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論語最難說通的一段,很多人選擇跳過,我現在把它說清楚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記載了這樣一句話: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這段話為什麼要特別提出來,加以思考呢?

因為照字面意思來看,孔子提出,從來沒有小人會行仁。

這讓我們很奇怪,難道一個人沒有志向,就不能偶爾做好事嗎?

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1 “仁”的三個層次

這個問題要怎樣解開呢?

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孔子所謂的“仁”。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整個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仁”字。

怎麼去理解這個“仁”字呢?

我提醒大家,理解“仁”要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是指“人之性”。

即人生下來就有這樣的本性,我把它理解為人性向善。

孟子後來說得很清楚,我如果行善就心安、心忍;不行善,就心不安、心不忍,這說明人性是向善的。

孟子甚至比喻說,我的心喜歡理、義(理代表合理性、義代表正當性),就好像我的口喜歡各種美味的料理一樣。

這就是人性向善,心不等於理義,口不等於料理,但口喜歡料理這是天性,心喜歡理義這也是天性。

最主要的是真誠,這種本性才會自然流露。

第二層,是指“人之道”。

即一個人一生要往哪裡走,也就是要如何擇善固執的問題。

擇善固執是需要一輩子做驗證的,非常難做到。

而人的一生都在擇善固執,最後的目的是什麼?

即第三層,“人之成”。

人的完成,就是止於至善,那是一個完美的境界。


傅佩榮:論語最難說通的一段,很多人選擇跳過,我現在把它說清楚

2 擇善固執需要智慧

前面提到的孔子這句話,就在“仁”的第二個層次。

即這一句中的“仁”,應當理解為擇善固執。

我們要了解,擇善固執是需要智慧的。

要學習何謂善,並且配合內心真誠的力量去做選擇,根據情境和對象來決定該怎麼做。

孟子特別強調,“固執”絕不是頑固,儒家最討厭不能變通的人。

孔子說自己是“無可無不可”,沒有非要這樣,也沒有非不要那樣。

所以,“固執”是堅持原則,但是要配合實際的狀況加以變通。


傅佩榮:論語最難說通的一段,很多人選擇跳過,我現在把它說清楚

孔子說,一個君子做不到擇善固執的例子是有的。

做君子的人努力擇善固執,但偶爾還是會犯錯,犯錯之後再改。

孔子也承認,自己經常會有小的過失。

他曾說過,讓我多活幾年,到了五十歲的時候專心研究《易經》,以後就不會有大的過失了。

這說明,孔子學《易經》要避開大的過失,但是偶爾有小的過失還是難免的。

《論語》裡面也曾出現,他的小過失被別人發現,他說,我孔丘很幸運,只要有過失,別人就會發現。

後來,他的學生子貢說,我們老師犯過失,就像日蝕月蝕一般。

意即,當他有過失時,大家都看到;一旦改過以後,別人還是一樣仰望他。

這說明,君子努力在擇善固執,偶爾也會做不到。

後半句說,

從來就沒有小人會擇善固執的。

說明小人偶爾會擇善,他沒受過什麼教育,也沒什麼志向,但偶爾還是會做好事,只是他做不到在擇善上繼續固執。

所以,這句話應當理解為:

孔子說:“君子而做不到擇善固執的例子是有的,但是從來沒有小人會擇善固執的。


3 孔子留下的啟示

這一段講到君子小人,有些難理解,很多人解釋不通,碰到這一段就跳過去了。

我們要把它說清楚,否則無法真正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

從這句話,我們還可以體會到:

就算我們有志向想要做君子,固執還是很難的。

很多時候人會鬆懈,所以孔子教育學生要做到“無倦”,不要倦怠。

設法把每一天當做新的一天,把每一次做事都當做第一次做,就不會倦怠。

我常常以此勉勵自己,教書教了三十幾年,每一次還當自己是第一次上課;

講《論語》講了無數遍,每一次都把它當做我這一輩子第一次講。

能有這樣的理解,生命的力量才能夠日新又新,源源不絕。

這也是我們學習《論語》,學習孔子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