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卑族興衰

據《北史·魏本紀》記載,鮮卑族原是黃帝軒轅氏的一支後裔,黃帝之孫受封北國,境內有大鮮卑山,故以“鮮卑”為號。鮮卑族本來居住在遼東一帶,在商周時期被華夏族視為東胡的一支,其人以遊牧為生,善騎射。

鮮卑族興衰

鮮卑族

戰國後,匈奴崛起,鮮卑一度臣服於匈奴。東漢時,北匈奴西遷至東歐,鮮卑族趁機佔領了北匈奴的故地,剩下的10萬匈奴人也散入鮮卑族中,鮮卑族逐漸強盛,成為繼匈奴之後的草原霸主。西晉末年,晉室因“八王之亂”而衰弱,中原大亂,鮮卑慕容、乞伏、禿髮、拓跋、宇文等部趁機先後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代國、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拓跋部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

鮮卑族興衰

鮮卑族

鮮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權後,人民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漸與漢族融合。北魏孝文帝尤其大力推進鮮卑族的漢化,使鮮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等方面轉向漢族,並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洛陽,最終使鮮卑這個“馬上民族”基本同化於漢族。581年,最後一個鮮卑政權北周滅亡之後,鮮卑族基本上已完全融入漢族,逐漸消失了。

鮮卑族興衰

鮮卑族

小編有話說:鮮卑族一個聰明而又心胸寬大的民族,他可臣服於匈奴也能接納匈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