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最近看了一部公益片《取款機爸爸》:在年幼的孩子心裡,爸爸成了取款機,小女孩曾無數次幻想著爸爸能陪伴自己一起玩遊戲、做作業……但最終都沒有實現。


公益片的最後,留下了這幾個字:童年只有一次,爸爸,陪陪我。


說實話,看完挺扎心的,因為這種情況就發生在自己身上。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為了孩子上一所好的學校,妻子和母親帶著他們在市裡上學,而我則和父親在老家照看一家超市。每週我都會市裡一趟,給他們帶一些錢和必需品。


剛開始,我還沒有發覺孩子的不對勁,但後來發現在孩子眼裡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從剛去的時候,孩子們纏著,到最後愛答不理,在他們的心裡我已經沒有位置了。甚至連一句再見也不願意說。


突然發現,我就是公益片裡的取款機爸爸。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因為妻子性格有些內向,慢慢地我發現兒子也這樣了,他的社交能力特別低,見了同學都低著頭,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記得有次帶他們逛商場,碰到兒子的兩位同學,他們熱情的和兒子打招呼,但他直接不搭理,好像對方叫的不是他,說實話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終於知道結果有多嚴重了。


思前想後,我決定把超市轉掉,因為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就算生活壓力大,也要想辦法陪在他身邊,因為我真的害怕了。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父親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這點,我特別認同,所以我想盡一切辦法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為人父母,註定是一場全力以赴的修行和漸行漸遠的離別,我們要做的就是少點遺憾。


1

父親的缺席

對孩子是巨大的遺憾


著名兒童心理專家陳忻博士說有位記者採訪她一個問題:研究表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有重要作用,問她怎麼看?


陳博士有點愕然:“怎麼看?確實是有很多研究,從不同角度表明,父親在孩子的成長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這點還需要研究嗎?這是一個共識。就算沒有研究支持,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也不可以做甩手掌櫃。”


對於陳博士的觀點,我深表贊同,在家庭教育中,父親並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孩子不是妻子的孩子,而是共同的孩子。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參與很重要,絕不應該是家庭的索求,而應該是無需提醒的自覺。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朋友夏文。


夏文既要工作還要獨自帶娃,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一點自己的時間也沒有。


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給孩子做好早餐,在孩子吃早餐的間隙,快速的收拾家裡。孩子吃完早餐然後立刻送她去上學,回來後,再急匆匆的趕去單位。


下午抽點時間接孩子,送到輔導班,等下班後回家做好飯,然後再去輔導班接孩子回家,如果女兒能在輔導班裡順利的做完作業,那麼她還有點自己的時間。


但這種情況很少,每次回家女兒就會漏掉作業,她又得陪著女兒做作業,經常會折騰到半夜,日復一日。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反觀夏文的老公就特別輕鬆,只需要過一段時間往家裡匯點錢就行了,彷彿孩子完全是她一個人的。


夏文說:“其實苦點累點,我都不怕,但是就怕孩子沒有爸爸的參與,成長會受到影響。


其實,夏文的擔心不無道理,在孩子的眼裡,爸爸成了一個概念而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臺灣畫家劉墉說: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裡,沒有手。為什麼?因為在孩子記憶裡,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如果缺席了,確實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決定他的未來。很多男人都想成功,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殊不知真正的事業就是孩子。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句話: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在這個世界上,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的角色不可取代,在家庭關係中,親子關係是除夫妻關係外最重要的家庭關係。


2

父親的陪伴

是孩子最好的滋養品


父親是否參與家庭教育,真的對孩子影響太大了。


關於這一點,蔡笑晚曾說:


“我認為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智力,如果不是先天存在什麼疾病,都不會相差很大,關鍵就看早期教育的開發。絕大多數兒童幾乎可以挖出巨大潛能成為‘超常’兒童,智力超常實際上都是早期良好教育的結果!”


蔡笑晚是誰?他是著名家庭教育專家,一生培養出六個優秀的子女,五個博士一個碩士,他個人因教子有方聞名全國。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蔡笑晚覺得,一個孩子能不能培養成才,多數與身邊的父親有關;一個父親有沒有毅力來培養孩子,大多與他的志向有關;而一個人的志向,又大多與他的生平經歷相關。


蔡笑晚的家庭並不富裕,他不過是個診所醫生,因為要養育6個孩子的緣故,家中的條件非常困難,孩子們尚未成年的時候,他們夫妻兩人帶著6個孩子,總共8個人,就在租來的30多平方的破舊房子裡共同生活。


雖然房間沒有像樣的傢俱,孩子們的衣服也要一個接著一個的輪著穿。但就是在這樣的家境中,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陪伴孩子,給他們最好的教育,在他們的陪伴下,子女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作為父母,沒有人不希望孩子出人頭地,但卻很少有人在孩子們身上付出,他們給予孩子的不過是物質財富,殊不知對孩子而言,用心花時間和精力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陪伴,孩子才有時間去看到父親這樣一個鮮活的榜樣,從中學習那些真正重要的品質,成為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3

父親越參與

孩子越優秀


2016年10月,《中國家庭教育現狀》這樣描述:父親的角色,對孩子的學習、性格、情感、品質、體質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響。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的越多,孩子越優秀。


首先,身體發育更健康


通常情況下,父親會以運動的方式陪伴孩子,從而會激發孩子身體健康的發育,這方面母親表現的就差一些,因為角色原因,母親帶大的孩子往往更加安靜,不喜歡運動。


孩子逐漸長大,父親還可以帶著孩子做一些體力勞動,從而培養孩子堅韌的品格。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其次,心理健康更健全


父親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大,由於母親是感性的,感情細膩多愁善感,父親則比較理性,如果父親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形成理性思維,孩子會變得更加勇敢堅強。


再次,社交能力更強


和母親相比,父親更加勇敢,在社交方面也佔據主動,如果父親能調動孩子與人交往的積極性,從而讓孩子更加堅強的面對生活,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積極樂觀,有好人緣。


所以,父親在撐起家庭重擔的同時,一定要多與孩子接觸,陪伴孩子成長。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最後,孩子人格發展更全面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裡說:


媽媽代表大自然、大地與海洋,是我們的故鄉;爸爸則代表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紀律。


因為父親的性格比較理性,所以更容易給孩子立好規矩,扛住外面的不良誘惑,父親帶大的孩子,在面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具有更多的自控意識與自律行為。


家庭教育中,無論母親的角色多麼鮮明和強勢,都無法取代父親的角色,所以作為父親一定要以身作則,給予孩子強有力的支撐,幫助孩子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為什麼爸爸帶孩子越長久,孩子越優秀,答案扎心了


如果孩子從小就缺少父親教育,孩子的性格、情感、意志、思維方式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孩子的內心在成長的階段極度需要有人照料,而父親,在這種階段,是無人可以取代的角色。作為父母,最好的教育就是能夠陪著孩子長大,不要輕易錯過孩子的童年,畢竟他的一生只有一次。


願我們能做合格的父母,用心陪伴、細心呵護、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