏,而且换着法子避免父母查看,学会撒谎

第三…就是早恋,这个时候有异性的懵懂,可能开始谈恋爱了,对什么都不上心,学习也心不在焉…

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怎么办…

第一种个人觉得和他谈,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并且认识到这种顶撞父母是不尊重父母的表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第二种建议家里开一个家庭会议,很多家庭都有开家庭会议的习惯,这种一般是让孩子参与家里事情的决断,倾听孩子的想法,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严肃认真的说明这个问题,自己不配备手机,要手机每天规定多少时间,学习达到什么层次后可以适当给予放松!一般是孩子比如目前考班级21名,要求考25名,小目标进行…

第三种青春期早恋,说明孩子对异性产生了好感或者懵懂,这个正常现象…家长要在正常的轨道上疏导,这时要疏不要堵,你越堵越不让他越想谈恋爱,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母亲和他谈谈他喜欢的对象,家庭啊,学习,然后给他定目标,分短时和长时间的,最好定到大学,让他们有彼此的目标并努力,这个时候你家长应该成为她的朋友而不是教育者,成为他的倾听对象……






风的承诺


青春期是孩子独立自主时期的开始。我们家长首先要去掉一个管字。

孩子终归要独立,要自己去承担责任,尤其是男孩子,青春期是男孩子独立自主的一个开始。我们要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而不是凡事听家长的。

尊重的首要表现就是把他作为平等的个体,凡事征询孩子的建议,问他怎么办?如果合适,接受他的建议,并按照他的建议去行。不合适,提出你的想法,再让他去给出他的建议。

尊重的第二要做的就是给与孩子隐私权,孩子在家时,不私自进入孩子房间,进入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初二开始,我甚至不问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当然从侧面我还是知道的,不论考好考坏,我都当成不知道的样子,完全把她当做是一个小小独立的人,后来她回来会主动说哪科考好考坏了。

尊重的第三个是把孩子当成要好的同事和朋友,你会凡事要求朋友都听你的吗?不会,当你不把孩子当成你的私有财产加以管教,而以朋友身份出现时,他的态度也会改变。

总之青春期,家长要小事放手,大事观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更不能用管字,否则会适得其反。

具体的做法:闭嘴,少说话;放手暗中观察。大事引导,小事不管。相信孩子,他能处理问题了,最终他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行走的光阴


青春期男孩是从相信一切变成怀疑一切的心理成长过程,这个时期的男孩个性心理发展进入了快速成长通道,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持怀疑态度,总是要从相反的方面去探索真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叛逆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有各种理由来反驳你,的确给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带来很大的难度。

但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偶像崇拜。他们会崇拜他们认为比他能力强的人,比如球星,英雄,影星,黑社会老大,混混等,他们会比较听偶像的话,也会模仿偶像的一些动作和形象。

所以家长和老师可以有意在青春期男孩面前施展一些自己的强项,比如球类,音乐,绘画,历史,地理,人文,手工,电脑等等。让男孩佩服你,崇拜你。这样你再说什么的时候,孩子就会比较好的听你的了。



阿明老师说教育


身心的成长、

思想的奔放、思维的活跃、

情感的放置、家庭的影响、兴趣喜好、

亲人的期望等纠结矛盾、焦虑会形成对亲人的叛逆感!

叛逆处理不好会造成问题或后遗症。

如果能有办法听到孩子的真是内心,找到原因对抗状态慢慢会解除,具体还要根据具体家庭情况和孩子的情况来找出原因






未来助理


青春期的男孩会碰到两个问题:

1,成瘾:比如吸烟,喝酒,打游戏。成瘾性和父亲有关,最好是父亲亲自和自己的儿子沟通,沟通的方式有,聊天和书信。

2,叛逆:叛逆多半和母亲有关。因为母亲非常唠叨,母亲越唠叨儿子越不听。叛逆期的本质是无助,没有人理解儿子的痛苦。作为母亲,一定要尝试理解儿子的痛苦,一定要站在儿子这一边一起面对这段叛逆期。


杨湘桂


孩子的叛逆就其个人内心的诉求而言,他只是想向成人宣誓其作为“成人”的基本权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这种诉求本身是正常的。
在孩子的眼里,成人让其往东,他偏要往西,本身并不牵涉道德问题,而只是一种内心正当诉求的表达。但成人却将这样一种正常的心理诉求,评价为“越长大越不听话”,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给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贴上了一个莫须有的负面道德标签。
孩子不听话是很常见的问题,不要当成道德问题,不然容易激发冲突
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认为成人实在不可理喻,而且内心会很不服气。与此同时,面对孩子要长大成人的健康心理需求,成人非但没有给予积极、正面的回应,反而将其误判,进而去谴责或者“教育”,这必然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想主张要求作为成人应该有的基本权利,但是他们对于成人的理解还是相对浮浅、片面的。

所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就发生了。家长以过来人的经验认为孩子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许多家长却只是一味地管教,而不倾听孩子的想法,也不表明自己反对的原因,这在孩子看来就是家长对他的无理要求,有了自主想法的他当然会反驳家长。

青春期的孩子该怎么教育呢?

第一点:学会倾听。当我们见到孩子做出某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的时候,其实孩子“不正常”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正当的原因。我们就需要想办法倾听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所要表达的内容,从他们的行动中知晓他们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照顾,帮助他们成长。

第二点:父母要学会解释。很少有家长能够做到和孩子平等对话,总是高孩子一等(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认为孩子懂什么,我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就好了,难道我还能害他不成?

这看似是一个很合理的理由,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当我们不做任何解释就要求孩子放弃他所喜欢的东西,他怎能不反抗。

最后我想说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沟通。如果子女之间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互相倾听、互相理解,哪里会出现叛逆的孩子。


育儿良策


不要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以为你是老师、家长,就居高临下的批评、指责,这样孩子会很反感。

孩子没有同盟者,老师、家长都是教育他的,同学可能也并不知心。所以,他可能把自己包得很严。或者,他觉得家长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不理解他。

孩子需要朋友,家长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抓住他一点好地方,肯定、鼓励,再站在家长的高度引导,慢慢就会好起来的。既要做知心朋友,又要有家长的严格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